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潔慧
(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101)
這些學生正處在懵懂階段,對待身邊的所有人、事、物都充滿了慢慢的好奇心,很有可能他們學習鋼琴的初衷就是在某些場合或者某個電視劇中看到、聽到了鋼琴演奏,覺得很有趣才開始學習鋼琴,對于這一類學生首先要采取聊天的方式來了解他們真實的學琴目的,如果這個學生只是為了看到別人會彈琴才決定要學習,那老師就要從培養他的興趣方面開始著手教育計劃。比如在教學中,會出現學生突然對待學琴懈怠的情緒,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疏導他的心理,根據他熟悉的事物來舉例說明鋼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的樂器都需要不停的練習,積少成多,最后才能完整的彈出一首曲子。
老師在給這類學生上課的時候,要多考慮到他們知難而退的心理,多多鼓勵,即便做得不到位也要適當的表揚一下,比如一個學生一直領會不到什么是吊臂,手臂放松手指緊張,但大部分學生都會手臂和手腕都是緊張狀態,如果這個時候老師還一直不停的糾正錯誤會讓學生覺得沒有信心,所以老師應鼓勵和表揚學生很努力,告訴學生不要心急,慢慢來,同時也要關注到學生的表情等一系列的變化,看到學生有不耐煩表情出現的時候要及時停止并注意力,這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會過多的感受到無聊、枯燥。
家長作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他們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每次上專業課時老師只有50分鐘的講解時間,而課下的練習尤為重要,這個時候家長就成了學生的老師,很多家長認為課下就要不停的反復督促孩子練習,并不管孩子是否心情愉悅,這樣填鴨式的學習只會讓孩子感覺很枯燥乏味、甚至對鋼琴產生厭煩的心理。
學習鋼琴的孩子有很多,同齡人也有很多,這些同齡人之間的認可對于一個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也很重要。當學生表現很好的時候老師可以邀請其他的小朋友來觀摩學習,之后讓他們互相交流與表揚,在同齡學生中這樣既能提升學生學琴的興趣,又能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在比較中學習才更有可能進步。
對于低齡的學生教師的語言顯得尤為的重要,因為不是一個年齡段在教學過程中語言的交流一定會遇到一些障礙,不是只有學生聽不懂老師的表述,有時候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用語的普遍傳播,學生說的一些話老師也不見得能理解,所以師生之間的溝通問題成了低齡兒童學琴教學中的重點。
在每一個琴童的第一節課,我都會采用先聊天的方式充分了解這個學生的喜好,并在聊天過程中掌握學生大致的性格,例如,有的學生天生活潑、愛說話,針對這樣的學生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采用邊彈邊唱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抓住學生的特點比死板的用教材要來的更快。又如,有的學生很內向,一節課下來不怎么說話,但是這類學生也有他們的有點就是他能聽得進去老師所說的話,對于這類學生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多采取聆聽的方式讓他們學習,老師多彈,學生多辨別,不需要他們大聲的唱出來,但是基本的音要認得。
我們都知道鋼琴的樂理基礎教學對于低齡學生來說是最難講的一部分,比如四分音符為一拍,全音符為四拍,光是這一點就能讓學生分辨很久。因此針對低齡兒童,我們要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四分音符為例,當學生看到四分音符時老師先不要急著講這是什么,而是問學生覺得這個像什么,有的學生會說像蝌蚪、像羽毛拍等等,這時老師針對學生想象出來的圖案在進行教學,在今后的教學中看到四分音符就要說是蝌蚪或者羽毛球拍,用學生的思維來教學,這樣他們才會記得更牢固。
