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浩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2
在一定意義上,社會轉型所能夠表現出來的就是社會秩序的改變,雖然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社會矛盾也特別突出,社會秩序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社會轉型期,爆發出來的問題也愈發嚴重。所以治安秩序重建路徑的科學合理性能夠很大程度上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秩序是為了約束人類的行為而制定的規則,是在這個社會上人們生活應當遵守的行為標準及體系。治安秩序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公共安全和社會安寧的標準行為體系。是涉及社會安寧和公共安全的行為規范總和。治安秩序在意義上的劃分也有一定的不同。從廣義的方面來說,治安秩序是國家用強制性的手段來維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是由國家法律法規加以約束的社會秩序。它能夠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狹義的方面來說,治安秩序是國家公安機關依照相關部門的法律法規來維護特定場所的秩序。
首先,治安實體本身同時兼具被動性和主動性雙重特點,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的秩序被解構,利益被重新分配。治安實體既要順應社會轉型需要,又要自覺的向符合新的治安秩序需要的方面轉變,同時,由于其自身的被動性,也會產生一些激烈的沖突破壞治安秩序。社會轉型時期,治安實體要從傳統的被治者變成主動的秩序人。
其次,治安規范在治安秩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轉型時期,治安規范對治安實體的制約性有限,一部分人不滿治安規范而對其進行破壞,而這必然導致治安秩序混亂不堪,社會變得動蕩。社會轉型期,要加強對治安規范的研究和完善,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以維護社會穩定。
最后,從治安權威的角度看,治安權威對治安實體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主要是通過治安規范來呈現的,社會轉型期,治安實體不再受制于治安實體,治安權威被群眾嚴重的質疑,從而治安秩序變得更加不可控。由于治安規范的破壞,治安權威對社會維護力度也降低了。社會轉型期,特別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社會規范、加強對社會的控制。
治安秩序的重建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本文從社會轉型期階層結構和新的秩序規范兩個方面來研究治安秩序重建路徑。
中產階級是社會生產的主體。在當下,許多中國中產人群做著國家的一些延伸職能,專業技術人員占有很大的比重。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中產人群也在逐漸增多,他們在行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上,中產階級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經濟上跟人民一致;文化上,本身兼具文化的創造者和消費者兩個角色,能夠推動先進文化的發展。中產階級一直堅守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在治安秩序重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充分發揮其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人們為了避免利益沖突和秩序紊亂制定了明確的治安規范。正式規范和非正式規范是治安規范的兩種規范方式。正式規范主要指由國家頒布的富有法律形式的規范條文,與正式規范不同的是,非正式規范則主要從人類的傳統習俗、倫理道德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作為出發點。兩種規則規范是治安秩序的重要治安體系。正式規則是為了約束人們行為而制定的一種剛性規范,是各種利益相互爭斗的結果。而非正式規則主要以現實生活中產生的道德規范和人們的主觀感受來發揮作用。作為治安管理的主體,充分發揮治安規范在治安秩序的規范作用。規范治安秩序應從兩個方面作為出發點,一方面,要建立科學的治安管理,深入研究治安管理實踐活動所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應該積極的引導人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出發,創建、符合人民大眾的、有利于治安秩序的規范,充分發揮治安規范管理制度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徐松,鐘婧.社會轉型期新的社會秩序重建路徑——社區導向的治安治理理念與實踐創新[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1(4):80-85.
[2]李其文.淺析社會轉型時期治安秩序的重建路徑[J].凈月學刊,2011(1):67-70.
[3]李丹陽.試析社會轉型期社會治安秩序的重建路徑[J].哲理:論壇版,2010(3):73-73.
[4]吳娟.社會轉型時期治安秩序的重建[J].治安學論叢,2008(00):37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