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浚琪
本文簡述新聞傳播中的新理念,通過探討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總結如何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強化。
社會經濟的發展,能讓新聞傳播事業進入到平穩發展的態勢中,所以在此期間對新聞傳媒教學就要提出新的要求,這是受到新聞傳播工作本質屬性影響的,也是適應社會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培養一批具有實踐操作能力、文化水平高、社會適應性好的有為新聞傳播人才,是當前新聞媒體傳播教學的首要目標。進行新聞媒體傳播教學的主要場地是高校,所以高校在人才培養時需要以就業為導向,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契合在一起,既能掌握基本知識也能具有基本技能,使學生走出校門以后能適應新媒體環境,最終實現高校和就業單位的人才對接。
促進實踐能力培養
隨著大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多,大學生個人能力培養問題,早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大學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著實踐能力不強的硬性問題,在進入社會后引起了很多不滿的聲音。新聞傳媒教學已經成為了高校當中的重要專業之一,如何使得新聞傳媒專業的大學生能夠具有更多、更加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實踐經驗,這已經成為了相關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工作一直作為高校學生培養工作當中的重點,在新聞傳媒專業當中也是如此。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僅包括其個人的業務能力,同時還包括其對周邊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交往和生活能力、表達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于大學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來說都非常的重要。
新聞傳媒行業自身便具有其他行業所不能比擬的先進性,其對第一手信息的掌握能力非常強。因此,新聞傳媒專業對于教育行業的發展來說,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使得當前的教育,在教育方式和模式上都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對社會各個行業的特殊要求能夠第一時間獲悉。相較于傳統教育模式,現代傳媒教育已經不僅是教師的言傳身教,其受教群體以及相關知識領域的寬廣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教育。權威媒體的公正性使得受教群體對教育的理念能夠得到更加正確和清晰的認識,其將教育的時代性進行了放大。同時,新聞傳媒教學也隨著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而變得更加開放。首先,新聞傳媒教學當中,會以最大的熱情將正確的理念進行最大限度的推廣。通過正確的理念宣傳以及思想熏陶,使得大學生能夠培養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限制便是場地和設備,而新聞傳媒則通過合理利用現代化技術改變了這一現狀,其有效地幫助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通過實際社會實踐,不斷地提高大學生自身能力。其次,這種讓學生走出校園的教學模式能夠起到擴大教育對象范圍的作用。通過這種模式,可以讓更多的社會群體了解到更多、更新的社會事實,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擴大教育對象的方式,得到更多的社會反饋信息。最后,新聞傳媒專業具有非常強的溝通能力,其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利用新聞媒介,使得學生與社會之間能夠獲得更多的直接對話的機會,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社會當中更多的實踐機會。
提高新聞傳媒教學實踐能力的途徑
根據需要調整教學。現代傳媒模式的使用,不是進行紙上談兵,要求參與的人員具有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要具有實踐能力。故此,高校應該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必要的情況可以硬性要求學生通過社會時間的方式參與社會活動,讓學生的知識層面和應變能力得到根本提升。大學生為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就要求高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學生先要將就業看成自己學習的導向,根據現有專業特點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強化。強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制定符合學生培養目標的課程。先要開設第二專業,增加部分對應的選修課程,另外讓學生的實踐活動時間增長,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時間。
選擇優秀教材。選擇優秀的教材是為理論教學提供更高起點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聞傳媒教學活動需要更多優秀的教學,這能為理論教學活動提供更高的起點,有助于改變現代教學工作。新聞傳播學教習活動選用的教材能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更正規的教學,尤其是部分具有國家規劃重點的教材,學生能通過理論知識的夯實,提升自身實踐能力,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相契合的要求。另外,新聞傳媒使用的視頻教材最好是經由實地采訪、編輯的,在國家權威機關認證以后,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以提升對應的技術含量,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
創建現代化的教學環境。開設新聞傳媒教學需要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輔助,所以學校就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以保障現代化教學設備能符合實踐教學活動的需求。所需設備如下:數碼攝像機、電腦、DVD機等相關設備。上述教學設備需要完全對學生開放,同時在使用對應的實驗器材和場地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開設部分開放性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進行活動、完成后分析優勢和不足,最終讓學生能獨立的進行新聞傳播,靈活的處理期間產生的各類問題。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服務能力。借助新聞傳媒的方式呼吁部分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全國組織的大型比賽中,讓學生通過比賽鍛煉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養。高校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情況下可以與媒體進行合作,尤其是在校企合作開發的情況下,讓學生由原有的被動接受者直接變成主動的活動參與者,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誘發學生身上的潛在素養,讓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得以強化,使學生通過與同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摸索團隊協作經驗,吸收他人的優秀意見,使學生具有創造的欲望,產生創新的動力。
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大力發展需要有更多的新聞傳播人才為支撐。所以新聞傳媒人應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確的價值理念、豐富的理論基礎等;同時也要在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做好對應的理論知識填充,這樣才能為國家新聞媒體建設培養出更多的儲備人才。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