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姝玥 戴順珍 黃加迪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6)
幼兒歌曲伴奏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而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鋼琴的彈奏能力。高職學校學生在學習幼兒歌曲伴奏的同時,也會加入鋼琴水平的訓練,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具有有幼兒歌曲編配伴奏的能力起著重要的作業。鋼琴教學是一個系統而綜合的教學活動,單從彈奏方面來說,就包含了學生的手型、雙手的協調觸鍵能力、指法等,復雜程度可見一斑。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音樂知識基礎薄弱,鋼琴基礎更是幾乎為零。故而在入門的基礎教學過程中,碰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在實際彈奏過程中,一些學生常常會出現手指關節凹陷的問題,尤其表現在手指的第一關節處,不同的學生由于不同的彈奏習慣,會出現不同手指的坍塌,也有一些學生在彈奏時兩只手都是折指的狀態。造成彈奏時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首先在于,一些學生因為接觸鋼琴時年紀較大,手指在靈活性和柔軟度上較差,所以與標準的指法有距離;其次,由于理解力上的差距,一些學生沒有理解正確的鋼琴彈奏手法,在實踐彈奏的過程中常常忽略對自己的矯正,進而養成了不良習慣。出現手指坍塌對于鋼琴演奏十分不利,因為鋼琴需要運用手臂的力量帶動手指,如果在指尖姿勢不對就容易導致手指與琴鍵的著力點問題,影響手指的靈活性和彈奏速度,進而對演奏的音色造成影響。
解決折指的措施:
(一)折指情況主要是由于手指力度緊張造成的,所以在進行彈奏練習時,可以通過放松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手腕在放松狀態下的彈奏力度。此時可以通過斷奏練習的方法,讓學生練習彈奏片段,感受手指“立在”琴鍵上的感覺,通過感受受力方式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
(二)避免折指也可以通過形象化引導的方法,讓學生感覺到在彈奏時應當有一種仿佛有實物握在手里的感覺。正確的彈奏手型是,手指在接觸琴鍵時應該是突出的,關節應當給受力,而不是給關節以縱向的壓力,進行此類練習時,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通過空手感受的方式進行受力練習。
(三)鋼琴是指尖上的舞蹈,所以一定要確保彈奏時指尖要和琴鍵保持垂直的距離,家長在進行指導時在前期需要不斷提醒學生彈奏時要把注意力放在指尖上,時刻關注自己的指尖有沒有“站在”琴鍵上,通過一段時間的注意力訓練之后,折指現象將會有一定改善。
與手指坍塌相反的一種情況是手指抬得過高,為了保證彈奏時的力度問題,很多人在需要高抬指時反應變得不夠靈活,或者出現手指沒勁抬不起來的問題,都影響了鋼琴的彈奏效果。
解決高抬指的步驟:
(一)運用一指進行獨立彈奏。由于一指較為獨立,在進行彈奏過程中較為容易發力,并不需要其他手指的協助。
(二)一指到五指的順序彈奏。這種彈奏方法注重手指的連續性,可以在由一指敲出音符后,用二指彈奏并帶動接下來三根手指進行持續練習,然后抬動二指,讓三指、四指、五指彈奏琴鍵,以此類推。在進行順序彈奏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最開始彈奏的手指在彈奏后要迅速放回原位,其他手指不要翹起,讓學生感受手指的單獨發力狀態,在不斷練習中增加手指對力道的熟悉程度。
(三)五指到一指的下行順序彈奏。與上面提到的上行順序彈奏相反,我們也可以利用下行彈奏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指法的力道,并且增加手指的靈活性,值得一提的是,與上面的訓練方法相同,在進行彈奏的過程中,彈奏發音的手指不應當翹起,應當是一種單獨抬起并落下的狀態。
