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據內蒙古新聞網報道,2016年,內蒙古賽科星研究院聯合南京醫科大學、內蒙古大學、四川天兆豬業共同組成研發、生產團隊,開展種豬性別控制繁育研究。近日7頭基于X、Y精子分離性別控制技術的雌性小豬寶寶出生了,這是國內首個將性控精液常溫遠距離運輸技術應用于性控豬育種的成功實例。這套綜合技術開辟了加快良種種豬繁育的途徑,也標志著我國性控豬育種進入產業化成為可能。
7頭豬寶寶都是雌性,健康狀況良好。性控技術是利用精子分離技術的精液對動物進行人工授精,使動物繁育按照人們所希望的性別繁殖后代的技術。豬作為人類養殖規模最大和肉食品供給需求量最大的家畜品種,此次性別控制技術的成功應用于豬,將推動豬良種化進程,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摘編自:內蒙古新聞網)
10月28日訊,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砷制劑可促進豬的生長,但這些元素會通過豬尿排放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課題組研制出一種納米復合材料,可清除“豬排放”帶來的水或土壤污染并易于回收。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核心期刊《環境科學:納米》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利用胺基功能化的Fe3O4和MnO2制備出一種新型納米復合材料,該材料可同時清除豬尿水溶液或土壤中的抗生素和As。該材料使用后易于回收,具有較高的生物安全性和較好的應用前景,也為處理養殖業排放重金屬污染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摘編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