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輝
信陽師范學院商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現實中人們總會發生各種糾紛,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有些當事人寧愿采用一些極端的辦法也不愿訴諸法院解決。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一男子從自家小區某棟樓樓下經過時,突然一桶臟水從天而降,不偏不倚,剛好潑在該男子身上,雖然沒有人身傷亡,但是身上又濕又臭確實讓人生氣。這位男士的第一反應就是找肇事者要求道歉,但是無論他怎么喊或者挨個敲門都無人應答,然后他去找小區物業幫忙,物業卻對他不理不睬,沒有辦法,他只有撥打110,警察來了以后,卻同樣找不到肇事者,最后告訴他到法院起訴2樓以上的所有住戶。最終,該男子沒有去法院,而是去了超市買回來一個可以錄音并且循環播放的大喇叭,對著樓上的住戶破口大罵,不吃不喝不睡連續罵了好幾個小時,既不文明又產生了噪音污染,嚴重影響了小區居民的休息,自己也累得夠嗆。最后,其他居民也撥打了110,警察來了把這位男士帶走了。明明警察已經告訴他可以去法院起訴,為什么該男子還是選擇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其實這種方式并不能真正解決糾紛,只能越鬧越大,讓自己心里更堵。
類似案例不在少數,當糾紛發生時,當事人寧愿自力救濟也不愿訴諸法院,究其原因,一是當事人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不夠,不知道該如何打官司,有些人甚至認為打官司是丟人的事情;二是當事人嫌打官司麻煩,要去法院起訴,還要經歷各種訴訟程序,既費時又費力;三是糾紛不大,沒必要通過法院解決。而生活中所發生的糾紛大多是鄰里糾紛、家庭內部糾紛(有關養老、婚姻的糾紛占多數)等,這些糾紛往往是一些小摩擦,如果每次糾紛都往法院跑,確實比較麻煩費事。如果不去法院自己解決,處理方法不當的話會埋下更大的隱患,造成更大的糾紛。對于此種矛盾,設立基層巡回法院制度能夠比較有效地方便和保護糾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巡回法庭制度是指法院為方便群眾訴訟,在轄區設置巡回地點,定期或不定期到巡回地點受理并審判案件的制度。目前,司法實踐中,基層巡回法院制度已經在我國的內蒙古等地得到了確立和運用,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總體來說,該制度還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審判人員下基層,法院搬到了當事人家里,省去了一些不需要的程序,當事人不用多次去法院,案件能夠就地快速地解決,方便快捷。
目前我國一些偏遠地方的群眾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在基層審判過程中,審判員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廣大人民群眾,并向他們宣傳和講解法律知識。這對于提升大家的法律意識有積極的作用。
當事人自己協商解決糾紛或者民間調解解決糾紛均沒有強制執行的效力,解決糾紛時達成的一致有可能很快就反悔了,糾紛往往得不到根本上的解決。巡回法庭中的審判員是法律的專業人員,他們給出的判決結果更有說服力,也具有終局的效力。
設立巡回法庭需要審判人員、書記員等較多人員,另外還需要資金、設備等。建議法院充實人員隊伍,并且設立專項基金,提供強有力的財政保障。
群眾的需求和法院巡回法庭派出的時間地點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群眾有需求的時候巡回法庭不一定來,巡回法庭來的時候群眾卻不知道。針對這種現實問題,法院和當地相關部門人員應做好提前溝通,應向群眾充分宣傳,讓他們充分了解知悉。
在巡回法庭審理案件和平時在法院審理案件有所不同,巡回法庭通常安排在村委會、當事人家中等能夠直接接觸群眾的地方,除了審判這項職能以外,審判人員還要充當調解員等角色,遇到當事人情緒激動、拳腳相加之時,還要勸架、調停。這就要求審判員必須了解當地的風俗,要能真正深入到人民群眾當中去。
當前有關基層巡回法庭的法律規定主要存在于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文件中,還缺少全國性的更高效力的法律規定。應當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將巡回法庭的設置、職能等相關問題進行明確,讓這項制度有法可依。
巡回法庭要有審判員、書記員等,審判員一般3人,書記員1至2人,除此之外,還應有司機等其他工作人員。
首先,人員出行需要車輛,如果巡回法庭設置在車上,則對車輛還有一定要求,車上需要配備座椅、方形桌等。其次,需要每人配備手提電腦一臺以方便辦案。
其他準備包括確定辦案地點,確定法院人員吃飯、住宿的地點和標準等。
[ 參 考 文 獻 ]
[1]李曉菲.論巡回法庭制度的構建與創想[J].商,2016(02).
[2]曾祥昌.巡回法庭改革的理念與實踐[J].法制博覽,2015(04).
[3]蘇雅拉吉,烏日嘎占登,阿如娜,格根蘇布達,包海萍.基層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J].法制博覽,2017(02).
[4]張袁.中國設置巡回法院的機遇與挑戰[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