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摘 要:由于受地質條件及裝備水平的限制,在部分煤礦掘進過程中仍采用炮掘作業。在煤礦炮掘作業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拒爆、殘爆現象,這在降低爆破效率的同時,還增加了爆破材料的消耗。同時,處理拒爆、殘爆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本文主要對煤礦炮掘作業中拒爆、殘爆的發生原因、預防發生的有效對策、處理措施三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煤礦炮掘作業;拒爆、殘爆;發生原因;預防對策;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D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169-01
1 煤礦炮掘作業中拒爆、殘爆的發生原因
1.1 爆炸材料問題
當前煤礦炮掘作業中所使用的爆炸材料主要包括煤礦許用型炸藥和電雷管。其中在炸藥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為:一是使用了硬化、受潮的變質炸藥。由于降低了炸藥的爆轟穩定性和起爆感度,極易產生殘爆。二是受施工現場條件限制,掘進工作面炮眼之間的間距過小,再加上起爆雷管的延時差選用偏大,這樣先爆的炮眼產生的高壓氣體和圍巖就會對未爆炮眼內的藥卷形成擠壓,造成炸藥受擠壓變形,導致炸藥密度增大,爆速降低,產生殘爆甚至拒爆。三是在有水或比較潮濕的作業條件下使用量非抗水性炸藥,或者是在使用抗水性炸藥的時候防水套漏水或沒有使用防水套,造成炸藥失效,產生殘爆甚至拒爆。四是在藥卷之間存在巖粉、煤粉等材料,特別是下山掘進時,炮眼孔內的淤泥沒有清理干凈,淤泥完全覆蓋包裹底部藥卷,造成藥卷間傳爆不良,產生殘爆[1]。在電雷管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為:一是雷管質量不合格、橋絲假焊等瑕疵,或在裝卸、運輸過程中受到顛簸使雷管橋絲或腳線脫落或折斷,造成拒爆。二是由于使用或儲存不當導致引爆藥頭發生變質、受潮、橋絲生銹,降低了雷管的敏感度。三是雷管起爆能力不足,產生殘爆。四是混用了不同材質、規格以及廠家的雷管,導致電阻值之間出現較大差異,形成拒爆、殘爆[2]。
1.2 操作工藝問題
一是在爆破網絡中放炮母線與聯結線、聯結線與腳線、腳線與腳線間的接線虛連,導致接頭電阻增加,進而對接頭導通產生不良影響,造成起爆雷管發火沖能過小,起爆難度大而產生殘爆甚至拒爆。二是在裝藥和裝填炮泥的時候,由于沒有按照規定操作導致炮棍在送藥的時候用力過猛,炸藥被壓實,進而降低其敏感度,產生殘爆甚至拒爆。三是在網絡中破損處或裸露接頭位置與外界潮濕物體、導體接觸,出現漏電現象,產生拒爆。四是雷管腳線絕緣皮被搗壞或雷管腳線被搗斷,出現漏電、斷路等現象,另外雷管腳線裸露接頭發生接觸出現短路,都會導致雷管不爆產生拒爆。五是由于操作不當造成雷管位置不合理、不規范,造成炸藥不爆[3]。六是爆破網絡設計不科學、不合理,發爆器起爆能力顯著小于連接的雷管數目。七是網路接線漏聯,造成斷路,產生拒爆。
1.3 發爆電源問題
一是發爆器內電池電壓不足、充電時間過短,未達到規定的電壓值便放電起爆,這樣流通網路電雷管的脈沖電流值可能沒有完全達到雷管的準爆電流,造成網路中的雷管全部或部分拒爆。二是發爆器自身的輸出功率不足、起爆能力不夠。
2 在煤礦炮掘作業中預防拒爆、殘爆發生的有效對策
2.1 保持放炮器材性能良好
在爆破之前,需要對放炮母線和發爆器進行全面維護、檢查,如果在檢查中發現不合格,要及時排除故障或更換。在使用時,需要隨班領取,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摔打、碰撞。及時更換電池,其中在檢查殘余電流的時候,禁止使用接線柱短路打火花的方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發爆器的起爆能力一定要適當超出一次起爆的雷管數[4]。
2.2 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范
煤礦企業需要根據實際的炮掘作業情況,建立健全炸藥檢查驗收制度、雷管測試制度、爆炸材料儲存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規范,不發放、不使用不合格的雷管和變質炸藥材料,不混淆使用不同規格、不同廠家的雷管,禁止用瞬發雷管代替1段毫秒雷管。
2.3 按照要求規范聯線、裝藥
