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杜慶鈞++++++林奕++++++邱耿韜++++++歐陽毅++++++黃明光
[摘要]目的 探討膝關節鏡下關節腔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的近期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手術治療的 50 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關節腔清理術。術后隨訪,采用Lysholm 評分系統評價治療效果。結果 術后1、3、6 個月和1年隨訪時膝關節優良率以及Lysholm評分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膝關節鏡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近期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膝關節鏡;骨性關節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2(c)-005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knee arthr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KOA).Methods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50 KOA patients undergone surgeri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performed with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Lysholm score system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during follow up visits after surgery.Results After 1,3,6 months and 1 year follow-up visi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knee joint and Lysholm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with significi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Knee arthroscopy can obtain a remarkable short-term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Knee arthroscopy;Knee osteoarthritis;Curative effect
隨著人口老齡化數量的增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已經成為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骨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反復腫痛、彈響,甚至發生畸形改變。X線可見明顯的軟骨退行性改變以及骨贅增生,甚至伴有骨質鈣化[1]。目前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主要分為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本研究通過對我院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關節鏡下清理術,觀察術后的近期療效,為更好地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提供臨床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X線檢查,未伴有明顯的韌帶損傷以及半月板損傷,未發現嚴重關節間隙狹窄以及多發的骨贅;所有患者均在高年資主治醫師指導下,行膝關節腔清理術。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齡43~60歲,平均(55.6±5.3)歲。該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研究者均知情同意。
1.2 手術方法
患者采取仰臥位,所有患者均接受關節鏡檢查,建立標準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入路,依次觀察髕上囊-內、外側間溝-髁間窩-內、外側半月板形態是否發生異常,是否存在游離體、軟骨損傷,應用關節鏡刨刀、藍鉗等清理異常的滑膜,修整損傷的軟骨面,清除游離體,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術后予以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2.0 ml+利多卡因針2.0 ml+醋酸潑尼松龍針2.0 ml。
1.3術后處理及隨訪
術后72 h予以患肢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持續冷療+肢體氣壓治療;術后第1天可在拐杖輔助下,患肢部分負重行走,2周后完全負重行走;術后6 h指導患者行患肢直腿抬高訓練+踝泵訓練,每組30次,20~30組/d[2]。
1.4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術后隨訪1年,觀察患者術前及隨訪時的Lysholm評分,記錄膝關節功能情況。膝關節綜合評分表分為優、良、可、差4個等級。優:膝關節疼痛消失、腫脹消退、功能恢復正常;良:膝關節偶有疼痛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可:膝關節功能較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中偶有不適,不影響生活;差:膝關節疼痛較前無緩解甚至加重。優良率=(優 +良)例數/總例數×100%[3]。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治療1、3、6個月和1年隨訪優良率的比較
術后1、3、6 個月和1年隨訪時膝關節優良率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患者術前、術后Lysholm評分的比較
術后1、3、6 個月和1年隨訪時Lysholm評分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越來越引起中老年人群的重視,臨床上常表現為膝關節反復腫脹疼痛、彈響以及活動受限,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4-7]。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膝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激發引起骨質的增生、軟骨下骨的暴露,軟骨下骨的暴露又會引起炎癥介質反應,刺激周圍的滑膜,導致滑膜增生、肥大,繼發慢性滑膜炎,進而加重關節軟骨的損傷,引起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6]。endprint
目前關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手段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一般分為運動療法、口服藥物(非甾體類鎮痛藥及氨基葡萄糖類)以及關節腔內注射藥物3種治療方式[8]。保守治療的效果與患者的個體差異存在顯著聯系,其治療周期長、治療效果不明顯、容易復發,從而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及心理負擔[9]。對于保守治療無效或者效果欠佳的患者,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治療,目的是減輕患者關節疼痛、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手術治療主要分為膝關節清理術以及人工關節置換術。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方法,然而,人工關節置換術存在著對膝關節解剖結構的影響較大,費用昂貴,使用壽命有限(15~20年)以及翻修風險高、效果差的缺點,在臨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0]。1974年,學者O.connor首次提出應用關節鏡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手術理念[11]。