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姣姣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
音樂藝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論是古代文化作品中的詞牌名、著名詩句,還是現代社會大眾的主要娛樂方式,都受到音樂藝術的深層影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自古就有“禮樂修身”的說法,此處的“修”不僅僅是個體的修養,還可泛指社會文明風氣的養成。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音樂藝術在當今時代的特殊魅力與社會效果被人們關注并運用到各個領域行業內,對社會發展起到了較大的影響。
自古以來,音樂藝術就被人們推崇,在人類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代表著人類思想意識上的不同想法,抒發著對不同人物、不同歷史、不同社會背景的獨特感受。優秀的音樂作品使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無論其作品本身是表達著怎樣的思想情感,優秀音樂作品的出現總能夠激發人類對美的向往追求。以著名的施特勞斯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為例,作曲家賦予了多瑙河擬人化的情感,又凸顯了其代表自然的神秘優雅之美感,這些美的融合使這首作品成為了經典,人們對它的推崇喜愛也表現了人們對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的贊賞。除此之外,《一千零一夜》、《大?!返仁澜缰囊魳纷髌范紡牟煌瑢用姹磉_了社會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像《千手觀音》、《十里紅妝》等音樂作品則抒發了作曲家對心中美好感念的向往。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在觸動我們心靈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我們的音樂鑒賞素養,促進我們音樂審美能力、社會審美素養的發展,因為音樂本身就是美的另一種表達。
音樂的審美效果自古便是十分明顯且被人廣泛運用的,作曲家一般都是通過音樂作品的創造來表達自身不為人所知的情感,他們也希望通過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傳播他們的積極價值觀及審美觀點,對社會公眾提供一場關于美的享受,升華其思想品性,這都反映了音樂藝術對人類情操的審美煉化作用。
除了上述音樂藝術對人類審美的相關作用效果,其最重要的效果就是教育。音樂藝術在教育領域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其不單單指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其對社會群眾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對人類優秀精神品性的激發同樣重要。古有嵇康刑場彈《廣陵散》抒發己志,今有《義勇軍進行曲》時時刻刻警醒我們要不忘歷史、艱苦奮斗。除此之外,在社會生活中,通過音樂對一些丑陋事實的揭露可以使人們對這些社會現象更加關注,進而對人們進行一些關于美的教育。音樂發展史上不乏一些這樣的作品,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動物狂換城》就是通過音樂不同層次的表達使上流社會一些所謂貴族的丑陋面孔被人們所了解。當然,除此之外,當代有很多抒發正能量、給予人們以生活激勵的音樂作品,這類音樂作品以當代社會背景主旋律為基礎,利用昂揚向上的歌詞、慷慨鏗鏘的音樂可以極好使人們被這些表現出來的高尚品格所感動啟發,這種感動啟發也就是音樂在社會生活中最大的藝術效果與功能作用,即對人類性情品格的感化陶冶,對人類內心精神的塑造美化。
而現代社會音樂在作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認識到其對社會文化建設的道德教化作用的同時,也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思索音樂藝術于教育而言應怎樣與時俱進,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以下即為其在發展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方面。
對于音樂教育而言,特殊環境下潛移默化的感化影響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社會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為其營造一個優美的音樂環境可以極大地提高音樂的教化效果。比如一些音樂廣場音樂公園的建立、大型音樂活動的舉辦、著名音樂藝術家的雕塑陳列等都可以提高人們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增加音樂對其的影響力。音樂教育可發揮最大用處的社會場所就是學校,因此學校相關部門也應對音樂教育效果給予足夠重視。在學校,學生的集中性、可塑造型都是極強的,因此優秀音樂作品的熏陶感化對學生道德人品的發展都是有極大的優化作用的。學校在營造良好校園音樂氛圍時,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站、校園藝術節、班級墻報文化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使同學對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耳熟能詳,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還可以為某些同學的音樂才能提供舞臺。這其中,音樂就完成了教育功能中最基礎也是最必要的感染效果。
學校音樂教育中,除了要營造一個有利的音樂環境對學生進行藝術的熏陶感染,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授中,教育工作者還要創新傳統教學模式,除了基礎地教授學生發聲、詞曲之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深層含義,理解音樂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對最終音樂呈現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提前清楚具體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天亮了》為例,老師在教授之前,可以先把其背后的真實故事講述給同學們聽,讓同學們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之偉大以及社會向善之人強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了解了這些真實感人故事之后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對歌曲深意進行挖掘,通過情感的帶入,在演唱的過程中自然能真正理解歌曲的價值。
音樂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樣,都是需要傳遞媒介的。社會音樂教育中各種音樂活動、音樂文化場所就是音樂教育媒介,學校音樂教育中,老師就是最主要的媒介。自古以來我們就有“為人師表”的說法,如此可看出教師在樹立榜樣的方面的重要性。而音樂教育工作者除了基本的扎實的音樂專業知識、豐富的音樂藝術表現能力之外,同樣不可忽視師德對學生的影響。音樂作為一項藝術,其本身的教化作用就是帶有主觀性質的,如果教室空有技能而無優秀精神力量,對學生而言,是沒有較大吸引力的。因此,音樂教育工作者在對自身音樂技能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同時也不能疏忽音樂對自身的品德塑造發展,如此才可引導學生通過音樂發展優秀道德品格,提高其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強化音樂藝術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音樂藝術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對社會生活現象的反映。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音樂藝術其本身就具有了非常強大的力量。于人類而言,其在社會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審美效果、教育效果是音樂藝術最為主要的作用表現。因此在現實生活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藝術對社會文化環境、個人思想道德發展的影響力,注重音樂藝術本身與社會功能效果的統一,在推動音樂藝術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也促進社會生活中人們審美修養、人格教育的作用,優化音樂藝術的社會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