爆破工在裝藥的過程中,需要一只手將雷管腳線拉直,另一只手用木質炮棍輕輕的將藥卷送至炮眼位置,控制好力度以免搗破腳線絕緣層或搗斷腳線。同時炮眼位置的藥卷相互之間還需要接觸緊密,進而確保具有良好的傳爆性。在聯接腳線與腳線、腳線與母線、母線與發爆器的時候,爆破人員一定要先將自己的手清洗干凈,然后擦干,再將接線頭擰緊。在聯接網路接頭的時候不帶疙瘩、不留須,刮干凈腳線連接端的銹漬,懸空接頭。如果母線長度不夠的話, 還需要使用相同規格的母線接長,所使用的連結線規格需要與網路中雷管腳線規格一致。不得隨意改動聯線方式,并且在聯線完成后全面、細致檢查,防止出現漏聯、錯聯現象[5]。
2.4 加強現場爆破器材管理
需要將爆破器放置在無滴水、干燥的環境當中。如果不裝藥放炮的話,嚴禁打開、撕掉炸藥外皮包裝。
3 殘爆處理措施
在煤礦炮掘作業中出現拒爆、殘爆現象是十分常見的。出現拒爆、殘爆后,相關人員需要仔細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制定合理的解決處理方案,消除安全隱患。并且在處理中,需要遵循“當班處理完畢”的原則,否則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處理拒爆時,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處理拒爆時,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處理拒爆(殘爆)時,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針對由于聯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如果重新聯線后還是不能成功起爆的話,可以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當重新打眼、裝藥、放炮順利完成后,放炮人員需要對炸落的煤、矸進行詳細檢查,收集未爆的電雷管。在處理殘爆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嚴禁直接從拒爆炮眼中取出放置好的雷管或起爆藥卷;禁止繼續加深炮眼殘孔;嚴禁用壓風吹炮眼;嚴禁用打眼的方式掏出炸藥[6]。這主要是由于就炸藥和雷管本身來說,都屬于暫時相對穩定的化學物質,如果在外界作用下破壞了本身的穩定性,就會快速的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爆炸現象。炸藥和雷管對高溫、雜散電流、火花、摩擦、撞擊等因素都較為敏感,如果從炮眼中取出已經放置好的雷管或炸藥,就會在撞擊作用下導致雷管內壁出現摩擦起火,引發雷管爆炸,在放炮后及時收集炸落的矸石和煤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用打眼的方法掏藥或用壓風吹殘爆眼,炸藥會在摩擦、擠壓作用下溫度升高,進而引起自爆。因而在每一次放炮結束后,都需要在炮煙散盡后,在確保支架、頂板完好的條件下,檢查是否存在殘爆,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4 結語
總的來說,為了有效避免在煤礦炮掘作業中出現拒爆、殘爆現象,涉爆人員和單位都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生產、保管、使用。另一方面,導致拒爆、殘爆發生的因素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拒爆、殘爆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出現的話,作業人員就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處理,消除隱患,確保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參考文獻
[1]夏磊.煤礦井下爆破作業瞎炮事故及預防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6,(15):57.
[2]雷明海.試析煤礦采掘作業中瞎炮的產生原因及預防策略[J].科技與企業,2013,(03):147.
[3]石存彪.采掘作業中瞎炮的產生原因及預防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3,5(02):38+36.
[4]秦龍頭,許克鳴,呂學曉,呂小師.巖巷掘進中瞎炮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州煤炭,2012,(09):107-109.
[5]吳井雙,付強,于海里,王博,李云峰,呂守志.霍林河南露天煤礦爆破產生瞎炮的原因[J].露天采礦技術,2012,(01):45+47.
[6]許正軍.淺析煤礦爆破瞎炮產生的原因及處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1,(25):7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