在我國,隨著運動醫學的廣泛發展,膝關節鏡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例數也在逐漸增加,獲得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并且在2008年初步形成了膝關節鏡下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指南[12]。然而,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骨性關節炎的時機仍存在著爭議。美國矯形外科醫師協會認為膝關節鏡下清理術對任何時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均不建議[13],但Steadman等[14]認為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某種程度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能夠取得滿意效果。本研究選取了43~60歲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提示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效果肯定,也提示“年齡”也許是影響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骨性關節炎的重要因素。
在我國,膝關節鏡下清理術作為一種微創手術,已經成為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其能夠對膝關節腔的病變以及炎癥介質進行有效地清除,改善關節的內環境,對軟骨損傷及半月板損傷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促進膝關節腫脹消退,緩解疼痛,增加膝關節活動度。本研究采用膝關節鏡下清理術對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與術前比較,術后3、6個月及1年患者的膝關節評分得到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然而,無論何種治療方式,均具有其優越性和局限性,只有嚴格把握膝關節鏡治療骨性關節炎的適應證,熟知膝關節鏡的禁忌證,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臨床療效。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骨性關節炎這一手術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是根據患者需求、癥狀、體征及關節腔病變程度來決定的,膝關節鏡的首要目的是清除關節腔炎癥介質,改善膝關節內環境,消除關節疼痛、減輕關節腫脹,從而改善膝關節功能,延遲關節退化變形[15-16]。
綜上所述,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膝骨關節炎,可以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減輕疼痛,具有創傷小、費用低、恢復快等優勢,能夠有效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姑息治療方法。嚴格掌握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手術適應證,對于Ⅲ級以下的膝骨性關節炎多能取得滿意療效,特別適用于廣大拒絕關節置換的中老年早、中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是值得推薦的治療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王海燕,楊劍英,付海英.中藥離子導入個體化護理方案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7, 14(22):173-176.
[2]宋洋,杜慶鈞,黃明光,等.關節鏡下雙束及單束單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韌帶的療效比較[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3, 13(2):109-112.
[3]Tegner Yelverton.The reliability,validity and responsiveness of the Lysholm score and Tegner ac[J].Am J Sports Med.2016, 37(5):890-897.
[4]Steinhaus ME.,Christ AB,Cross MB.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Support for a Foregone Conclusion?[J].HSS J.2017,13(2):207-210.
[5]Simon TC,Jeffries MA.The Epigenomic Landscape in Osteoarthritis[J].Curr Rheumatol Rep.2017,19(6):30.
[6]吳金玉,桂文,顧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保守治療護理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3,(8):139-140.
[7]陳伶,曾勇,蔣華,等.鹽酸氨基葡萄糖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7, 29(8):1101-1105.
[8]范文哲,雷仲民.鈹針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對照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6):203-205.
[9]Xu Q,Chen B,Wang Y,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Manual Therapy for Relieving Pain,Stiffness,and Dysfunction in Knee Osteoarthr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ain Physician.2017,20(4):229-243.
[10]Khan M,Osman K,Green G,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failure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voiding your next revision[J].Bone & Joint Journal.2016,98-B(1 Suppl A):105.
[11]郭洲,朱寧,王華.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0例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3):234-236.
[12]王冠羽,張金山,張宏,等.關節腔臭氧沖洗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3,19(7):432-434.
[13]Raaijmaakers M,Vanlauwe J,Vandenneucker H,et al.Arthroscopy of the knee in elderly patients:cartilage les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hort term outcome.A retrospective follow-up of 183 patients[J].Acta Orthop Belg,2010,76(1):79-85.
[14]Steadman JR,Briggs KK,Matheny LM,et al.Ten-year survivorship after knee arth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Kellgren-Lawrence grade 3 and grade 4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Arthroscopy,2013,29(2):220-225.
[15]林樺楠,陳海鵬.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鏡術后注射玻璃酸鈉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3):8-9.
[16]王秀超,閆磊,劉銀磊.關節鏡下不同程度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5):2330-23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