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波
(宜賓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
審美,是指人出于特有的精神需要,它具有美的屬性,是對事物進行體驗、感知、玩味的一種心理活動。審美素養作為人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它顯現在人對事物的先天認知基礎上,通過后天的學習、開發、培養,進而修得對美的形象的體驗、想象、感悟、創新,最終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又可以變化的身心勢能狀態。審美素養主要包含審美知識以及鑒別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人們具有審美能力的強和弱,都取決于個人審美素養的高低,當然審美素養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來實現的,因此想要提升個人的審美素養,后天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鋼琴表演中的審美素養可以較為直觀的呈現演奏者演繹作品的效果,并且是能夠準確反映出演奏者對作品自我情感的把握。審美素養的提升,可以進一步選擇相應審美層次的欣賞者。鋼琴表演屬于聽覺藝術,它表現的根本手段就是聲音,在演奏的過程中體現出演奏者的風格特征,還可以體現出演奏者的創造力。鋼琴表演的過程包括了極其嚴謹的多層次的形式美法則,通過樂音的高低、明暗、唱段等要素,描繪出樂曲的組織形式,再通過樂音對稱、呼應、重復、錯落等要素,表現出音樂的美學思想。鋼琴表演具有豐富的情感美學特質,在審美上要求保持流暢的連續性,要求審美在趨同中展示變化,還要求審美素養與藝術實踐經驗保持高度融合。
鋼琴表演的藝術實踐過程屬于聽覺心理高度融合的審美活動,它具有一定規律的美學原則。要求演奏者具有豐富的學習經驗,并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與個性體現在鋼琴表演中,要運用符合作曲家實際情感與演奏者創新情感相結合,進行創新達到雙重結合的結果,要具有真實性和演奏的創新性,以上的闡述的就是實創原則。另外鋼琴表演的過程中是要遵循情技美學原則,這一美學原則主要體現演奏者的技藝與素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情技原則是檢驗演奏者對作品思想、情感、意義、音色變化等綜合性的處理所具備的能力。在藝術實踐中,通過掌握嫻熟的技巧之后,還要不斷加深自身的體驗,在演奏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的創造力,更全面的展示音樂形象,同時還需要審美主體能夠很好的控制演奏過程中的力度、速度、節奏、氣息、指法等要素,以此來演繹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更好的抒發作品中的美學意趣。具備扎實的審美素養,可以更好的實現鋼琴表演的審美理想,將自身的情感與技術高度融合,演奏出扣人心弦、引人沉醉的動聽旋律。
審美離不開審美對象,審美素養同樣離不開客觀事物,當客觀存在的對象不復存在,那么審美素養也無從談起,對于鋼琴表演而言,審美素養是演奏者認知音樂作品的基礎。深厚的審美素養可以讓演奏者更快的把握音樂作品的風格和旋律,同時更為準確的把握音樂作品的主題與格調,當然深厚的審美素養與平日演奏者的知識儲備是分不開的,當審美素養達到一定高度時,便形成了演奏者對藝術的自律性,進而幫助演奏者更加自如的完成音樂作品。
審美素養為鋼琴表演技巧進行指導,鋼琴表演技巧對審美素養進行提升,二者之間是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對音樂作品認知的基礎上,想要更好的體現作曲家的要求,以及風格、思想,就必須依托于多維度的審美素養,當審美素養與鋼琴表演技巧相結合時,音樂就更具有表現力,更具感染力、生命力,演奏者只有具備較為深厚的審美素養鋼琴表演的技巧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才能讓音樂表現力愈加成熟完美。
為什么說審美素養是鋼琴演奏者情感與技巧相互融合的前提,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審美素養在藝術實踐過程中是能夠抓住表演者的“情”這個主題,并且樹立以抒情為主、敘事為輔,以情為上、技為下的正確審美素養,這樣就可以很好的表現出情感的積淀感,進而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同時它還決定了鋼琴表演過程中情感與技巧的多層次變化表現。其次,審美要素對鋼琴表演中的情技合一具有控制力與再創力,較為深厚的審美素養是可以控制演奏者情感泛濫和技術炫目等現象,同時將演奏技巧控制在合適的程度,避免炫技輕情的情況出現。
審美素養在鋼琴表演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只有具備了深厚的審美素養,才能讓鋼琴表演者更深入的認知作品。審美素養所需的知識與經驗是需要長期積累的,是鋼琴表演藝術家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融入個人性格,最終形成表演藝術家的思維定勢。審美素養讓演奏者更快、更準確的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與演繹,在表演過程中將技藝轉化為情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