以上課50分鐘為例,由于低齡學生專注一件事情的注意力不如成人學生,所以老師要在這50分鐘里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學到知識點,時間的分配很重要。首先可以將這50分鐘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10分鐘用來手指活動練習,如吊臂、哈農、音階的練習,這樣有助于接下來的學習;接下來是回作業的部分,這部分安排10分鐘,學生彈上節課留下的作業,老師進行指導與認可,在這個環節可以對學生進行獎勵,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可以得到獎勵;再來是新課教學,這是一節課最重要的部分我們用20分鐘來進行新課的教學;最后的10鐘用于樂理知識的學習,很多老師會忽略這一步或者在新課教學中隨意帶過,其實這樣的教學不會讓學生有很深刻的記憶,每節課都要進行反復的樂理知識的復習與新內容的學習,才能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基礎打好也有助于老師今后的教學。
低齡學生學習鋼琴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坐姿、手指沒有獨立性,架不住、掌關節不能很好的支撐等。
首先,彈琴坐姿很重要,有的學生喜歡做整張琴凳,有的學生喜歡把手軟綿綿的癱在琴鍵上,這樣的坐姿都是不正確的,正確的坐姿是臀部坐在琴凳上,腿部在琴凳外,對于個子小的學生要在腳下放一個小板凳,學生腳著地了身體才能有支撐,發力點才能用對。小臂與琴鍵平行。
彈鋼琴,對于初學者來說,掌關節的支撐尤為重要,在大多數老師的教學中認為,只要手指的一關節二關節站穩、立好就算是支撐好了,其實最終的支撐還是要依靠掌關節,也就是一、二、三關節都要支撐起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體會握住雞蛋或者是乒乓球等類似形狀的物體,讓他們保持這種手型,再放在琴鍵上,觀察一、二、三、關節的狀態,在這三個關節都支撐好的前提下,五指也就是小拇指,手指最弱的一個指頭一定要多注意,要指尖觸鍵,很多學生對用小拇指的外側觸鍵,從而導致這個手掌像一邊傾斜,這樣是不對的。
在手指獨立性練習這部分我大致分為兩步,第一步為雙音的練習,第二步再是單音的里練習。
1.雙音獨立性練習
在掌關節支撐好的前提下,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手指的獨立性,對于低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手指大多都沒力氣,所以一開始用單音的獨立練習會顯得困難,我采用一開始雙音的練習方式,例如,1 3指,1 4指,1 5指這樣的雙音練習,這樣的好處在于,由于一個手指的獨立性不夠好的情況下我們接觸另一個手指來幫助他站起來,在所有的手指中,大拇指也就是1指的獨立性是最好的,其次是二指,這就是我沒有用1 2指練習的地方,對于3 4 5指的來說他們的獨立性相對較差,但是在有了1指的幫助下會容易許多;再來是手指的交叉站立練習,1 3指,2 4指,3 5指的練習,在2 4指的練習中不要讓其他的手指觸碰到琴鍵,就要把3指稍微抬離一點琴鍵,3 5指同樣,不要讓4指觸碰要琴鍵,同時要求小拇指要指尖觸鍵,這樣才能支撐起來。
2.單音獨立性練習
在經過雙音的獨立聯系后,我們再來嘗試單音的練習。在這個練習過程種依舊離不開掌關節的支撐,先讓學生擺好手型,架好掌關節,立一、二、三關節,再開始單音的練習不發聲練習,從1指開始,其他手指保持不動的情況下抬起1指再放下(這時不需要彈響)反復多次練習,再來是2指,以此類推;在五個指頭都練習過后,再開始發聲的練習,同樣其他手指保持不動,抬起1指快速下鍵,不要用到手臂的力量,再來是2指,以此類推,要重點練習的是4 5指,在一開始的練習中這兩個指頭可以同時抬起,循序漸進慢慢控制抬起4指的時候不要帶動5指。
低齡學生的鋼琴教育現在越來越普遍,但是由于這種鋼琴教育機構的漸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不重視學生的基礎教育,我認為音樂技能與基礎的教學是教師的重要基石,要有過硬的技術與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音樂教育事業是一項需要多方面同時支持與關注的事業,它所承載的不僅是音樂學科知識的傳授,還承載著人格培養的重大責任。成功地音樂教育可給予更多遠的情感體驗,從而使人擁有更豐富的人生。它不能一鳴驚人。也不能創造直接的財富,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成就“百年樹人”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