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肖 迪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近年來,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探討在理論和實務界始終處于“繁榮之際”。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院)通過《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簡稱《解釋》),對推進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規則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指導。筆者通過簡要介紹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規則的發展歷程與不足、探析《解釋》關于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合理性和闡釋《解釋》出臺的時代意義。
回溯我國夫妻共同債務立法條文、最高院發布的司法解釋和指導性案例,為支持《解釋》的出臺奠定了實踐和理論基礎。我國《婚姻法》第41條①建立了夫妻共同債務制度后,在實踐中存在各種瑕疵,2003年,最高院為解決此窘境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簡稱《婚姻法解釋二》),該解釋第24條②在實踐應用中對舉債人配偶產生了不利影響,遭到了民眾和學者的不滿甚至反對。為解困境,最高院在2017年又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③,在《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對夫妻非舉債一方進行了特殊保護,排除了虛假債務和非法債務作為夫妻共同債務。此外,為了有效指導司法案例中的夫妻共同債務糾紛,最高院專門下發了《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隨著時代發展,司法解釋和補充規定,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各類夫妻共同債務糾紛,而且還引發了諸多社會矛盾。筆者通過對《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不足進行簡要分析,關鍵原因在于《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理論基礎不牢固,該解釋并沒有準確地理解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的真實意義和我國婚姻法設立夫妻共同債務的實施目的。可從以下幾點分析,第一,《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與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理念相沖突,立法者對《婚姻法》第41條以“以目的為核心”作為立法理念,把是否為了婚姻家庭作為衡量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的。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完全是“以推定為核心”作為衡量夫妻共同債務的標準認定,將在婚姻存續期間的合法債務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保護了債權人利益,卻侵犯了舉債人配偶的權利和利益。第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與家庭倫理相沖突;第三,《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并沒有充分理解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的理論基礎,因此,才犯了這種低級錯誤。
《解釋》條文④內容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何為夫妻共同債務?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夫妻雙方所負債務經過夫妻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一是一方所負債務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對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若債權人能夠出示證據證明該債務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也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否則只能認定為夫妻一方個人債務。此次《解釋》的內容符合我國目前的婚姻家庭生活狀態和時代發展,具有一定合理性。第一,明確規定了“兩簽一追認”的法律依據,即“夫妻雙方共同簽定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為夫妻共同債務”。“兩簽一追認”原則的確立填補了“補充24條”中的法律漏洞,充分尊重了夫妻雙方的“知情權”、“追認權”,對于債權人和債務人以及無關聯第三人的合法權益都給予了充分保障。第二,規定了債務人舉證責任之外,同時增加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體現了結合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制度,充分地維護了債務人、債權人的合法權利。第三,從法律上對于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更加規范和明確,問題的針對性也相對較強,對于今后司法實踐運用法律解決好夫妻共同債務糾紛案件具有指導性意義。當然,在實際工作中還應當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才能真正做到服務國民。
2018年1月17日,隨著最高院《解釋》的發布,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也具備了法律依據,這對我國未來進一步構建完善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規則邁出了關鍵步伐。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出臺和有效實施,不僅保護了夫妻雙方的家庭利益、財產權益以及債權人合法利益,還促進了交易安全和社會穩定。《解釋》的出臺,準確、及時地反映了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熱點問題,為未來司法實踐中妥善處理和解決有關夫妻債務糾紛案件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條文依據,體現了司法公正,極大推進了我國依法治國的建設進程。
多年來,夫妻債務認定的法律問題歷來復雜,難以良好應對。《解釋》的內容是經過充分調研取證最終出臺的,并沒有重新對夫妻共同債務做出全面規定,僅僅是在現有法律框架內和司法解釋的雙重基礎上對夫妻共同債務推定、排除以及舉證證明責任等問題進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國正處于民法典編撰的關鍵時期,夫妻財產制度(包含夫妻債務)是當下婚姻家庭編中的重要內容,是立法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解釋》的出臺無疑為完善民法典編撰奠定了基礎,對我國法治建設也發揮著時代標桿作用。
[ 注 釋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③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夫妻一方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④<解釋>規定: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同債.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同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第四條,本解釋自2018年1月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準.
[ 參 考 文 獻 ]
[1]童肖,安圖.我國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的困境與重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1).
[2]徐雋.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夫妻共同債務認識有了新規[J].中國經濟周刊,2018(4).
[3]李海濤,石亞楠.夫妻共同債務有了新認定規定[N].農民日報,20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