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剛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基礎灌漿施工技術作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礎性技術,在建設水利工程地基的過程中有著決定性作用。本文通過筆者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對如何進行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望能夠助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長遠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灌漿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V55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089-01
1 基礎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建設,其建設質量的好壞將會影響大面積地區的民生建設質量。若水利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將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與社會影響。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水利工程建設方面已經有著巨大的科技突破。但是,部分施工單位在建設水利工程時仍然面臨著一些技術問題。而地基問題,便是現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
針對地基問題,大部分的水利施工單位會采用具有良好適應性的基礎灌漿技術作為主要施工方式。通過基礎灌漿技術,水利施工單位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滲能力,從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更好地發揮水利工程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堅定的基礎。
2 基礎灌漿技術在巖溶地區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現階段,我國尚未有專門針對巖溶地區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技術。因此,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單位在巖溶地區進行水利工程建設作業時,往往是根據專業施工人員的工作經驗對施工地段進行處理。目前,施工單位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對巖溶地區進行建設施工:(1)若巖溶地區缺少填充物,則施工單位對該地區進行灌漿便可有效處理。(2)若巖溶地區中有填充物存在,則施工單位需要對巖溶地區地基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索,并根據巖溶的深度與大小進行相應的施工方式調整[1]。
2.1 高壓灌漿法在巖溶地區的應用
由于巖溶地區具有穩定性不足與易滲水的特點,沖洗式的高壓灌漿法無法適用于巖溶地區的地質結構,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巖溶地區水利工程建設時,應當采用高壓灌漿法進行提升密實度為目的的灌漿。通過高壓水泥灌漿法,能夠顯著提升巖溶地區地基的密實度,確保能夠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質量條件的地基。高壓灌漿法主要是通過高壓將水泥注入土質層中,推進水泥在土壤中的滲入程度,從而使水泥在土壤中結成穩定的水泥網,由此提升地質穩定度。
2.2 高壓旋噴灌漿技術的應用
通過機械鉆探技術與高壓灌漿法進行有機結合后,便開發出高壓旋噴灌漿技術。高壓旋噴技術主要是通過機械鉆探技術將帶有高壓噴嘴的水泥噴射鉆頭鉆入土層,當鉆頭進入土壤后,便可利用高壓泵將水泥灌注入土層中。其優勢是能夠在鉆頭進入土層后,利用鉆頭將破損的土層進行充分的攪拌。當鉆頭上提時,灌入的水泥便能夠在土層內形成一個穩定的柱體。通過形成穩定的柱體,能夠有效提升地基的穩定性。
2.3 淺巖溶層的基礎灌漿處理方式
若施工單位建設水利工程地段巖溶層較淺,施工單位只需對淺層巖溶地區進行沙土挖掘處理。并在沙土挖掘工作完成后及時對該巖溶地區進行水泥回灌處理,便能夠有效地加強該地段的地基穩定性。
2.4 深巖溶層的基礎灌漿處理方式
施工單位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前,應當對施工地區進行科學深入的分析。若發現巖溶層深度大于五十米時,便應當及時對巖溶層附件地區進行灌漿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深層巖溶地區,施工單位應當避免使用高壓旋噴灌漿技術,而應當采用普通灌漿法對其周邊地區進行處理。通過灌漿處理,能夠將水泥輸送至土層中。當水泥進入深層巖溶地區時,其產生壓力會迫使水泥與周圍的土質相互結合。并且由于排擠壓力較大,其形成的地基也較為穩定。
3 基礎灌溉技術在吸漿較大的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3.1 多次灌漿法在水利工程灌漿中的應用
對于吸漿量較大的水利工程,施工單位可采取多次灌漿法對其灌漿。在進行巖縫灌漿時,應當合理劃分灌漿時間,每次灌漿工作結束后需有一段緩沖期,必須等緩沖期過后才能繼續灌漿。而施工單位應當對各次灌漿的時間間隔進行準確測量,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劃分。一般來講,大多數水利工程在進行多次灌漿法時,可將灌漿間隔時間定位八小時,只有保證灌漿間隔時間穩定,才能夠有效發揮多次灌漿法的作用。
3.2 降壓處理法在水利工程灌漿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吸漿量大的原因之一便是灌漿壓力過大,導致砂漿流動速度過快。施工單位可通過減低灌漿壓力,減緩砂漿流動速度的方式減少輸漿數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當通過減低砂漿壓力,使砂漿保持穩定的自流狀態。在砂漿進行自流的過程中,砂漿能夠自行凝結。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單位應當對砂漿壓力進行實時把控,確保砂漿一直處于自流狀態,防止砂漿斷流并凝固[2]。
3.3 限流法在水利工程灌漿中的應用
施工單位可通過限制砂漿流量的方式,減少單位時間內灌注入巖縫中的砂漿數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施工建設單位可將砂漿流速控制在每分鐘十至十五升之間。通過限流法,能夠有效降低砂漿的流動速度,從而顯著提升砂漿的沉淀時間,并加快砂漿的凝結速度。
4 基礎灌漿技術在嚴重漏水的情況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便是發生滲水漏水現象,通過對我國多處水利工程滲水漏水現象的研究發現,大部分滲水現象發生是由于水利工程選址誤差導致的。一些水利工程將建設地點設立與可溶性巖石地區,是導致水利工程發生滲水漏水現象的主要原因[3]。
4.1 模袋灌漿法在嚴重漏水工程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單位可使用模袋灌漿法對易發生滲水漏水現象的水利工程進行灌漿處理。模袋灌漿法的主要原理是使用由聚丙烯或尼龍構成的模袋將水泥砂漿進行填裝,這些模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進行模袋灌漿法的具體應用時,將裝有水泥砂漿的模袋填入水利工程中,通過模袋之間的相互擠壓,能夠將模袋內的水分排出。當水分排出時,模袋內只剩下沙土及水泥,從而有效降低水泥砂漿的含漿量,從而達到加快砂漿凝結速度的施工目的。
4.2 填充級配料在處理滲水漏水中的應用
施工單位可通過對滲水漏水的水利工程進行配料填充的方式進行漏水現象的處理。施工單位可使用礫石、粗砂或水泥對水利工程建筑進行填充。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單位若選取礫石進行填充時,應當嚴格把控礫石的大小,確保礫石大小能夠有效地進行填充。若進行礫石填充后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施工單位應當使用粘稠度更高的水泥作為主要填充物,對水利工程進行填充。此時,施工單位可對填充料進行相應的配比,使用礫石、礫石沙土混合物對水利工程進行填充,通過礫石和礫石沙土混合物,能夠在水利工程中形成一道反過濾層。且施工單位應當對施工填充物進行有效配比,確保所使用的填充物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水利工程漏水現象。
5 結語
各類灌漿技術都有其相應的適用范圍,施工建設單位應當對各類灌漿技術的優點及缺點進行總結和探討,并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灌漿技術的篩選與使用。在巖溶地區的灌漿處理時,應當對成功的歷史實例進行總結與應用。在吸漿量大的地區,施工單位應當減少砂漿擴散導致的施工成本增加。在面對漏水現象嚴重的水利工程時,應當著重把握漏水現象的成因,并選取針對性的措施。通過提升基礎灌漿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久才.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J].民營科技,2014,(2):208.
[2]張新亮,王興坡,張健.關于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應用的探討[J].商品混凝土,2013,(6):187-188.
[3]鄧兆安.探討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6):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