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雪 沈陽音樂學院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逐漸認識到舞蹈藝術的重要性,人們不再單純地將舞蹈作為一種娛樂活動,而是逐漸把其當成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行為活動,并且也越來越重視舞蹈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現代舞因此逐漸走進大學校園,利用各項元素對人類的生命信息和社會精神進行表達,從而使人們在心靈上產生共鳴。
現代舞是一種與古典芭蕾舞相對應的舞蹈流派,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流行性。近幾年來,我國舞蹈行業迅速發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現代舞舞蹈教育事業也隨之得到了發展和普及,成為我國舞蹈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師生開始關注現代舞,并逐漸加入現代舞的學習當中來。在各高校的教育事業中,現代舞教育事業有利于全面培養大學生素質與能力,符合當下教育事業中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目標,其在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促進大學生成為高素質以及被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討了現代舞教育模式及教學方法創新的有效策略,從而為相關從事現代舞教育事業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現代舞教學質量的提高。
由于大學生本身具有很強的個性和原創性等特征,現代舞的教學有助于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現代舞的訓練需要學生全身心、全方位的配合。在開展現代舞教學時,舞蹈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新引導作用,改變傳統舞蹈的開始、中間以及結束時間的安排,突破傳統的現代舞表現方式,進而形成一種有自身獨特特點的現代舞舞蹈編排。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想象力,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打破傳統現代舞的審美觀念,現代舞沒有標準化、規范化的表現形式,其舞蹈動作不拘一格,因此,應樹立包容的理念,促進大學生個性化的養成。舞蹈創作靈感都是來源于大自然。因此,發展現代舞教學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哲學素養,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
現階段,我國對現代舞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各大高校在現代舞教學中應轉變現代舞動教學理念,不能將現代舞全盤西化,單純地追隨西方舞蹈步伐,而應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舞教學模式當中,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舞舞蹈文化。
現代舞具有時代性和流行性的特征,這就要求現代舞教學教師向知識型和智能型方向發展。各高校的舞蹈老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采取生動活潑的舞蹈教學方式,利用人們在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將舞蹈模式與國際舞蹈知識相結合,從而促進現代舞教學的創作。現代舞是通過人的肢體語言與情感來表達舞蹈主題的,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對現代舞的了解,不斷強化基本功訓練,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此外,現代舞不只是一種舞種,更是藝術與文化的傳承,因此,教師在現代舞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自身文化素養的形成,通過交流學習和參加講座不斷強化自身的人文素養和哲學素養建設,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現代舞教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兩部分課程,理論知識包括現代舞的起源、特點以及專業術語等;實踐部分主要包括現代舞的基本步伐和身體動作。通過對這些專業課程的學習,逐漸提高大學生對現代舞的了解。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各大高校可設置選修課,從而擴大現代舞的教學范圍,為對現代舞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場地,從而全面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向復合型人才發展。
在現代舞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真實的環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舞蹈表演欲望,增強學生的表演信心,通過對生活的體驗創新舞蹈創作思路,從而保持學生對現代舞的熱情。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學習先進的現代舞教學技術,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現代舞舞蹈課程的學習,促進我國現代舞教育事業發展進步。
現代舞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點,與其他舞蹈教學模式不同,沒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更多是以教學目的為主,主要對學生的思想與認識以及審美觀念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發展現代舞教育過程中,舞蹈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中國舞蹈文化與西方舞蹈教學觀念緊密融合在一起,從而不斷促進我國高校現代舞蹈教育事業從技能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推動我國現代舞蹈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