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馮珊珊

隨著開設民辦營利性學校的政策放開,自營幼兒園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政策紅利”。
2016年11月,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民促法三審稿規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修正案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毋庸置疑,新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對于非學歷教育機構是重大利好,法律層面的修改創造了足夠的空間,為“營利性民辦教育”下一步資產證券化掃清了障礙。
政策的改革也吸引了眾多投資人和創業者的目光,在他們看來這“幾乎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事情,因為孩子總需要去上幼兒園,而家長總希望為孩子找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藍色未來董事長毛凱毛凱也看到了機遇。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藍色未來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21日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為835474)。藍色未來專注非義務教育領域,目前形成了包括幼兒教育、母嬰電商、高校傳媒、勞務派遣四大業務。
在政策的引導下,毛凱開始調整藍色未來的發展戰略,轉向“一碗飯可以管一輩子”的民辦幼兒園行業。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在自己最有優勢的地方干起,站在高等教育看初等教育”。
藍色未來從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校園人群,為提供大學生聚類人群整體運營解決方案,而毛凱本人是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曾就職于聯想集團任推廣高級主管、中華英才網任校園事業部和社會招聘事業部總經理,與此同時,他也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未來傳播學堂執行院長助理、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毛凱介紹,我國對幼兒教育的政策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但不屬于義務教育。在國家法律法規缺乏、行業組織缺乏的困境下,政府一直是大力提倡普惠公立幼兒園的建設,解決幼兒園教育公平問題,而效率問題則交給了民辦幼兒園。
根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學前教育現狀與展望》:截止到2013年,全國有19.86萬所幼兒園,比2010年增加4.82萬所,增長了32%,其中公辦園為9.631萬所,占總數的48.49%,民辦園為10.289萬所,占51.51%。而且每年將近有2-3萬家左右幼兒園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幼兒園總數量可以超過30萬家,其中民辦幼兒園接近20萬家。
同時,“二孩政策”的實施已經開始展現成效,近年來,迎來了新一輪的“嬰兒潮”,幼兒教育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尤其在北京區域,公立幼兒園無法滿足學齡前兒童的入園需求。
根據《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統計,在中國,到201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達到75%,全國共有幼兒園22.37萬所,在園兒童(包括附設班)4264.83萬人,其中,民辦幼兒園約占總數14.6%。
無論是從外部政策支持,還是內部市場需求,都為行業長足發展的堅實基礎。幼兒教育伴隨著正規化、連鎖化的行業發展,尤其是市場“供不應求”的以直接辦學開設的民辦幼兒園,更是擁有巨大的市場成長空間。目前以開設幼兒園形成連鎖規模的企業,大多以加盟為主,自營為輔。
隨著開設民辦營利性學校的政策放開,自營幼兒園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政策紅利”。
教育行業是政府監管較為嚴格的行業,民辦學校更是受到多個政府部門的監管,北京市民辦幼兒園每年需要接受北京教育委員會的年檢,年檢包括依法辦園、財務管理、行政管理與辦園條件、教學管理、衛生保健等多個方面的檢查。
“證不好辦,北京市號稱有10萬家幼兒園,北京市教委頒布的一共只有345個,99%沒有。整個西城區,一共只有二十來張,昌平區只發了54張證。”
“我們馬上會成為北京市最大的幼兒園。”毛凱笑言,“有一家在北京發展了18年,才擁有11張證,我們發展了三個月就已經有了四張教育部頒發的證,馬上要有第五張了。”
為了達到“拿證”的標準,藍色未來在自建幼兒園時具備多項優勢:在硬件設施上,藍色未來幼兒園除提供教室外,還提供各類戶外工作區(種植區、游戲區等)及貼近自然的大型活動器械;在安保設施上,藍色未來幼兒園實現視頻全覆蓋,提供美式校車服務,校園裝修設施采用國際化標準;在餐飲標準上,藍色未來幼兒園依據北京市A類餐廳的標準,餐食選擇優良食品廠商供應食材,堅持食品留樣制度與追溯制度;在課程設計上:藍色未來幼兒園課程除了教育部規定五大領域外,還包含品格教育、雙語課程等特色課程。
