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美國的先進體現在什么方面?”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人們難免會問這樣的問題。同樣,當記者來到深圳見到要采訪的蘑菇人工智能科技(深圳)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蘑菇智能)董事長韋添譽,并了解他們公司的經營理念時,這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問出來……
蘑菇智能的創始人韋添譽就是看好了“科技+金融”的發展前景,在公司創立之初就定位了公司的愿景——成為金融機構首選的科技平臺。
也許外行人覺得,這樣的愿景沒什么了不起,值得贊嘆嗎?但是,內行人都知道,這里涵蓋了兩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領域:一個是金融;另一個則是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先進科技。記者驚訝于韋添譽的選擇。一般人創業能夠做好一項就很不錯了,可是,他竟然……想必這其中一定有好多“神奇”的故事……
“這是我的第三次創業。”果然,韋添譽的開場白一下就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心。“第一次創業的財富管理公司被成功收購了,第二次是在大眾創新的感召下,基于個人對互聯網和金融業的了解,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聯合創辦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并在2014年8月拿到了創東方的天使投資。基于國家對AI產業的戰略定位以及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廣闊應用前景,2016年籌備蘑菇智能,進行了第三次創業,致力于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手段,為金融機構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現在,蘑菇智能的主業產品是‘智能投顧+FOF管理系統。2017年3月,開始服務合作伙伴的首支FOF母基金問世。”
韋添譽幾乎是一口氣把公司的情況介紹完,讓我這個非財經類記者感覺“一頭霧水”。看著記者一臉狐疑的表情,韋添譽進一步解釋:“智能投顧就是人工智能通過算法和數據模型驅動,以用戶偏好、財務狀況等為基礎,圍繞客戶生命周期進行精算化管理。從投資策略建議、客戶服務到投后跟蹤等形成一系列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理財智能決策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為FOF在選取子基金的過程中提供決策。”“FOF管理系統則引入區塊鏈技術,對原有業務流程可以縮短60%~80%,使信用交換更為高效。”
原理上記者懂了,但問題也多了起來:“那么你的客戶群體如何?做私募FOF的沒有自己的系統嗎?他們為什么要用你的?你產品的優勢在哪兒?”“關于客戶群體,2014年,我國備案的私募基金公司有24000多家,預計在幾輪大浪淘沙之后,未來剩余10000余家。其中,只有10%的基金公司有自己的系統。所以,市場巨大。”韋添譽自信地說,“我們具有一流的FOF和計算機方面的專家, 已經取得了十幾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專利技術。使用我們的系統和服務既高效,又節約成本。”
的確,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的新銳企業,蘑菇智能已經進入了良好發展時期,他們在2018年取得的成績就足以說明一切:2018年5月,登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啟動上市進程;6月,榮獲“胡潤區塊鏈企業排行榜”TOP50;成功獲得A輪千萬級別融資;10月,獲得A+輪融資。
“剛才你說,這是第三次創業。那么,我更想知道,你的前兩次創業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的經歷促使你選擇了‘科技+金融的企業定位?”“這說來話長,其實,我是‘第一代留守兒童。”韋添譽幽默地說。“留守兒童?”記者問。“是的。”他收起笑容,思緒仿佛飛回到20世紀80年代……
“說自己是‘留守兒童是因為我的父親是軍人,在3歲以前,我是跟著母親在老家廣西生活的。1982年,為了開發特區,有2萬基建工程兵被派來參與建設。這些指戰員自從踏上這塊土地,就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嚴寒、酷暑和生存環境的考驗,為深圳建造了無數令世人矚目的建筑群。用軍隊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書寫了開天辟地的壯麗篇章。而我父親就是其中的一員。”韋添譽深情地說。
看著韋添譽發過來的文本材料,記者也不禁感動于當年的工程兵,他們肩負祖國人民的重托,創造了深圳速度,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建筑史上的奇跡!
