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用來幫助不能按時上課的學生( Bergmann & Sams, 2012: 42-43) 。自2011 年起,翻轉課堂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我國各類高校實施教育信息化的熱點。
一、翻轉課堂起源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簡稱為“微課”,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的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關中客,2011:14) 。翻轉課堂是一種利用微型視頻和網絡技術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
國外關于翻轉課堂的探討和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定義、特征、理論基礎以及大量的教學實踐方面。Townsend 在教學實踐中設法讓學生在家里記筆記而在班級寫作業,在技術上給予他大力支持的Techsmith組織將這種形式命名為“翻轉課堂”。Bill Tucker 認為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是翻轉普通的教學方法:借助教師制作的視頻和互動類課程,以往在課堂中進行的教學可以課前在家中學習,課堂變成了解決問題,提出概念和參加合作學習。
筆者從中國知網上以“翻轉課堂”為關鍵詞,對相關文獻整理歸類后發現,國內學者關于微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微課的內涵、研究現狀、教學模式探究、設計與開發、應用研究、發展趨勢和評價研究等。如鐘小立(2015)針對目前二語教學的實際,試圖運用翻轉課堂理念來提升二語學習者在課堂內外的交際意愿以及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孫輝,2016)。
動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枯燥的語言學習會使英語學習者的動機出現波動甚至出現缺乏或者不足。Ushioda曾指出,在語言學習中面臨消極情感因素時,知道如何去限制動機損傷以及懂得采取自我激勵的措施的學習者將具有很大的優勢。
因此,翻轉課堂是否能夠真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能否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有待更多實證研究。為此,本項研究在研究者所教授的大學英語綜合課程中實施了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希望能夠回答以上幾個問題。
二、翻轉課堂實證研究設計與結果
1.研究設計。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加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對學生英語水平前測(學期初)與后測(學期末),訪談及問卷調查。研究人員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兩個2016級大一普通班作為實驗對象。其中一個班(59人)為實驗組,另外一個班(56人)為對照組。實驗班采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對照班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2016年9月對兩個班級學生進行英語水平測試,測試內容隨機選用2016年6月全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試卷。為時一學期的課程結束后,兩個受試班級需要參加2016年12月舉行的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同時兩個班學生需要完成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問卷調查。問卷根據Gardner的態度、動機測量表設計,問題采取了李克特式五級量表形式,學生回答問題時所選擇的尺度范圍從高分到低分賦值量化為5分至1分。
本項研究使用SPSS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考察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方面發生的變化。最后,對實驗班學生進行訪談。訪談目的在于進一步了解學生就不同教學模式對其英語學習動機的影響及其對所參與的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
2.結果與分析。
(1)英語四級成績分析。
表1是對實驗前和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英語四級成績的對比。結果顯示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英語成績無顯著差異(t=0.047,df=113,p>0.05 ),兩個班學生起點水平基本一致。而實驗后兩個班成績出現顯著差異(t=1.654,df=113,p<0.05).實驗班英語四級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MD=0.40795)。這表明翻轉課堂這種異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實驗班學生英語成績高于對照班,也就是說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班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之對照班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表2顯示實驗班英語四級成績前測和后測值出現了顯著差異(t=-2.403,df=58,p<0.05),前測值明顯低于后測值(MD=-0.46681);同時對照班成績前測與后測數據無明顯變化,雖然后測值有所提高(MD=-0.12826),但是前測和后測成績沒有出現顯著差異(t=-0.291,df=55,p>0.0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經過一個學期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后實驗班學生英語水平比之前有了大的提高。而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班英語成績則無明顯進步。
(2)英語學習興趣和動機變化。
表3中數據顯示實驗結束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習興趣出現顯著差異(t=1.976,df=113,p<0.05),前者明顯高于后者(MD=0.39262),但是兩者的學習動機沒有出現較大差異(t=0.177,df=113,p>0.05,MD=0.01558)。這一結果表明翻轉課堂在很大程度上的確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但是在改變或者增強其學習動機方面作用不是很明顯。
(3)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評價。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后,研究者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同時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是檢驗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態度、動機及自主性和學習效果是否有顯著變化。問卷由30道題目組成,前10道題主要調查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中86.4%(51/59人)的學習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持有積極肯定的態度,認為過去一學期的大學英語較之以前的英語課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活動參與度高,他們學會了如何通過課前預習活動和課堂協作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第11到20題主要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動機有什么變化。結果顯示,實驗班的學習者對英語學習逐漸產生濃厚興趣,大部分學習者對學好英語很有信心,學習態度更加積極,學習策略更趨于合理化,這反映了實驗班的學習者對英語學習有更強烈的內在學習動機。最后10道題考察的是學生對自己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滿意度。實驗班的學生者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提高,同時在最后參加的國家英語四級考試中取得了較好成績。
在實驗結束后,研究者從實驗班隨機選取了6名同學做了一個簡短的訪談,目的是了解他們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大部分學習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比較滿意,他們的大學英語學習成績比以前有所提高,學習主動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時英語知識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學生對本學期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持有肯定態度。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
三、討論與反思
1.通過以上研究,可得出以下結論:(1)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英語綜合成績。(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有限。
本項研究使我們能夠對對翻轉課堂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同時對大學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示。在今后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應進一步完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體系,彌補其中的不足,使其在以后的學習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把翻轉課堂和其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希望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動機,促進英語學習。
2.此外,本項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調查。比如除了新型的教學模式,還有哪些因素是可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學生的性別比例和地域是否也能對學習成績產生較大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否推廣至更大范圍,讓更多學生受益?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更加深入的考察。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更加全面的探索基于微課這種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Bergmann,J.& A.Sams.Flipping the Classroom[M].
[2]Bill Tucker.The Flipped Classroom[J].Education Next,2012(1):14-15.
[3]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Ushioda,E.Learner Autonomy 5:The role of motivation[J].Dublin: Authentic Language learning Resources Ltd.
[5]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
[6]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7]孫輝.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6, (1).
[8]文秋芳,王海嘯.學習者因素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的關系[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4).
[9]尹華東.對國內外翻轉課堂熱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6,Vol.27.No.1.
[10]鐘小立.翻轉課堂對二語學習者交際意愿影響的實證研究[J]. 當代外語研究,2015(4).
【作者簡介】王斌花,蘭州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本項目為蘭州交通大學一般教改項目“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影響的可行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10100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