同時,藍色未來幼兒園按照相關區縣政府教育部門核準的價格收取合理的保育費和教育費,并代收學生餐費。
毛凱的目標是要將藍色未來幼兒園打造成北京地區最大的正規連鎖幼兒園機構。
在資本推動下,幼兒園之間的并購熱潮在興起,很多小品牌被聯合起來拼成一個大盤子。有觀點認為,“大魚吃小魚”的合縱連橫是對幼兒園的有益整合。如果未來能出現若干個像連鎖酒店那樣的全國性、區域性連鎖品牌,提供低價的、穩定的、高產的工業般的教育服務,對整個幼兒園市場來說,應該是一個較大的利好。
以上市公司威創股份為例,其2016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威創股份旗下的幼教品牌共擁有3600余所加盟連鎖幼兒園,主要的服務模式包括品牌加盟、品牌聯盟、托管加盟三種形態。2016年幼教業務凈利潤1.62億元,貢獻整體凈利潤的89%。
毛凱認為,幼兒教育要堅持自營,教育不是一個以快速加盟取得規模效應的行業,正規辦園,優質辦學需要有強大的團隊做保障。
因此,每一家幼兒園都叫藍色未來幼兒園;每一家幼兒園的舉辦者(即實際擁有人)都是藍色未來的公司。每一家藍色未來幼兒園的老師都經過公司的統一培訓;每一位藍色未來幼兒園的學生用品,都來自公司驗證的優質供應商。每一家藍色未來幼兒園都配備人臉識別、實時監控保障學生的安全;每一家藍色未來幼兒園都安裝新風系統客戶孩子的健康。
2016年,通過自建的方式,藍色未來在北京市西城區、昌平區和房山區全資興建了四所幼兒園,目前為止均已經取得了相關區縣教育部門委員會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毛凱非常自豪的是,北京市西城區藍色未來幼兒園在教委年檢中取得91.2分的優異成績,為西城區得分最高的民辦幼兒園。
藍色未來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為6622.6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8.33%;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03.7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99%;基本每股收益為0.55元,上年同期0.89元。截止2016年,藍色未來資產總計為1.80億元,較上年期末增加731.26%。
毛凱表示,2017年藍色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本著“穩扎穩打、做強做大”的原則,集中精力發展北京地區的幼兒園,適當在天津和河北地區進行布局,計劃2017年在京津冀區域建設10家以上幼兒園。
教育是一項長期投資,能夠打通不同形態的教育并進行系統整合的公司才有前途。85/90后家長的特點、科技進步帶來的變革、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這些都是大趨勢下的商業機會。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藍色未來形成了包括幼兒教育、母嬰電商、高校傳媒、勞務派遣四大業務。
按照藍色未來的規劃:母嬰電商能夠向公司自營幼兒園提供新鮮、營養的食材食品,包括進口的嬰幼兒乳粉;校園公共關系服務可以快速的宣傳藍色未來幼兒園品牌并間接的影響到數百萬的潛在用戶;多家自營幼兒園的學生及家長、家庭,則是給公司其他業務提供了開展的契機和洽談入口。多業務相輔相成,讓每一個業務發揮它的優勢,形成公司更強的綜合競爭力。
2016年7月,藍色未來出資設立參股子公司天津眾合未來商貿有限公司,布局母嬰電商。目前已合作美國有機母嬰護膚品牌歐比信、全球知名嬰幼兒乳品品牌雅培等。
母嬰電商無疑是現在市場的一大風口:有關數據預測,全面二胎政策的放開每年將新增300~500萬新生兒,給市場帶來900~1500億的消費紅利,至少帶動行業13%左右的增長空間。
母嬰電商以媽媽群體切入,85后、90后年輕媽媽孕育觀念和消費行為的升級,是網購消費一個非常大的一個主力軍。
《2016尼爾森網絡購物者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單從母嬰品類延伸到其他生活品類,女性消費者超過男性44%-56%,且女性26-45歲之間比較多,其中65%的女性是已婚的媽媽,媽媽整個購物的總金額是高于整個網絡平均的1.4倍。
“雙十一大戰,一晚上賣了2000萬。”毛凱頗有感觸。數據顯示,2016年,嬰幼商貿業務貢獻了26.97%的收入,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銷售嬰兒奶粉、尿不濕、爽身粉等母嬰用品。
人才,是整個幼教行業發展的核心。目前教育行業存在一些典型的問題,比如“夫妻店”式的公司治理結構使人治大于法制、知識產權和所有權歸屬不清晰帶來了法律瑕疵,收付實現制帶來了財務管理混亂問題,整個行業人員素質偏低使得幼教從業人員流動性大、行業人才的匱乏。
毛凱表示,未來,藍色未來可以通過勞務派遣的方式向其他幼兒園輸出業的管理經驗、師資力量,進行獲利。
據了解,目前,藍色未來已吸納多位從事幼教行業人才加盟,形成完善的幼教管理團隊,目前幼教事業部擁有185名員工:能夠實現標準化、模塊化、特色化的建設;已逐步完成幼兒園內所有硬件的供應商管理;未來,所有新建幼兒園和收購幼兒園能夠快速實現規模化的復制。
高校傳媒是藍色未來之前業務的延伸。在成立之初,藍色未來的主營業務就是為大學生群體公共關系管理服務,采用線上傳播與線下活動相結合的模式,以校園線上自媒體傳播服務、校園公共關系活動服務及廣告代理為主營業務,為企業客戶提供校園公共關系管理服務和校園廣告代理業務。2016年,公司新開發客戶有創維集團、星巴克、今日頭條等各行業的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