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丹
浙江明州律師事務所,浙江 寧波 315000
民商法是市場經濟的重要調節劑,能夠反饋出市場規則與現實需求的差異,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商法的重要原則,構建出包括商業運行環境、商業運行機制在內的信用約束要素。在現有法律體系的完善下,學界對民商法誠實信用問題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華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質,孔子的“言出信,行必果”、商鞅的“立木為信”、季布的“一諾千金”弘揚的都是誠信精神,從法律角度而言,誠實信用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作為民商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深入貫穿于民商法幾乎所有的條款中,筆者即以最常見、最典型的買賣合同為例來探討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從買賣合同角度而言,要求買賣雙方要嚴格遵循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的原則,抵制欺瞞哄騙、威脅強迫的行為,強調借助于法律來確保買賣雙方信息、財產和資金的安全。
在商業交易中,能夠按約落實是一個重點內容,買賣雙方在簽訂合同之后,應在法律許可范圍內進行交易,如果無法按照約定來履行合同,要及時告知對方,根據合同約定進行賠償,避免給對方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市場交易是典型的經濟行為,在交易過程中,必然會有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成本范圍廣泛,在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落實之后,買賣雙方就可以在交易前協商好相關事項,這樣,則可有效避免在交易活動中反復更改價格、減小交易成本、維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確保交易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在商業交易中,需要應用個人、企業的信息,這些信息常常關乎個人、企業的資金和財產安全,在交易時,也會涉及產權、資金的變動和歸屬,這就需要買賣雙方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確保雙方的財產與信息安全,無論交易是否順利完成,都不能泄露雙方信息。
從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實施效果來看,在維護買賣雙方利益平衡上,誠實信用原則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交易雙方中,優劣是客觀存在的,雙方也會有不同的利益傾向,在實施誠實信用原則之后,如果交易主體與政策發生變化,買賣雙方可以考慮到對方的利益,有效維護了買賣雙方的利益平衡。
法律是維護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證社會經濟規范運行的一項制度,需要具有清晰的適用標準,只有根據時代的發展完善現有的法律制度,才能夠實現依法治國全面自治。在法律條款制定之后,需要及時補充和更新,關于誠實信用原則,也需要遵循這一理念。在下一階段下,要進一步完善民商法中關于誠實信用原則的界定標準與原則內涵,促進法律的普及和完善,達到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目的。
誠實信用原則是一項約束性原則,在民商法的完善下,關于其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其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補充與延伸,但由于市場環境多變,民商法的這一原則在施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突出的問題,近年來群眾矛盾日益突出、各級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率日益升高,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出社會公眾對誠實信用原則意識的欠缺,因此,為了確保誠實信用原則順利有效地實施,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政府監督約束機制,社會中廣泛推廣這一原則,提高全民的誠實信用意識。
隨著現有法律體系的完善,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約束條件和主體內涵,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但是從現有的落實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一方面,還需要從現有民商法的立法來著手,應進一步提升誠實信用原則的地位,優化現有的立法司法程序,切實有效地發揮出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失信人員的法律處理上,懲處力度并不夠,大多采用批評教育的方式,在司法處分和批評教育上,沒有實現兩者的平衡利用。筆者認為,對于失信者,要加強思想教育,情節嚴重者,需要采用相應的司法措施,實現兩者的平衡,讓失信者意識到錯誤,積極改正。
誠信法治是社會誠信治理的國家立場,誠信建設制度化是社會誠信法治保障的基礎和精髓,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構建和完善民商法中誠實信用體系的研究工作還任重道遠。
[ 參 考 文 獻 ]
[1]張衛平.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06).
[2]韓波.錯覺抑或幻象:民事訴訟法誠信原則再省思[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
[3]劉敏.論誠實信用原則對民事訴訟當事人的適用[J].河南社會科學,2014(02).
[4]任重.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的實施——德國的認知與實踐[J].法學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