林秀妮
摘 要:新課改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作為教育理念,在此理論下的班級管理提出“自主化的班級管理”概念,倡導自主化班級管理的嘗試。班級管理是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關鍵部分之一,素質教育的廣泛實施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從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角度來探討自主化班級管理在小學中高年級中的嘗試,有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促使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自主化;小學中高年級;嘗試
自主化班級管理指教師在自我教育理論的指導下自主管理班級和學生,以培養創新性人才作為價值取向的一項教育管理實踐,營造健康和諧的班級管理氛圍,培養性格完善、思維開闊、品質高尚、有修養、學習能力強的綜合性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班級管理自主化的現狀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由于年齡較大,已經具有較高的自我意識,一方面,這些學生能夠逐漸脫離外部評價,建立起自己的行為準則,進而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對個人行為有了更好的認識深度和評判標準,具有更高的獨立性,所以,對小學中高年級的管理程度應逐漸放松,使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之中,使學生極大可能發揮自主性,來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但是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對自主管理的認識有問題,導致出現以下兩種問題:第一,班主任的管理太嚴。一些班主任認為相對于學生,自己有更高水平的管理經驗,習慣性地使自己處于班級的管理中心,掌握班級管理的各種事務,以保證班級的評分和總體成績,但是這種管理方式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僅使班主任每天焦頭爛額,還收不到更好的管理成果。第二,班主任的管理太松。一些班主任將自主管理工作的作用進行無限放大,認為自己一點都不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將管理工作完全丟給學生來做,由于學生沒有管理經驗,會導致班級秩序混亂,管理工作不能正常進行。
二、班級管理自主化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重要意義
自主化班級管理能夠使班級中的每項事務都有專門的同學負責管理,對于班級事務達到了“事事有人管”的目標。自主化班級管理使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全面得到鍛煉和提升,調動了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活動參與意識和與他人合作的配合意識。
自主化班級管理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建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的學習狀態。多種多樣活動的開展并沒有因為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使學生成績降低,他們更主動、更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培養了他們積極樂觀、熱情自信的性格。即使有少數同學因為參與活動而成績下降,但這其中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找到問題教師只要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調整和總結經驗,就會很快地解決,幫助學生整理清楚主次矛盾,耐心指導,就會充分發揮自主化管理系統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促進作用。
三、班級管理自主化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嘗試
(一)掌握班級情況,引導學生制定班級制度
為了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也為了服務學生的良好發展,要全面掌握班級情況,符合學生的要求,從學生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班級制度的制定。教師要借助于事例讓學生了解到班級制度的約束力,加強學生對班級制度重要性的理解,讓學生明白自主化管理系統中一個良好的班級制度是多么迫切、多么必要。例如,讓學生來決定遲到或是作業沒有交應扣的量化分,表現好應加多少量化分,并決定根據量化分的最終情況進行怎樣的懲罰和獎勵,學生在自己決定的制度推動下,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約束性。特色班規的制定不僅規范了學生的行為,而且不約束學生的個性發展,調動了學生對班級管理的參與性,形成了良好的班風,積極學習、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效果。
(二)建立班級文化角落,將自主權交給學生
班級的靈魂就是班級文化,其能夠幫助學生自我調節、自我約束,教師引導學生動手裝飾教室,營造一種書香氣息的學習氛圍,并且建立文化角落,使學生散發少年的蓬勃朝氣。在設計制作班級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靈感,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班里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也增強了班級團結心和凝聚力。例如,在學期中的每個月或是每周制定相應的文化月或文化日,在當天讓學生對班級進行裝飾,并進行相應的文化交流,或是交流最近的閱讀感想,推薦自己覺得較好的閱讀作品,且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三)激勵學生自主參與,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自主化班級管理體系就要拋棄原來的班干部管理制度,讓每一位同學都加入班級的管理隊列中,首先要建立小干部輪換制度,使每個學生都有管理的權利,定期民主競選班干部,對班干部進行試用期的評價考核,經過民主同意后正式任命。激勵學生毛遂自薦參加班干部競選活動,鍛煉學生能力,提升膽量,并且使整個班級的民主意識大大提高,每位同學都能獲得當家做主的感受。比如說,將班級分為班干部和普通學生兩部分,普通學生再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內設立組長,對小組進行管理,并實施民主方法,讓學生自己選班干部和組長,并在一定時間內對相關職務進行更換,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
總之,在“自主化班級管理”的嘗試過程中,班主任要立足于設計管理而并非直接管理,在現實的教育工作中,學校開始全面提倡展開學生自主化管理工作,積極推進,大力發展,教師大膽改革班級管理方式,將“班級回歸學生,班級伴隨成長”作為改革的理念,深入挖掘和探索能幫助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并且符合學生年齡的合理有效的班級文化。
參考文獻:
[1]劉放.以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略談[J].中華少年,2016(27).
[2]耿冬靈.開放式班級管理的實踐[J].新課程(上),2016(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