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柱,胡必謙,陳曉東,路明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某發動機前端的發電機抖動較大,導致固定螺栓力矩衰減甚至松脫,初步分析發電機及發電機支架安裝結構,懷疑是發電機支架剛度偏弱,使得整體的1階模態頻率處于發動機最大超速轉速點火頻率范圍之內。所以針對發電機抖動問題進行支架的模態及有限元計算。
如下圖1所示,發電機由發電機上支架和發電機下支架固定。

圖1 發電機及固定支架
本FEA模型是由發電機支架、發電機調節支架、發電機、部分缸體、鏈輪室、鏈輪室蓋、襯套及聯接螺栓組成的裝配體,有限元網格由HyperMesh劃分,模態計算的網格類型選擇 C3D10,靜力計算的網格類型為 C3D10M。計算采用ABAQUS解算器。有限元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計算模型
通過分析得出,支架總成的 1階約束模態頻率值為110.90Hz,2階約束模態頻率值為314.47Hz。
該發動機的最大超速轉速為4500rpm,發動機的2階激勵最大,發動機轉速達到4500rpm時其2階頻率值為150Hz。根據模態頻率值評價標準,支架總成的 1階頻率應大于 1.3±0.1倍2階最大超速轉速點火頻率值,發動機1.3±0.1倍2階最大超速轉速點火頻率值為180Hz~210Hz。
因此,支架總成的1階頻率為110.90Hz,小于180Hz,故支架總成有引起共振的風險,不滿足避振設計要求。

圖3 1階模態應變能云圖

圖4 1階模態位移云圖

圖5 2階模態應變能云圖

圖6 2階模態位移云圖
圖3、4分別為支架總成在1階約束頻率值下的應變能與位移云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支架的1階振動為發電機的繞固定螺栓形成的軸線擺動。由于支架與擺動軸線夾角較小,使發電機一側幾乎懸空,且發電機重量較大,達到5.7kg,所以,可以認為,發電機缺少第三點支撐,變形較大,難以抑制發電機的擺動,從而導致支架總成的1階頻率值較低。
鑒于上述分析,在發電機支架螺栓安裝點與機油泵殼體間建立三根剛性梁,以使得發電機支架有三點支持(如圖 7所示),進行第二輪模態分析,驗證增加支撐結構是否可行。

圖7 優化模型
改進后的模型計算結果如圖8~10所示,從優化后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發電機固定支架增加剛性梁支撐后,強度明顯增加:1階模態頻率從110.90Hz,提高到192.73Hz,大于180Hz,符合標準。所以改進方案是可行的,即尋找第三支撐點,以便限制發電機的左右擺動。

圖8 修改后模型的模態頻率值

圖9 1階模態位移云圖

圖10 2階模態位移云圖
通過以上分析對比,可知發電機抖動是由于發電機支架的剛度偏弱,使得整體的1階模態頻率處于發動機最高超速轉速對應點火頻率范圍之內。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發電機及支架安裝系統與發動機產生共振,從而導致發電機異常抖動,固定螺栓發生扭矩衰減甚至松脫。
通過對發電機支架增加支撐點進行加強,可有效提高 1階模態頻率,解決發電機抖動問題,避免螺栓松脫。
[1] 劉展.ABAQUS6.6基礎教程與實例詳解[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8.
[2] 吳宗澤.高等機械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 周龍保.內燃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