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新鄉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流行音樂的概念比較廣泛,它最初來自于英語的“popular music”解釋而來。流行音樂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解釋。在我國,對流行音樂的解釋通常偏向于通俗音樂,即一種已被大眾接受的、易于流傳的大眾音樂。它的特征與古典、傳統、民間音樂差距比較大。隨著時間發展流行音樂的概念有所擴大,開始特指一些非古典的以大眾音樂會的方式進行的通俗音樂形式,比如甲殼蟲等音樂會表演所唱的歌曲。隨著商業化的進程加快,流行音樂的概念又產生了一些變化,在原概念范疇內加入了一些與商業相對抗的一種價值觀念,以及在音樂中加入了深刻的社會批評主題等多元素的內涵,可見流行音樂的概念是不斷擴大的。隨著流行音樂的元素逐漸增多,其受眾群也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們被通俗流行音樂的魅力折服,流行音樂在中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泛娛樂化是目前媒體行業比較流行的詞匯。它主要是指一種先進的經過多媒體制作方式以多元的表現形式去吸引大眾眼光的娛樂模式,比如最近幾年熱門的選秀類節目等形式。在諸多格調、內涵不一的娛樂類節目之中,諸多內容被涉及到,比如,社會類、新聞類以及人為制造的一些低俗的笑料都被加入娛樂的元素之中。很多娛樂節目通過某種包裝過后低俗的、性感或者是賣弄色相等環節來取悅一批觀眾,試圖通過這種形式增加收視率。在泛娛樂化吸引大眾眼球的背景下,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鏈在固有的范圍內開始了跨界合作的發展形勢。比如通俗音樂和游戲產業和諸多娛樂節目產生深刻的結合,進行泛娛樂化的跨界形式的發展。通過這種跨界方式使泛娛樂化產生一種新的生產力并且激發娛樂產業的活力。在當今泛娛樂化大背景下,諸多研究人員對未來進行展望,很看好游戲網絡結合的形式,試圖打造出全球化的“輕迪斯尼”品牌數字娛樂內容,以及通過現代高端的互聯網數字方式能夠成就中國東部海岸達到國際化先進的“數字娛樂谷”的方式。
泛娛樂化之所以能夠成為當前娛樂產業的主流形式,是因為它是資本控制下信息高速發展中的必然產物。資本的發展需要媒體行業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受眾群。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因為地理位置受限而影響信息傳播的制約。高速的互聯網產業為大眾獲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而娛樂產業更是為大眾建立一種和其利益緊密相關的娛樂性傳播的內容。所以泛娛樂化方式和當今大眾的通俗娛樂審美有一定的聯系并且受到大眾的追捧。
我國早期流行音樂的發展,從最初受到阻礙到逐漸有影響力經過了一系列的過程。最早的流行音樂來自于五四運動后,美國等帝國主義的流行音樂侵入了中國本土并對中國本土音樂文化產生一定影響。歐美等國家的爵士樂、彈唱歌舞以及諸多新型的音樂劇、歌劇等形式通過上海等地逐漸深入到中國沿海城市。使中國的本土音樂形式和國外新型的流行音樂產生了激烈的碰撞并且促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產生。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潮流可以說是黎錦輝締造的。他創作的流行歌曲《毛毛雨》打破了中國內地的流行音樂先河。黎錦暉的音樂作品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偏向于兒童歌舞形式,對中國兒童歌舞音樂產生的深刻的影響。他試圖從兒童的角度來揭露社會的教育公平以及促使孩子產生一種積極向上、誠實善良的精神品格。他的另一類作品就是中國最早期的流行音樂,比如以電影配樂《夜來香》最為出名,這個作品最初由日本明星演唱后,在世界范圍得到認可,并且被譯成了多種語言流傳在各地。在這個時期,還有一位音樂家陳歌辛,他的流行音樂寫的也是比較出色的,比如作品《玫瑰玫瑰我愛你》。最早期的流行音樂一旦產生,迅速的風靡了整個沿海城市。可以說《玫瑰玫瑰我愛你》成為了中國第一首走向世界的中國流行音樂。
