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公關進入中國也已經30多年,可以說,中國公關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而發展,也見證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歷史進程。
近年來,媒體環境和傳播渠道發生的巨大變化,讓公關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加上人力成本、辦公成本的大幅增加,給公關行業帶來了資金方面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公關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探索行業內外的兼并重組,借助資本的力量,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謀求快速發展,于是兼并重組就成為公關行業近年的常態。
從公關行業發展趨勢的角度看,這種創新值得肯定和鼓勵。眾所周知,公關行業正面臨著從傳統公關到新媒體時代公關的轉型,而轉型發展帶來的資金、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思維,就成為公關行業最為關注的問題。公關行業借助資本,正是為了推動公司業務轉型和升級。從實際運作和實踐看,不少公關公司確實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正在做大做強,尤其是一些獨立上市的公關公司,因為有了資本的助力,業務領域拓展得更廣,服務質量更高。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近年來兼并重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還是值得高度重視。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兼并重組時機的研判。從之前的一些兼并重組案例我們發現,許多公關公司在被上市企業收購時,正處于該上市企業估值較高階段,這導致一些業務模式健康的公關公司價值難免被低估,不利于價值最大化。而一旦趕上資本市場呈下行趨勢,股價下跌,公關公司的價值也會跟著縮水。因此,一些正準備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兼并重組的公關公司,一定要對未來經濟形勢做一個全方位的綜合研判,選擇恰當的時機。
其次,公關公司選擇上市企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雙方業務的關聯性,只有具有關聯性,才能發揮協同效應。如果雙方業務關聯性不大,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兼并重組就失去了意義。
近些年來,國內本土的Top級公關傳播公司,不少都走上了獨立IPO或被收購的道路。除藍色光標、宣亞國際登陸創業板外,時空視點、注意力公關、靈思云途等數十家公關公司上了新三板。而迪思被華誼嘉信收購、友拓被聯建光電收購、際恒公關被陽獅集團收購。未來這樣的兼并重組還會更多。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積極支持公關行業借助資本的力量發展壯大,但也希望公關公司在進行資本運作時,具有前瞻性和戰略眼光,盡量避免盲目跟風,既要擇時,也要選好恰當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