“1984年,父親回家省親。當時我太小,由于常年見不到父親,所以,當他要抱我時,我不僅拒絕,還拿柴火棍打他。這深深觸動了軍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他的眼睛濕潤了,當時就決定,不管多難也要把我帶在身邊。就這樣,我在3歲時就成了特區的居民,而且是在最好的年代。所以,我是幸運的。”
“深圳一直是經濟改革的橋頭堡,身處其中,你一定也經歷了新浪潮的沖擊吧?”記者已完全溶于了故事中。
“是的。因為父母深諳股票之道,所以家里經濟收入很好,使我有條件在小學的時候就接觸到電腦。也許,這生注定要與計算機結緣吧,我很喜歡擺弄電腦,更喜歡編程。”他沉吟一會兒,“但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父母買的股票全賠了,導致‘家道中落”。
說到這兒,他感慨良久:“為了幫助家里度過難關,我沒有參加高考,而是考入中專,畢業后進入了交通銀行工作。”
“原來第一份工作就在銀行啊!難怪你對金融的認知程度如此深厚。”記者似有所悟。
“不僅在銀行,而且是在銀行的計算機房做‘計算機系統保安工作。”韋添譽笑了起來。“更為便利的是計算機房里有好多有關計算機方面的書。由于我上夜班,有時間,幾乎讀遍了所有的書。”
“我最感謝我的第一任領導!他是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的博士,一直給我鉆研電腦的機會。”他感恩地說,“在我們單位要進行電話銀行業務的軟件開發時,他鼓勵我幫忙干活。更巧的是,軟件開發科的領導來巡視,看我在看資料,很驚訝!就問,‘你真懂啊?隨后問我一個問題,聽到我的答案后,他索性就讓我這個運營科的人來軟件開發科工作了。”
“很快,我們的系統就上線運營了。這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勞!”韋添譽的自豪感溢于言表。“然后,單位就送我到華為進行了培訓。再后來,我們銀行要進行核心賬目系統開發,使我學到了很多計算機系統方面知識。
聽著韋添譽輕松、風趣的介紹,絲毫看不出他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走過來的。也許,興趣就是最好的催化劑,它能讓人迸發出全部的潛力!
“你是如何開始創業?又是如何掘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呢?”
“2005年,國家對資本市場進行改革,交通銀行與歐洲斯德羅公司發行了第一只基金。出于對資本市場的敏感,我抓住了這次機會,投入全部的資金買入。”
“結果呢?”記者急切地問。
“結果是在2008年時,我全部清掉,翻了5倍!”韋添譽開心地說。“緊接著我就把這筆資金全部投入房地產,結果又翻了5倍。五五是二十五倍。至此,我完成了‘第一桶金的資金積累!”
“然后你開始了創業路程?”
“是的。2007年,我創辦了個人網站,叫‘快E理財網,其目的是讓散戶了解基金。但是,當時沒有移動支付系統,很難實現盈利,所以,第一次嘗試創業以失敗告終。”
“夢想一直都在,不忘初心! 2011年,找到一個合伙人創立了一個財富管理公司。”韋添譽繼續說,“這個公司做的不錯,在2012年時被一家公司收購了,這算是我第一次成功創業。”
“2013年,你再一次創業?”記者接過話頭。
“對。在2013年借著‘互聯網+的勢能,我和幾位合伙人聯合成立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并連續獲得了幾輪融資,目前發展態勢良好。緊接著在2017年,在國家大力推動AI+、通過AI賦能產業的契機下,我創立了蘑菇智能。需求推動科技的發展,科技發展極大提升了便利和體驗。我們是搞服務的,會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客戶服務。再告訴你一個消息,蘑菇智能很快就在香港上市了!”
看著充滿自信的年輕董事長,一股莫名的激動沖擊著胸懷!正是因為有這樣不斷創新的創業者和企業家,我相信,我們的國家一定會站在世界競爭的“制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