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輝
(赤峰學院師范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對于當今,智能移動終端與公共藝術教育微課程相結合,就是運用現代的智能化技術手段,向學生們全方位立體式的提供學習資源,這種模式下產生了與傳統教學完全不同的創新教學模式,具有隨時性、高效性、快捷性等為學生們的課后學習與復習提供重要幫助。
對于傳統教學模來說由教師進行語言式傳授教學為主,教師是課堂知識的傳授者,其信息為單向傳遞,學生被動的接受課堂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統一的進度教學模式,這種集體化的統一教學形式單一,缺點顯著,這種教學模式也很難使學生很難將其轉化為自身掌握的知識。
對于當今學生來說擁有智能化設備掌握移動終端的認識超過百分之九十,在智能化移動終端的學習中采用師生合作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師在其中是對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指導者,其移動終端的課堂上的信息傳遞也由單向傳遞變為了雙向傳遞,這使學生對獲取知識產生主動性,自主的調整學習的腳步,形成自己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為更好的吸收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公共藝術教育顧名思義是藝術教育,是在學生中開展的高雅藝術,其中包含著許多方面,音樂、美術、歌劇等,是能進行學習和實際應用的高雅藝術形式,對于培養當代高校學生的品味、精神、情操等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各高校對于公用藝術教育不重視,只是象征性設立,大多為空設。對于學生選擇也沒有系統的選課程序,學生很難學習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不僅學校管理混亂,對于相應課程也沒有相應的教師資源,大多數任職的藝術專業教師并不具備基本的教育經驗和藝術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培養學生作為目標,大大降低了課堂靈活度,使學生感受不到興趣,漸漸失去對于藝術的熱情。
對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涯來說公共藝術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不可缺少的成分對于學生思維的積極健康引導、鑒賞能力、品味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在樹立教知識學生沒有對于藝術的很好感知和認識,其對于日后步入社會,走向職場沒有優勢,對于自身發展過程十分不利,對于各高校就業率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各高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于公共藝術課程來說,教師也要根據規定的教學內容對課程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并在教學中溶入智能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對于課上知識的深度解析,并在課上所不能涉及的知識讓同學們進行微視頻的學習,不理解的地方通過微視頻進行復習。整個過程對于高校學生掌握公共藝術課程的精髓十分重要,其課程的靈活性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公共藝術課程整體知識的框架,對于學生的興趣樹立十分重要。
對于公共類藝術課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授課過程,是把控整體教學質量的基礎。在課堂中要求教師把握微課程的具體特性,在學生預習程度的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導入,采取有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將學生們的興趣程度提高。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利用智能化的教學手段也要對課堂學習多元化進行創新。公共藝術課程并不是對于學生強制性的學習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為主,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課上的整體靈活型,重點在學生興趣方面。
在應用智能化移動終端時,要求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為學生疏通好課上不易聽懂的地方,及時做好反饋。對于學生在課后需要掌握的問題可以利用微課堂的形式進行傳達。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有靈活的掌握方式,既能掌握好當堂課的知識,對知識鞏固也很有作用,更加能讓學生體會到藝術的神奇,為提高他們以后的審美及品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智能化移動終端對于公共藝術教育帶來的教學創新,帶有現代化形式帶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智能化移動終端的微視頻手段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工具,它能為素質教育提供創新便利也能適應品質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就目前來說,公共藝術教育著重在教師教學方式,所以我們還對智能化的理論和實際應用遠遠不夠,就智能移動終端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微課程的融合運用,依然是需要研究的內容。教師作為整體教學的引導者,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運用效果,只有不斷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用現代化教育方式武裝自己才能使兩者完美結合。教學就是一種科學,需要實事求是,創新式教學是當前所有教育形勢下必然發展趨勢,是學校實行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只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將藝術教學課堂的發展有快又好,為社會輸送多功能性人才,為高校發展帶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黃一杰.試析移動智能終端對高校課堂教學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價值工程,2017,36(26):157-158.
[2]陳曉璇.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45:34-35.
[3]劉新英.中學數學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6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