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泓銘 程四化
本刊訊 12月8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的“改革開放再出發——2018(首屆)中國經濟傳媒大會”在海南省海口香格里拉大酒店勝利召開。大會公布了第30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2018中國經濟新聞人物、2018中國創新經濟媒體、2018中國創新企業的評選結果。
人民日報推薦《對流通“腸梗阻”的最新調查》、經濟日報推薦《中國經濟如何影響世界經濟》、科技日報推薦《是什么卡了我們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系列報道》、光明日報推薦《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吉密碼”》等作品,人民日報推薦《駐村三記》《細算中美經貿賬》、中國青年報推薦《成長30年,孵化器仍是個孩子》、經濟日報推薦《“從共享單車看分享經濟”系列報道》、中國經濟時報推薦《品牌建設與傳媒現狀地方系列調查》等作品,祖國雜志推薦《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確保糧食絕對安全》、光明日報推薦《企業家精神: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經濟雜志推薦《全面解讀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國報道雜志推薦《余留芬:大山深處的女書記》等作品,分別獲得第30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一、二、三等獎。
大會公布了“2018中國經濟新聞人物”評選結果。“中國經濟新聞人物”是尋找中國經濟驅動力,向新常態下推動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企業與人物典范致敬。獲得該獎項的人物典范有以現代農業產業化為代表的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以科技改變零售為代表的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推動聯想智能化改革的聯想集團副總裁劉軍、在物聯網領域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的三寶科技總裁朱翔等人。他們是由媒體界人士、經濟界人士組成的百人推選團提名推選出的2017-2018年度堅持改革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有積極影響,在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生命科學、物聯網、人工智能、供應鏈、大健康等方面具有創新實踐和行業代表性的企業家、經濟專家及相關人士。
本次推評出的2018中國創新經濟媒體,皆為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較強影響力,在媒體融合發展中對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有創新和突破的優秀媒體。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網、中國財富傳媒集團、界面·財聯社等14家媒體同獲這一殊榮。
改革開放再出發。作為新聞媒體,作為經濟和財經報道媒體,身經數十年快速發展之后,也已經踏上再出發的征程,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和挑戰就是融合創新與融合發展。12月8日下午,大會平行論壇“新時代新驅動新勢能——經濟傳媒融合發展論壇”舉行,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潘崗在致辭中講到: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傳統媒體走融合發展道路的4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全新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遵循媒體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起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生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四年的時間證明,媒體融合不僅是主流媒體應對的新途徑,也是主流媒體鞏固的必由之路。中國記協是黨和政府新聞建設的橋梁紐帶,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新時期新聞媒體的轉型發展和創新融合,在黨中央加強領導和中宣部有力指導下,近年來中國記協堅持政治隱鱗、推動實踐探索,做好園區服務,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助力加油。
論壇上,中國財富傳媒集團董事長葛瑋、《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泰康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軼、界面.財聯社副總編輯任雪松、央視財經頻道編委高先民、《傳媒茶話會》創始人劉燦國、江蘇經濟報社副社長顏楊林等知名傳媒單位領導分別發言,同與會嘉賓分享了發展融媒體事業的經驗。
為了鼓勵創新、支持創新,本次評選特別設立了中國創新企業獎項。大會上,2018中國創新企業評選結果揭曉,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入選。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皮樹義表示,改革開放是是時代的主旋律,創新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這些企業在金融科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領域創新發展,顯示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發展趨勢。
“中國經濟新聞大賽暨年度經濟新聞單位、人物評選”是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中央主要媒體和全國經濟媒體共同打造的經濟新聞界最高獎項,也是全國唯一經中央批準的經濟新聞及經濟新聞人物評獎保留項目。評選活動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檢閱我國經濟新聞報道年度成果,發揮優秀經濟新聞作品的示范作用,擴大經濟新聞人物的影響力,促進經濟媒體創新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主辦方介紹,經濟新聞作品評選范圍包括有正式新聞資質的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站及新媒體。經濟新聞單位、人物評選范圍為2017年至2018年間在中國經濟領域具有創新實踐和影響的主流媒體、經濟學專家及相關人士。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此次評選結果看,獲獎的經濟新聞作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聚焦社會關注點、接地氣正能量,體現了2017-2018年度經濟新聞報道的較高水平,反映了經濟新聞現代化傳播手段的新成果。
1987年11月,中國經濟信息報刊協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前身)在北京成立。31年來,經濟媒體發展經歷了蓬勃發展、調整整頓、轉企改制、新媒體崛起、媒體融合發展等多個歷史階段。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作為經濟媒體的行業組織,為廣大經濟報刊提供務實的服務,推動經濟報刊的改革發展,并在關鍵節點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會員單位的認可,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祖國》雜志此次獲獎專題的策劃報道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到的“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較為全面展現了我國農業戰線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國家和人民十分關切的糧食安全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祖國》采編中心全體成員在雜志社主管主辦單位和雜志社領導關于深度報道的正確指導下,通過采訪咨詢國家農業主管部門、國家農業領域權威專家、國家安全專家,查閱大量有關資料,集中力量進行了此次專題報道,獲得了廣大讀者好評。該專題在《祖國》融媒體報道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績,閱讀量破百萬(十萬以上為“爆文”),并獲得了大量積極的點評和點贊。從讀者反饋情況看,該專題以問題對策為導向報道的模式和內容,更加容易引發關注和共鳴,為今后《祖國》更好的開展深度報道積累了經驗。
大會結束后,《祖國》雜志社執行社長龔泓銘談到了獲獎后的感想:《祖國》雜志還將進一步總結獲獎經驗、查找差距,多向兄弟媒體虛心學習,爭取明年在經濟報道領域更上一層樓。《祖國》雜志總編輯程四化談到,獲得第30屆中國經濟新聞獎這一殊榮,為《祖國》雜志未來發展添磚加瓦,同時感謝此次會議的評審單位及專家對《祖國》雜志的信任。我們始終會不忘初心,用熱情努力做好新聞工作,用筆和紙記錄社會發展的點滴和輝煌,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