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奐
最近,被視為“新聯合國軍”的美加20國在溫哥華召開朝核問題大會,大會揚言強化海上封鎖,并要求朝鮮首先棄核。其實,早在1950年,美國拉攏十多個國家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把小國壯丁拉到朝鮮戰場充當炮灰。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敦促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局勢。次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守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27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逼迫下發布83號決議,建議聯合國成員國向韓國提供援助,“以擊退武裝攻擊以及恢復該地區國際和平與安全”。美國迅速行動起來,28日,美國提出成立統一的“聯合國軍”,由美國指派一名司令統一指揮各國軍隊,同時在朝鮮戰場使用聯合國的藍色旗幟。
在美國的不斷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84號決議,建議聯合國成員國向韓國提供軍隊和其他援助,組建由美國指揮的“聯合國軍”。由于當時很多國家在經濟上嚴重依賴美國并且屈從于美國的軍事霸權,它們只得派部隊參加“聯合國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早響應美國的號召,分別派出護衛艦和空軍。8月29日,英聯邦第27步兵旅抵達釜山加入“聯合國軍”地面部隊。接著,其他多個國家的部隊也相繼抵達朝鮮戰場:比利時軍隊、加拿大軍隊、哥倫比亞軍隊、埃塞俄比亞軍隊、法國軍隊、希臘軍隊、盧森堡軍隊、荷蘭軍隊、新西蘭軍隊、菲律賓軍隊、南非軍隊、泰國軍隊和土耳其軍隊。丹麥、印度、挪威和瑞典提供醫療單位,伊朗提供醫療援助。意大利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國,但它提供了一家醫院。到1950年9月1日,“聯合國軍”已具有一定規模,不過,除了美軍和英軍之外,其他捧場國家的部隊戰斗力堪憂。
泰國陸軍第21團是泰軍中的精銳混成部隊,全團美式裝備加美式訓練,泰國派出該團一個步兵營前往朝鮮戰場作戰。1950年10月中旬,美軍第33師從190.8高地后撤休整,由泰軍一個加強連接防。結果志愿軍僅用25分鐘就將其殲滅了。加拿大在組建赴朝軍隊時,報名的人很多,其中有瘸子也有老人。澳大利亞在朝鮮戰爭中堅定站在美國一邊,澳政府不管朝鮮事務是否跟自己有干系就興沖沖地派出陸海空三軍精銳加入“聯合國軍”。《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軍抗美援朝戰史》中記載過多次殲滅澳軍的戰史。根據戰后澳方統計,僅有2個營兵力的澳軍參戰部隊在朝鮮戰場傷亡超過1500人。
1950年8月,菲律賓遠征軍抵達朝鮮半島,菲軍的戰斗力并不被看好,美軍分配給菲軍的主要任務是守備補給線和肅清殘敵之類。新西蘭在朝鮮戰爭中沒有出動短兵相接的步兵,只派炮兵16團和2艘護衛艦參加“聯合國軍”,但也有23人在炮火中喪生。希臘軍隊在朝鮮戰爭中從來不敢單獨同志愿軍交戰,但在兩次戰斗中,美軍跑得比兔子還快,導致希軍傷亡慘重。法國在朝鮮戰場上有個“聯合國軍法國營”,該營在橫城反擊戰役、砥平里戰斗和文登里戰斗中三次同志愿軍交手,均被志愿軍擊敗。哥倫比亞派出一個營和一艘護衛艦到朝鮮戰場湊熱鬧,遭受志愿軍沉重打擊。比利時派一個步兵營入朝,在戰爭中,比軍步兵營要不是不斷補充新兵,幾乎就不存在了。南非聯邦派出空軍第二大隊25架飛機、157人參加“聯合國軍”,34名飛行員命喪藍天。荷蘭出動1個步兵營和1艘驅逐艦參加朝鮮戰爭,在漢江地區防御戰和上甘嶺戰役中,荷軍被擊斃120人。袖珍小國盧森堡派出一個排44人參加“聯合國軍”,盧軍傷亡雖僅15人,但它的傷亡比例最大,占出兵總人數34%。
事實上,這支“聯合國軍”有名無實,聯合國在當時無法對這支打著聯合國旗號的部隊進行任何控制,其指揮權完全由美國操縱。多年來,聯合國要求解散至今仍存在于朝鮮半島的“聯合國軍司令部”,但卻遭到美國的抵制和拖延。▲
環球時報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