(四)上行與下行彈奏的混合練習。在已經熟練以上兩種練習方法之后,可以運用上行、下行混合彈奏練習的方法提高難度,增加手指的感受力,具體方法為,在彈奏的過程中,不是按照嚴格的下行或上行音節進行,而是隨意找到一個音作為基點,然后順勢運用接下來的手指完成彈奏,可以是上行也可以是下行,例如運用三指彈出首音,接下來用五指來連續,或者按照五指彈出首音,三指進行上行旋律的練習。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指法不規范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節拍缺失,無法跟上節奏
節奏影響著樂曲的連貫性,所以在開始彈奏之前學生首先要對該曲目的旋律牢記于心,記住在哪些部分出現了休止、切分音和跳音等等,起初對于樂曲節奏的了解非常重要,否則非常容易在彈奏的過程中手忙腳亂,影響彈奏效果。
(二)拇指靈活性不夠,影響演奏
在彈奏習慣上,拇指因為較為笨重所以靈活性較差,為了增強拇指的靈活性只能通過不斷練習的方式才能實現??梢酝ㄟ^懸空練習的方法,讓拇指逐漸習慣上下按鍵的鋼琴動作,具體方法為:可以將手放在桌子邊緣,讓拇指處于懸空狀態,然后練習上下按鍵的動作,感受拇指單獨發力的狀態,而不是要借助于手掌的力量。
(三)指尖用力不均勻,導致音質生硬
在按鍵的過程中,指尖要盡量處于放松的狀態,不必進行持久發力,這樣的發力不僅不會表現出應有的力度,反而會讓鋼琴音質變得較為生硬,不夠柔和。
(四)無法把握正確的抬高手指時機
在高抬指的過程中,有時手腕需要抬到和手臂一樣的高度,這時主要是由于手指不夠放松造成的,改善高抬指帶來的手指緊張問題需要一定的放松訓練。具體措施為,首先要在手腕完全放松的情況下,將手指慢慢太高,此時應當盡量不要牽動手腕的移動,然后落下,在過程中感受手指的力道,在手指的靈活性有所增加之后,可以適當提高手指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訓練過程中,都要盡量保證手臂、手腕的完全放松,表面肌肉疲勞影響訓練的完成。
(五)抬高手指的過程中會帶動手指上翹
在彈奏中,手指會在完成高抬指之后下意識地太高,抬得太高就會影響手指的落下速度,影響接下來彈奏的敏捷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在需要高抬指的樂段中放慢練習,逐漸找到適合彈奏力度又不影響手指靈活性的高度。
(六)小指力度匱乏
小指本身力度較差,所以一些學生在練習時習慣于運用手掌的力量帶動小指發音,或者干脆讓小指“趴在”琴鍵上,進行小指訓練時,可以刻意地讓小指彈奏一些黑鍵,感受力度和張力。
(一)順指。最最基本的是一個手指頭正對著一個鍵盤。五個手指就對應do、re、mi、fa、so五個音。
(二)穿指,即1指從2指或3指或4指下面穿過,去彈奏更高的音的指法。穿指有一些規則。①只能用1指去穿,而且只能穿2,3,或4指,不能穿5指。②如果2、3、4指在白鍵上,那么1指在穿指后不可以落到黑鍵上。③穿指跨度不要太大,要盡量避免穿4度以上的距離。
(三)跨指,即2指或3指或4指從1指上面越過,去彈奏更低的音的指法。跨指也有一些規則。①只能去跨用1指,禁止4指跨5指,只能用2,3,或4指跨1指,不能用5指跨1指。②如果1指在黑鍵上,那么2、3、4指在跨指后不可以落到白鍵上。③跨指跨度不要太大,要盡量避免跨4度以上的距離。
(四)括指,即把手指橫向張開,要觸鍵的兩個手指與它們之間的手指數的總和小于要觸的兩個鍵盤的音程數的指法。
(五)縮指,是指把手指橫向緊縮,要觸鍵的兩個手指與它們之間的手指數的總和大于要觸的兩個鍵盤的音程數的指法。
教無定法,人人可教。在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如果學生和老師都能遵循鋼琴教學的客觀規律,循序漸進,學生勤加練習,掌握這門技能也不是難事,必定會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