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莎
摘 要:高職教育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將發展重心從注重規模、數量的外延擴張逐步轉向注重質量、管理的內涵建設。在全面推進改革的新時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進一步提升高職學院辦學活力的戰略選擇,也是高職學院加強內涵建設的內在要求。本文以長沙衛生職業學院為例,闡釋高職院校只有以文化自信為引領,才能強化師生的職業自信,為學院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關鍵詞:文化自信;職業自信;學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228-02
1 傳承衛院精神,強化職業認同感
1.1 愛崗敬業,堅定職業選擇
馬克思曾指出,能給人以尊嚴的“是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無論是衛院職工選擇的教師職業,還是衛院學生選擇的醫衛事業,都是光榮而崇高的職業選擇,都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廣闊舞臺,都需要我們以滿腔的職業熱情、勤懇的職業態度服務他人、奉獻社會。教育強則國家強,教師強則學院強,教育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教師是推動學院發展的關鍵因素。“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衛院的發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衛院人接力、發力、努力,廣大教職工要志存高遠,安心從教,忠誠職業選擇,不忘從教初心。全院學生要腳踏實地,虛心求學,堅定專業認同,投身醫衛事業。
1.2 砥礪奮進,弘揚衛院精神
作為一所醫藥衛生類高職學院,學院致力于培養健康服務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堅持服務“健康湖南”、“健康長沙”的辦學定位,明確了“崇德尚能、創新求真、服務健康、力爭一流”的辦學理念,探索出一條適應行業發展、社會需要、衛院院情的辦學之路。近年來,學院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始終堅守中華民族的“仁愛”內核,湖湘文化的“擔當”精神,醫衛職業的“精誠”操守,凝聚成“勤勉慎獨、仁愛精誠”的精神追求,展現出衛院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工匠精神、進取精神、擔當精神、開放精神和“護考”精神。這是六十年來心懷教育理想的衛院人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精神法寶,也是衛院實現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的價值遵循。
2 創造衛院業績,激發職業使命感
2.1 凝神聚力,打造護考品牌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選擇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醫學就是選擇了責任。近年來,衛院教師嚴謹治學、甘為人梯,衛院學生勤學好思、立志成才,衛院人用對教育的熱情、對專業的鐘情,凝聚成“不畏困難、勇于攀登,不畏艱辛、勇于進取”的護考精神,成為衛院文化中獨特的精神標識,進一步擴大了衛院的影響力,大大提升了衛院的滿意度、知名度和美譽度。自2009年以來,全院師生齊心協力、頑強拼搏、奮戰護考,效果顯著,成績斐然,在校學生連續七年參加全國護理執業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高達95%以上,居于全國領先水平,成為省內外兄弟院校爭相學習效仿的典型范本。
2.2 團結協作,收獲豐碩成果
在國家級、省市的各類比賽中,我院屢獲佳績,捷報頻傳。2016年學院在校學生榮獲全國護理技能競賽高職組二等獎、湖南省職業院校護理技能競賽高職組一等獎、長沙市第八屆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項目設計競賽第一名、學院專任教師榮獲湖南省“講話精神熱校園”微課作品創意大賽三等獎、長沙市“星城杯”教師教學競賽高校組說專業和ISAS項目特等獎。每一份榮譽都凝聚著衛院人的智慧和汗水,展示了衛院人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傳遞著催人奮進的精神能量。“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榮譽只代表過去,每一個衛院人都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憂患意識,要常思量工作崗位來之不易,常掂量肩負的責任之重,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盡其責,以實際行動為興院強院爭光添彩、再創佳績。
3 彰顯衛院特色,增強職業成就感
3.1 創新求真,凸出辦學特色
近年來,學院堅持特色辦學和錯位發展,積極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特色凸顯、成績喜人。護理專業榮獲國家首批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專業示范點建設單位;學院“健康照護專業群”立項為2016年湖南省高職院示范性特色專業群重點建設項目;學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立項為2016年湖南省高職院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重點建設項目;學院獲批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試題開發基地。2016年國際護理系成功推送11名學生赴日本求學就業,國際交流和開放辦學初現成效;臨床醫技系、藥學系積極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機制建設,學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同康泰健合作的校內工廠,年產值達到1200萬元,學院積極推動教研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在這種艱難跋涉中學院的校企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3.2 仁愛精誠,彰顯文化特質
在重視專業建設的同時,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把醫學道德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涵,提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厚植以“仁愛”為核心的醫衛精神。醫衛精神是醫學教育的價值引領,醫學人文精神是醫衛精神的核心靈魂,仁愛精神是醫學人文精神的具體彰顯。“醫乃仁術”、“醫者仁心”,醫者對生命的關切、珍惜與愛護之情自古以來就是對醫務工作者提出的職業道德要求。在傳道、授業和解惑的過程中,大力弘揚醫衛精神,推崇仁愛品質,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精華滋養學生的精神世界,以中華傳統美德中的豐富智慧提振學生的精神力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學生的精神家園,讓醫學教育充滿生命情懷、傳遞人文關懷,在成就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道德品質的全面發展中感受“桃李滿天下”的職業價值,增強職業獲得感和成就感。
4 描繪衛院藍圖,提升職業幸福感
4.1 腳踏實地,明確發展方向
美好的藍圖催人奮進,衛院的未來令人憧憬。2018年8月,學院將整體搬遷至湖南湘江新區香山教育城,一所嶄新的三甲附屬醫院也將拔地而起,幾代衛院人夢寐以求的夙愿即將變為現實。“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全院師生要積極行動起來,克服職業倦怠,深化職業認同、明晰職業責任、定位職業方向,認真制定師生三年發展規劃,部門三年發展規劃,將個人人生價值的實現融入學院的轉型發展中來,廣大教師努力成為信仰堅定、情操高尚、愛崗敬業、學識深厚、仁愛精誠的好教師,全體學生爭取成為品德優良、基礎扎實、技能過硬、行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每一個衛院人都能在自身的職業發展、專業成長中收獲歸宿感和幸福感。
4.2 攻堅克難,搶抓時代機遇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在新的歷史機遇期,進一步深化產教深度融合機制,著力建設高水平專業(群),全面提升學院科研與服務社會的能力仍是全體衛院人的努力方向和核心任務。全院教職工要順應時代潮流,搶抓發展機遇,時刻牢記教育使命和社會責任,以職業信念為發展引擎,以對教育的感情、熱情和激情為動力,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文明當作人生事業奮斗的志向,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締造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定力,增強自信,把思想凝聚到學院的轉型發展上來,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更高的標準,為健康中國、健康湖南、健康長沙輸送更多健康服務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學院全面建成“雙一流”的高職學院做出積極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163-179.
[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