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正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文化藝術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鋼琴行業具有極好的未來發展前景,但西北民族大學中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是卻發生的許多抉擇性的問題,如今西北民族大學越來越遠重視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職業知道規劃,學生在校期間是學生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形成的關鍵時期。臨近畢業期的學生就業壓力很大,他們敢闖敢拼,卻沒有堅定的立場,他們學習能力強,創新水平高,卻對未來充滿迷茫,因此,良好的就業引導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筆者通過本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流向數據分析研究,發現了有許多音樂學專業畢業生轉行去做社會鋼琴培訓教師的的現象,學校在就業指導培訓中,為了提升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專業和當今社會對該專業的人才需求契合度,教師應從學生在校期間就抓好音樂學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轉變音樂學專業的就業觀念對于提高本校的整體教育水平和就業率具有深遠意義,有利于為未來鋼琴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緩解了音樂學專業的就業矛盾與壓力,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教育事業的科學進步。
就音樂學專業的就業指導教育來說,指導老師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教育引導的根本目標。教師在就業指導活動中應及時和音樂學專業的學生進行互動溝通,擴展性的理解鋼琴的學科內涵,了解鋼琴專業的就業現狀和行業規范,分析學生的個性行為模式,充分的觀察和了解學生對未來職業的心理需求,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西北民族大學就業指導活動的教育有效性。
鋼琴專業就業指導測評體系的科學流程體現了現代職業測評系統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可以探究性的發現音樂學專業學生的內心職業需求和外在特征表現,看其是否符合鋼琴職業發展要求。眾所周知,我們對事物的了解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就業指導實踐也應該是層層深入的,職業選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業指導老師應該引入實際教學案例,讓音樂學專業的學生理解合理的轉變就業觀念可以帶來的巨大滿足和成就感,促進其個人在未來發展中造就社會價值,實現人生目標,因此就藝術學科的未來就業選擇來說,就業指導教育應放在戰略性的關鍵地位。讓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了解鋼琴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自身個性需求,才是學校就業指導教育的主要目的,這不僅彰顯西北民族大學以人為本的辦學宗旨與教育理念,也鍛煉了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在就業指導教育中,學生們應該進行積極的發言,通過表現自己的想法,彰顯學生們的獨特個性。指導老師通過對學生職業心理測試和科學分析比較,幫助學生找到一條適合其今后發展的人生道路和職業發展規劃。
鋼琴專業就業指導課程活動的開展,應該以小組或組織的形式有效展開,這樣可以使學生形成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同學間通過當前行業資源的共享,信息的交換,不僅加深了彼此的同學友誼,活躍了指導課堂的氛圍,還使就業指導活動和信息共享科學地聯系起來。學校有組織地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個閱歷,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讓學生獲得對未來職業生涯寬闊的視野和廣博的見識,指導老師應該引導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形成職業平等觀。學生應以對鋼琴的興趣愛好作為選擇職業的基礎,通過綜合的考量,豐富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素養,選擇特定的專業方向,并腳踏實地,科學的制定一份詳細的職業規劃,并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不斷的充實自身,以早日實現既定的職業目標。指導老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發展可能性,通過科學的評定分析方法,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正確認識行業現狀和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主動地去探索未來職業方向,去學習與認知鋼琴行業這一未來的神秘世界。
[參考文獻]
[1]湯蓓華.中美鋼琴教育之比較[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12.
[2]孫壯,胡穎,曹紅艷.高師音樂學音樂學專業學生培養模式研究[J].大眾文藝,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