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剛
安徽公安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在現代化技術發達的今天,視頻偵查已經是案件偵破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監控的全面布置,達成天網,震懾犯罪分子,警醒有犯罪想法的人員,并且能夠在案件發生之后,迅速通過監控錄像調取拿到重要證據,指證犯罪嫌疑人,伸張正義。在今天,更加強調證據的作用,而通過將監控錄像和現場勘查有效結合在一起,能夠拿到大量有效證據,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現場勘查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微小線索,發現犯罪分子在犯案過程中留下的痕跡,如:現場與外圍發現的同種類鞋印等,通過這些痕跡能夠大致推斷出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之后的行進路線,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犯罪分子在作案時會十分警惕,在這期間會盡最大努力偽裝自己的身份,讓別人無法看出自己的犯罪事實,但是隨著時間和距離犯罪現場距離的越來越遠,會逐漸放松心中的警惕,在這個階段就會暴露出大量的有效線索。所以在現場勘查的過程中,通過視頻監控查找犯罪分子的行進路線,能夠追蹤犯罪嫌疑人的蹤跡,提供破案線索,大大提升公安機關的偵破效率[1]。
在現場勘查工作中,區域劃定法也是常用的辦案手段之一,通過對犯罪現場的足跡和車輪軌跡進行記錄,并對來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追蹤,將犯罪嫌疑人活動的區域大致劃分,在這個范圍當中不斷的縮小排查范圍,通過監控錄像,來查找犯罪嫌疑人的大致活動方向,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還可以指定時間,從而增加線索的可信性,提升公安機關的辦案效率,更加迅速的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行為特征法,已經是一種較為高端的辦案手段之一,主要是通過公安機關將嫌疑人員的特征或者嫌疑人員的車輛特征整合出來,并且大致推測出犯罪嫌疑人的活動情況,然后再觀察監控錄像,通過與犯罪嫌疑人以及車輛特征的比對,找出犯罪嫌疑人,通過對于監控錄像中的觀察,即便沒有拍攝到具體的面部特征,辦案人員也可以通過犯罪嫌疑人的衣著特點、步法特征或小動作等鎖定犯罪嫌疑人。針對犯罪嫌疑人在活動過程中觸碰過的物體,比如煙頭、墻壁,或是觸碰過的錢包等,偵查員可以提取犯罪嫌疑人的指紋,從而縮小排查范圍,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讓現場勘查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提升案件偵破效率[2]。
確定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人所使用車輛的大致出現范圍之后,查看監控錄像的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及時到所發現的地區進行現場勘查,熟悉附近的路況和具體路線以及周邊建筑物情況,做到熟記于心,從而能夠明確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路線,在有些地區有單行線和紅綠燈等限制,牢記這些地區的特征,從而在調取監控錄像階段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提升辦案效率。
我國已經初步完成天網系統的建設,部分地區由于地形、信號和各方面的限制,存在一些死角位置,而交通監控大部分情況下也只能監視主干道的情況,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位置較為隱蔽,就會對辦案過程造成阻礙。大多數個人和公司企業單位都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會在內部安裝一些簡單的監控,雖然效果不如公安部門所安裝的監控,但是也能夠起到提供線索的作用,所以辦案人員應該能夠摸清犯罪現場的監控攝像頭布置情況,根據犯罪現場的實際情況,推測會路過哪些地區,通過合法手段調取這部分地區的社會監控,彌補天網監控系統沒能完全覆蓋的缺陷,從而提升辦案效率[3]。
監控錄像在安置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在時間上會出現一定的誤差,一般情況下誤差不會很大,但是有些監控錄像可能會由于不同的原因,甚至人為原因有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誤差,這就需要辦案人員細心觀察,仔細校正時間,確保每個監控錄像之間的時間差降到最小,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將所拷貝監控錄像的具體位置和監控區域明確標注,制作現場視頻監控分布圖,否則查找線索工作會很亂,大大增加案件偵破難度。
在調查監控錄像的過程中,現場應該有多名人員共同合作辦公,一個人雖然能夠觀查監控錄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免產生視覺疲勞,錯過一些細節,所以在監控錄像查看現場應該設置觀看監控錄像的工作人員、做記錄的人員和準備交替的人員,另外還需要有一個信息傳遞者,雙方及時交換信息,掌握更多的線索,縮小排查范圍,對收集到的信息及時整理,找出更加有效的線索,從而提升辦案效率。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之下,視頻偵查工作和現場勘查工作結合,共同開展案件偵破工作已經是必然的趨勢,所以公安機關應該積極提升監控錄像覆蓋范圍,更新傳統的偵查破案手段,針對性開展偵查工作,提高辦案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廖廣軍,謝德金.面向視頻偵查的可視化平臺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70-74.
[2]王滌非,胡楠.視頻偵查的實戰應用——以盜竊案現場勘查為例[J].法制博覽,2017(28):128-129.
[3]袁瑛,郜爾彬.視頻偵查視域下的刑事技術工作思考[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4(6):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