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年
摘 要:新課改要求更加注重教師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作為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在對學生的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行為習慣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能力的養成。作為小學教師,則應該注重在此階段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階段;數學思維能力;方法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小學教師要根據學生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其對事物的觀察與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課程,也是小學階段一門必學的重要課程。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特點與教材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全面發展。除此之外,教師也應不斷反思,思考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教育形式而言,雖然新課改后提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但是由于人們根深蒂固的升學考試思想,以及當今社會嚴峻的競爭壓力,教師對學生的培養仍然以成績為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顯然成為一句空話,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小學數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浩瀚”的題海方針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完全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不會舉一反三,無法做到創新,學生的全面發展則更是無法實現。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
1.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抽象問題直觀化
傳統意義上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形式是:教師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然后為學生講解其得出過程,最后則通過大量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掌握所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在短期內學生會機械式地記憶所有題型,但是一段時間后就無法靈活運用,無法做到舉一反三。而針對這一教學現狀,教師應該不斷反思,改變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合理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改變以往呆板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設備,將抽象的問題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從而讓學生明白問題原理,幫助他們思考問題,最終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種類的梯形,讓學生在心里邊設置疑問:這幾種梯形面積計算方式是否相同。然后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并提問學生是否所有的梯形面積計算都相同。學生心中有疑問便會自主探索,積極思考,從而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通過多媒體與教師備課的結合,學生真正參與到其中,從而培養了其創新思維能力。
2.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意識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大致分為兩個方面:數量關系和生活實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為學生講一些理論知識,學生便會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對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則無從談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所教授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則便于根據自身生活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教師首先明確本節課最基礎的是使學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由哪些圖形組成。其次,教師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并說出該物體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計算組合圖形面積,而在學生能夠精準地說出組成圖形后,求面積便十分容易。而在學生計算面積時,答案并不唯一,教師應讓學生主動思考,并求出組合面積。求組合面積的方法并不唯一,因此,便需要學生發揮其創新能力,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3.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意義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教”為主,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整堂課以教師“填鴨式”的灌輸為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課堂地位。長此以往,學生便失去了獨立的思考能力,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也就喪失了。新課改后,大綱中更加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數學是一門要求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課程,因此,教師需要改變授課方式,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他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取長補短,培養其思維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真正行動起來,積極思考。
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必須自身明確本節課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由于這一課程相比其他較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并加以積極引導。小組內成員動手操作,相互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學習他人觀察事物的方式方法,結合自身教學觀察方式進行整合,培養了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課程,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要發生轉換。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應該成為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思考,不再依靠教師幫助,真正做到獨立思考,從而培養其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汪周武.淺談如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J].素質教育,2018(3).
[2]彭建宇.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與數學能力[J].科技資訊,2016(6).
[3]勞俊紅.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4(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