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霞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表演專業博士研究生雷佳博士畢業匯報系列演出的第三場,主題為:“藝術歌曲、中外歌劇選段、創作歌曲專場”于2017年6月13日晚上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她的博士生導師彭麗媛教授以及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評審委員會成員趙塔里木,趙季平,張振濤,王黎光,姚藝君,居其宏等教授都到達了現場觀看。
音樂會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伴奏,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鋼琴伴奏由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龔荊藝擔任,主持人由74歲的老藝術家瞿弦和擔任。音樂會在主持人充滿激情的開場白中拉開了帷幕:“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學者,教育家,親愛的朋友們,晚上好,感謝大家的光臨。今天在這座音樂盛殿——北京音樂廳舉行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雷佳同學的畢業音樂會。朋友們,中國的聲樂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古代到今天,從宮廷禮樂到民間歌曲,從昆曲到地方劇種,從來就有著血脈相連的傳承。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聲樂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批享譽中國,乃至享譽世界的歌唱家光彩奪目。歌唱家們的成長經歷表明:業精于勤,藝無止境,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歌唱家,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努力,不斷向藝術的高峰攀登。今天的音樂會將向您展現一個聲樂的求索者不斷的追求和取得的成果,音樂會現在開始。”
雷佳首次出場身著的一襲淺灰色紗裙,襯托的她更加典雅大方。首先她演唱了一組中國古典歌曲和近代藝術歌曲:清代《漁翁》,宋代《杏花天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黃自先生的《玫瑰三愿》,唐代王維的《陽關三疊》。她的聲音清澈干凈通透,第一句清凌凌的一聲“老漁翁”貫穿全場,瞬間抓住了在場千余名觀眾的心。從第二章節開始,由久負盛名的國家交響樂團擔任伴奏。即便是與大型的交響樂團合作,雷佳也全程沒有使用擴音設備。主持人笑稱: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考核與匯報。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是我們一貫堅持的思想。一個優秀的歌唱演員,在演唱的技巧,科學的發聲和訓練方法以及藝術風格的掌握方面,合理地吸收世界聲樂優秀傳統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現代聲樂教育的重要基礎。雷佳在導師的要求下,學習了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的不同時期的藝術歌曲和歌劇選段。在第二部分外國歌劇作品章節里,雷佳先后演繹了經文歌《哈利路亞》、《你們可知道》以及《為藝術為愛情》中非常經典的唱段。展示了她四年來在聲樂技巧以及其它音樂素養上的全面提升。
就中國的歌唱藝術而言,中國豐富的民歌傳統是我們歌者取之不盡的源泉,它給了中國歌唱家深厚的底蘊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每一個成熟的中國歌者,不僅要掌握各地的民間特色,還要塑造不同時代、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人物形象。雷佳認為:歌唱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更是一種藝術創造。
中國歌劇部分,雷佳身著的一襲白色禮服,襯托出她既有陽春白雪的高雅,又有質樸可親的性格。她激情演繹了深受觀眾喜愛的不同角色:《再別康橋》中林徽因的詠嘆調《白日飛升》,歌劇《原野》中金子的唱段《啊,我的虎子哥》,歌劇《運河謠》中水紅蓮的唱段《秦生啊,你還好嗎》,《木蘭詩篇》中木蘭的詠嘆調《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以及中國民族歌劇的開山之作,在中國歌劇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白毛女》中喜兒的唱段《恨似高山愁似海》。這些不同的角色她都傾心進行了全新的演繹和表達。
歲月如歌,這不僅僅在描繪我們經歷過的美好時光,而且告訴我們,經典歌聲往往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情懷。雷佳是新時代的歌手,她演唱的新時期創作歌曲體現了我們新時代中國音樂發展階段性成果。在創作歌曲部分,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訴說游子對故鄉拳拳思念之情的歌曲《鄉愁》,有表現尋常百姓人與人之間的真摯與溫情的歡快活潑的《金銀藤,蔓蔓兒長》,有體現我們熱愛崇敬偉大祖國的《多想對你說》,有傳遍大江南北,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最后音樂會在觀眾意猶未盡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以雷佳的成名歌曲《蘆花》作為返場歌曲為這次音樂會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近一個半小時演唱中,雷佳沒有使用任何擴音設備,她把最真實的聲音呈現給大家,她的聲音非常有穿透力和表現力,整臺音樂會音樂風格把握準確,韻味十足,行腔潤色方面顯示出她在民族音樂以及戲曲方面的深厚造詣,不難想象,在這場內容豐富,制作精良,充滿鮮花和掌聲的音樂會背后,雷佳付出了多少艱辛和汗水。讓我們看到她不僅在歌唱技巧上日益成熟,在音樂修養上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已經當之無愧的成長為中國新一代歌者的領軍人物。對于我們民族聲樂工作者和演唱者,雷佳的博士畢業音樂會是一個標桿,是一個典范,它全方位給我們展現出一名聲樂求索者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