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飛
(廣州交響樂團,廣東 廣州 510000)
大提琴演奏的音樂本身會有帶動力,并且其他的樂器都與大提琴有著差異不能取代。因為大提琴有著特殊的構成,關于表演的方法有著嚴格的標準,要想充分達到較高的演奏水平,就應該結合自己的舞臺情緒去演奏。也應該把情緒合理的應用,讓表演者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演奏水平。從而讓自己的音樂更加具有表現力。
在音樂表演過程中,怯場心理屬于常見的狀態,在大提琴演奏中,怯場心理也較為常見,部分藝術家中,例如馬友友與卡薩爾斯等,在舞臺上都容易出現緊張,這屬于一種常見的心理反映。大提琴演奏者在舞臺上經常會表現出恐慌害怕、情緒緊張、心緒不定以及焦慮等心理,在演出以后也可能出現暫時中斷心理活動的情況,甚至會發生思緒混亂引起暈場的情況。生理的表現會有記憶力降低、臉色蒼白、呼吸急促以及心跳加快等,還會有瞬時記憶的失常情況,嚴重影響了演奏效果[1]。
心理專家把人的特性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外向型的,另一類是內向型的。內向型性格的人比較在意自我世界,內心個性較為自持,這種性格的人相對于外向型的人來說更容易害羞。正因為這樣的個性,他們會更加在意其他人的評論,他們承受不了失敗帶給他們的挫折,做的很多事情都與他們的心理情緒有著密切的關聯。表演藝術需要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同學會因為自己不夠自信而在準備的時候忘記該如何進行,特別是很長的篇幅以及自己經常犯錯誤的曲子。就比如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第一組前奏曲的節奏是相同的,只有旋律高音會有變化,這樣演奏起來就會加大難度,會加大演奏者的心理壓力。還有一點怯場的原因是生理條件造成的。比如有的演奏者天生手掌較小,手指較短,指關節比較柔軟,節奏能力不強,特別是女性演奏者,她們存在生理狀態不佳的情況,這樣也會讓有些表演者感到怯場。還有基本功的問題也是產生怯場的因素。只有扎實的基本功才是表演完美的有力保證,關于基本功的訓練,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慢慢深入、一步一步的進行。有的表演者因為自己的能力條件,演奏的曲目會超出自己的能力限制,這樣他們會因為這樣的壓力而感到恐懼,從而產生怯場的表現[2]。
第一,慢練是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的方法之一。在樂譜里出現的問題應該進行反復練習進行加深印象,還要慢慢練、有目的、有技巧、有計劃和有指揮的進行學習,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同步。第二,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練習時找到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加強練習。整首樂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了單獨的解決,再慢慢進行全篇練習,這樣我們才能更有效的達到演奏整首作品的熟練度與完整度。而且,練習的時候應該把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單獨練習,保證曲目熟悉到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完整演奏。在選擇曲目的時候,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能力水平挑選合適的曲目,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演奏。這樣演奏者就會更加相信自己,慢慢的也會不再感到緊張,做到游刃有余的演奏,從而不再怯場。
首先從大提琴的教學入手,大提琴應該開展一對一教學的方法,而且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加擁有自信心。大提琴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多給學生以鼓勵,不能一直譴責學生錯誤,應該多肯定他們,這樣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專業領域里,老師的身份和學問的確比學生較高,但是在生活里,我們應該以呵護體貼的關心態度與他們交往,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心理學進行探討,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我們也應該積極的參與各種興趣活動,盡量發掘自己的興趣點。如果作為教師也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點著手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的進行學習并且讓自己更加自信。
為了讓演奏者具備良好的舞臺心理狀態,需要經常參加藝術表演活動,可以讓演奏者逐漸增加舞臺經驗,從而不再怯場而變得更加自信。(1)合理的利用時間練習,豐富隨機能力。表演者在平常應該加強表演的適應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應變能力。(2)演奏者要多創造一些表演的機會。通過表演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發現問題,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3)也可以通過參與公開課的形式培養自己的表演能力,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
總之,在怯場的情況下會讓演奏者的舞臺表演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大提琴的怯場原因是多重的,再加上演奏者不同的個性所遇到的問題也是不同的。要想讓自己的舞臺效果更加的完美,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解決。所以,要想擺脫怯場心理,就必須使自己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從而讓自己的舞臺表演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