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陽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14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逐漸提高。現今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吃飽飯,穿暖衣”,而是更趨于視覺上的享受,聽覺上的盛宴。因此,音樂成為現今優化人們生活的重要來源之一。鋼琴演奏是現今滿足人們對藝術追求最為直觀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因為其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不僅充實人們的聽覺,更是滿足人們視覺上的享受。在此背景下,有的演奏雖看起來平淡無奇,卻使得觀眾心醉神迷。這涉及到許多音樂藝術更深層次的東西。但無論涉及什么樣的專業技術技巧,理論修養的差異是促使該現象產生的一個重要方面。為大力發展鋼琴演奏,為音樂藝術添加人才,鋼琴演奏教學應運而生。基于此,為不斷探索鋼琴演奏的多方面因素,本文就“和聲分析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為使在鋼琴教學中能深入分析作品的和聲,并逐漸發現音樂中所蘊藏的音樂韻味,是決定演奏效果好壞的關鍵因素。因此,為深入剖析鋼琴演奏的和聲分析,筆者將從作品結構以及作品風格兩方面,對和聲在鋼琴演奏亦或者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和聲是指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照一定的法則使其同時發生所構成的音響組合,是體現作品音樂風格的重要部分。因此,為促使學生在鋼琴教學中能夠系統化的掌握專業技術能力,引導學生掌握作品風格,并理解鋼琴音樂的本質是關鍵。基于此,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將和聲分析融入其中,使其音響組合促使學生準確的理解作品風格,為其在現作品風格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使學生了解和聲,并掌握作品風格,是鋼琴教學的基礎。
藝術無止境。因此,無論是鋼琴演奏還是鋼琴教學都是一項困難且又復雜的工程。作品結構作為初始學生對音樂結構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作品分析是其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其中作品結構又分為于調性布局和結構型式兩種。
1.結構型式。結構型式是指和聲對音樂形式構成方面的意義。換言之,結構型式是在作品形成的過程中,考慮作品的和聲布局。如肖邦的《搖籃曲》就是將和聲運用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作品。
2.于調性布局。于調性布局是指作者在創作作品的時候,根據社會音樂發展的需求,對作品調性進行合理化設計。使得作曲家在進行音樂作品創作的同時,可以通過和聲來解釋其調性上的變化,從而進行創作。其主要目的是為使得作品段落間的調性變化可以自然的過渡,促使作品的完美呈現。如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就是采用這樣的方式,將主布在E大調上進行延伸,將同主音在e小調上進行延伸,使其在分析鋼琴作品時,能從和聲中分析作品結構。
任何事物都不可缺失其合理性。只有合理性的選擇才能促使其最優化發展。和聲也不例外。為促使鋼琴演奏以及鋼琴教學的最優化發展,和聲的合理性選擇至關重要。
為促使和聲選擇的合理性,首先需考慮作品風格,以及作品結構,對其進行深入剖析,將其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等風格進行作品風格判斷,隨后將其進行和聲處理,以此對作品風格的準確掌握。前文提到,準確掌握作品風格是鋼琴演奏亦或者鋼琴教學的基礎。由此可見和聲的合理性選擇的重要性。
和聲織體的運用是指和聲的運動形態及其結構形式。在現今鋼琴演奏的即興伴奏中,和聲織體的加入能促使其強化旋律的表現作品,使得演奏過程更加深化,且豐滿音樂形象。
和聲織體具有兩個特點,即是多樣性及其整體性,兩者互相牽連,兩者密不可分。和聲織體的多樣性使得作品表現風格逐漸穩定且又不固定;整體性特點使得作品能更加完整的表達其音樂形式。由此可見,和聲肢體運用對作品的表現形式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和聲分析基于鋼琴演奏亦或是鋼琴教學都有重要意義。在從和聲風格與作品風格以及和聲分析與作品結構兩組關系進行簡要分析中,可以進一步證實其重要意義。因此,為發展我國音樂教育,培養更多鋼琴演奏人才,深入探索作品中的和聲分析等是關鍵。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其雙面性,基于此,在鋼琴演奏亦或是鋼琴教學中都需由演奏者進行自身問題具體分析,促使其更加準確表現音樂的創造性。■
[參考文獻]
[1]周振亞.試論和聲分析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作用[J].藝術百家,2004,04:104-106.
[2]金荻.獨特的音樂語言(和聲特征)—哈恰圖良《鋼琴協奏曲》研究[J].音樂創作,2017,08:163-166.
[3]林葳蕤.對鋼琴學習中聽覺訓練內容和方法的幾點思考[J].黃河之聲,2017,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