從中國流行音樂的最初發展到改革開放這期間,中國的流行音樂經歷了種種坎坷,但最終還是以強大的生命力生存下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流行音樂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比較明顯的特征是流行音樂開始以多種形式進行多線路的發展方式,而且進一步產生了社會的泛娛樂化發展。經過流行音樂多種分支并行,使大眾意識到流行音樂的多種可能性。經過泛娛樂化的娛樂展現形式使流行音樂大眾的審美產生了一些偏差。一些流行音樂的歌手為了能突出自己的個性,體現自己的音樂特征以及自我價值,在音樂中注入了多種極端化的表現形式。流行音樂的發展如果沿著正確的軌道能產生極大的生命力,對于其泛娛樂化影響下產生的一種和主流意識進行偏差的娛樂藝術形式,應該被觀眾能進行很好的鑒別與認知,養成不不盲目的跟從的狀態。
在泛娛樂化視域下去考察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在多個娛樂節目之中體現。根據調查可以發現許多地方衛視的娛樂節目能夠保持同一時段收視率的冠軍,這意味著很多受眾群都在同一時刻觀看這一類的節目。但是收視率真的能代表娛樂節目質量的高低嗎?一些被認為是收視率較高的娛樂節目使觀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了娛樂節目的娛樂對象。他們被迫的陷入一種娛樂之中,這對娛樂業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種不好的信號。舉個例子來說,嘻哈音樂被《中國有嘻哈》推到觀眾眼前之后,使觀眾眼睛一亮,許多青少年對這種流行音樂的形式趨之若鶩。進而很多地方衛視的音樂類節目都邀請了相應的嘻哈歌手當嘉賓、去錄制節目。但是,《中國有嘻哈》的冠軍pgone事件發酵以后,很多節目都把嘻哈歌手進行封殺或者是強制退賽。比如《快樂大本營》剪掉了嘻哈歌手vava的全部畫面,再比如《歌手2018》第一期的比賽中,嘻哈歌手Gai以作品《滄海一聲笑》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但是最終還是被強制退賽。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流行樂的發展雖然會在泛娛樂化的進程中產生一些主流意識的偏差,但是最終不道德的流行音樂形式還會被正確的評價和對待。
如果把民眾對娛樂的認知認為是一種被動形式的。那么傳媒行業從業者對這種被動的不知情的認知方式的發展形成一種推動力量。當今的經濟全球化發展下,流行音樂也在以飛速的方式從世界各地涌入中國。可以說,中國的流行音樂也處在轉型期之中。在西方價值觀念涌入中國流行樂壇之后,盲目的追隨或者是選擇表現了諸多中國流行音樂的受眾群的選擇方式,這種影響在傳媒行業也有一定的展現。這個行業在追求高收益、高收視率的目標下,不應該忘記自己的職業道德和傳媒的終極目標。只有傳媒從業者把握好娛樂的主旨,嚴格的挑選一些娛樂的素材,從娛樂節目中去體現應有的社會價值,做出有一定影響力的娛樂節目才能夠扭轉泛娛樂化給娛樂行業帶來了負面現象。我們知道流行音樂在中國當今的影響力可謂是巨大的,其在諸多廣告標語、網絡視頻以及電視節目中都有展現。青少年是流行音樂的主流受眾,那么更應該保證流行樂的發展方向,確保青少年受到正確音樂的影響。不論流行音樂的創作還是對其和娛樂節目結合后產生的一種娛樂效果都應該被正確的把控。使媒體人真正擔負起流行音樂主流價值觀的責任。
赫胥黎曾經說過“人們毀掉的不是他們說厭惡的東西,而恰恰是他們所熱愛的東西。”希望在這個極度娛樂化的時代中,流行音樂應該以正確的形態展現正向的價值道德觀,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影響。而不應該被社會泛娛樂化現象絆住前進的步伐。流行音樂是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藝術形式,它應該被正確的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