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偉
臨海市人民法院,浙江 臨海 317000
家事訴訟涉及諸多內容,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訴訟程序,家事訴訟案件發生在家庭成員中,在訴訟程序上,更加具有柔性,能夠充分發揮出司法中的人文關懷意識,幫助當事人解決矛盾。家事案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關于家事訴訟程序的完善,需要考慮到其與民事案件和一般刑事案件之間的差別,探索出能夠滿足家事審判規律、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特色家事訴訟程序。
就目前的《民事訴訟法》來看,并沒有針對“家事訴訟程序”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婚姻法中,對家事訴訟程序的規定有所涉及。如在《婚姻法》第32條中明確規定,對于人民法院審理的離婚案件,應該進行調解;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分娩一年內,或者終止妊娠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從現行的立法與司法解釋規定來看,在實體法中,涉及了關于家事訴訟的相關問題,但是,家事訴訟程序立法方面缺乏系統性,較為零散,在家事訴訟程序方面,婚姻法、程序法等中都有涉及,相對分散;在家事訴訟程序上,缺乏明確的程序法理,在立法上,并未將家事訴訟程序納入獨立程序類型,多混雜在其他訴訟程序中,還沒有明確的程序法理;此外,家事訴訟程序的規定較為抽象,缺乏可執行的具體規定。
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立法沿襲了前蘇聯不區分普通民事訴訟和家事訴訟的模式。而在當今世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立法模式有德國的單獨成編式及日本的單獨立法式。縱觀我國整體的法制環境及我國的國情,在民事訴訟法體系中設置專門的家事訴訟程序更適宜。
強制性的判決方式并不適宜應用于家事案件的處理中,在家事糾紛的解決上,要充分發揮出調解的作用,這也是當前國際立法中推崇的一種方式。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就在家事訴訟領域中推行了調解模式,有些家庭法院,還設置了婚姻協談員,負責與當事人進行協談;在韓國,也設置了調解委員會,有規范的家事調解程序;在新加坡,針對家庭糾紛,鼓勵和解,如果無法和解,可以在家庭服務中心來調解,如果調解失敗,再進入家事法庭;在我國臺灣地區,也有訴前調解制度,除了特殊案件外,其他家事案件都由家事調解委員會負責處理。
近年來,我國人民法院對家事案件的審理和調解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制度約束,調解優先原則的落實不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出調解等柔性程序的作用,推行試行訴前調解制度,實施家事糾紛綜合調解模式。除了婚姻關系、收養關系、親子關系等涉及身份關系認定的案件之外,其他案件立案登記前,都可以委派專人進行調解,如果調解無法達成協議,才轉入后續的訴訟程序。
一般情況下,家事案件都會涉及家庭或者個人的隱私,尤其會涉及到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于普通的民商事案件,需要采取公開審理原則,對于離婚案件,則由當事人決定是否公開審計。從現有的司法實踐來看,很少有家庭案件采用不公開審理的模式。
在其他國家與地區中,關于家事訴訟,基本上都推行了不公開審理原則,筆者認為,在家事案件中,需要推行不公開審理原則,保證當事人、代理人的程序性權利。
普通民商事案件的審理需要遵循當事人處分與辯論主義原則,對于家事案件的審判,要改變傳統理念下過于注重財產利益忽視當事人情感利益、人格利益與安全利益的做法,避免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在這一方面,需要強化法官職權的干預。就目前來看,我國已經構建出了以當事人辯論為核心內容的民事訴訟制度,關于家事訴訟程序的完善,我們有必要制定家事審判職權探知制度。如果一方當事人隱匿、變賣財產,或者重婚,與他人同居,舉證起來往往難度較高,而這些事實會直接影響案件審理效果,針對此類問題,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與線索依法進行取證,查清事實。對在訴訟中出現的婚姻可撤銷、婚姻不成立、婚姻無效等問題,人民法院也需要主動履行取證職責,針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需要做好走訪、調研工作,做出最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審判。
關于我國家事訴訟程序的完善,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家事訴訟程序還不夠完善,這是現階段影響我國家事審判程序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下一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家事審判方式與工作機制,動員社會力量的參與,構建出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需求的特色家事訴訟程序。
[ 參 考 文 獻 ]
[1]肖建飛,任志軍.談如何構建家事訴訟程序——以離婚糾紛審判程序為思考原型[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4).
[2]程新文,張穎新,沈丹丹.改革我國家事訴訟程序的思考[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05).
[3]周顯志.消費糾紛非訴訟程序解決應注意的法律問題[J].消費經濟,2001(02).
[4]黃丹翔.家事訴訟:比較借鑒與制度完善[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