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航
(南昌師范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2)
鋼琴伴奏課程是我國高校開設的一門培養藝術人才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造詣和藝術修養,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社會和市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知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鋼琴伴奏課程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隨著人們對藝術追求的不斷攀升,鋼琴演奏逐漸走入人們生活,鋼琴伴奏也成為社會和市場需要的一種形式,不斷培養具有實踐技能的鋼琴伴奏人才是我國高校培養藝術人才的根本目標。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各個階段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尤其是針對課堂改革。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搖籃,其課堂教育改革也是勢在必行。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不斷的深入發展,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加大,要求人才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同時還應具備實踐技能,這也是近年來職業教育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高校鋼琴伴奏課程的改革也在課程改革其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不斷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提供知識的轉化率,因此,高校鋼琴伴奏課程的改革與創新也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題中之意。
時代的發展對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過去單純的技能型人才和知識人才,當今時代背景下,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是既有知識又具有一定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對于我國高校教育即使機遇又是挑戰,對我國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鋼琴伴奏課作為高校藝術教育的課程之一,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課堂理論知識講授的再多再具體,都不如教師帶領學生聆聽一次真正的鋼琴演出,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從而實現知識到實踐的轉化和升華。
隨著我國各方面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了幾十年,在教育改革的行進中,改變了很多以前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但目前仍然存在著一定弊端。應試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之一,但由于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這種弊端并沒有完全清除,雖然學生已經升入大學,但應試教育仍然對學生在產生影響。
針對鋼琴伴奏課堂來講,教師單純的講授知識點只能讓學生順利通過考試,而對于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意義是不大的,鋼琴伴奏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僅僅是理論講授不足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因此,雖然我國教育改革已經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育方面,忽視了知識實際運用的教育和考核。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對于高校教學模式雖有一定改變,但仍然存在教學模式相對落后的情況。雖然新型教學模式已經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多年,但實際效果欠佳,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課堂上仍然以教師為主體,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單純的進行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傳統的接教學模式目前已經完全不適應我國的教育形式,更不適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教材是學習的基礎,雖然我國教育改革重對于教材的選擇和使用也是極為重視,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老化。鋼琴作為西方樂器的代表,我國對于其研究程度是有限的,而且鋼琴演奏也是近一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我國逐漸興起的,對于我國人民來講,鋼琴演奏仍然處于小眾群體的音樂享受,因此,在教育領域的研究就存在一定的局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僅按照教材來授課對于學生來講是枯燥乏味的,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學內容的滯后也是我國教育改革之路上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要改變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轉變思想,落實我國教育改革的素質教育目標。應試教育在我國具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要轉變這種思想不可一蹴而就,要根據我國教育改革要求,科學合理的逐步轉變。
針對高校鋼琴伴奏課堂,教師首先要轉變應試教育的思想,課堂上除了講授必要的知識點外,要旁征博引,讓學生了解鋼琴演奏的美妙之處,另外,讓學生了解鋼琴的發展歷史以及在我國近年來的發展,讓學生對鋼琴伴奏有有一個立體深入式的了解。此外,在考核方面也要不僅僅限于理論知識的考核,增加實踐考核內容,給予學生綜合科學的評價,增加學生學習信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教學模式是教學的根本,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媒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實現知識傳授的目的,反之,則會影響教學質量,影響知識的傳承。我國教育改革多年來也一直致力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無論是從國外學習還是自身的創新研究,一直沒有停滯對于教學模式的探索。
針對目前高校鋼琴伴奏課堂,要創新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作為知識的引導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可以質疑老師,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師要做的就是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要放低姿態,構建一種與學生平等的關系,由學習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知識的拓荒者,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管理者,角色的轉換才能讓學生更加愿意接受知識的傳授。
教學內容是決定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起著引導和傳授知識的關鍵作用,如何設計課堂內容可以讓學生充滿學習沖動成為當前高校教師授課的關鍵點。
針對當前高校鋼琴伴奏課堂教學,單純的教材知識不見得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教師就要從生活中尋找知識傳授的突破口,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莫扎特的鋼琴曲和貝多芬的音樂,讓學生仔細聆聽,從中尋找不同的音樂元素,從而讓學生理解鋼琴伴奏的真正意義。教師給學生創造了這樣的環境,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從而實現知識學習的根本目的。
此外,還要適當增加課堂外的內容,多給學生聽到鋼琴曲的機會,讓學生真正的跟音樂實現交流,切身感受鋼琴樂伴奏的美妙,不斷培養學生對于鋼琴伴奏學習的興趣,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真正改變目前高校鋼琴伴奏教學的現狀,推進我國鋼琴伴奏教育的發展,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進步。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不斷滿足,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鋼琴伴奏這種音樂形式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鋼琴伴奏人才的培養是給我國高校的人才教育提出了一個問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國教育改革在這方面雖然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已經清醒的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和關鍵,相信在未來的教育改革中,在我黨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我國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中,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為我國鋼琴伴奏音樂人才的培養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我國的藝術的發展和鋼琴演奏的不斷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查越嘉.匈牙利高校鋼琴伴奏課程教學初探—以德布勒森大學音樂專業本科為例[J].中國音樂教育,2017,12:34-37.
[2]陳愛軍.論普通高校聲樂基礎課程考試鋼琴伴奏問題的解決途徑[J].藝術評鑒,2017,20:115-116.
[3]陳琛.高校鋼琴表演專業伴奏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8(0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