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商業邏輯值得學習,尤其在新興市場,如何有彈性的適應當地環境、更有決心和影響力地去克服低成熟度市場帶來的挑戰。
隨著中國互聯網近期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中國和美國已經成為驅動全球互聯網發展的雙引擎,然而中美互聯網市場在很多方面又迥然不同。洞察中國互聯網的特色及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對互聯網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攜手阿里研究院(AliResearch)、百度發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發布最新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解讀中國互聯網特色》。報告首次將中國與美國的互聯網行業特征從市場、用戶、競爭格局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對比,系統梳理了中國互聯網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中國特色”并對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進行了剖析。
中國互聯網經濟整體呈現出三大顯著中國特色:
· 大而獨特:中國7.1億網民相當于印度和美國的總和,互聯網程度深,eGDP 高達6.9%,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在規模和數量上已與美國企業并肩世界前列。但中國互聯網市場結構與美國相比又差異顯著,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占比明顯較高,互聯網用戶更年輕、更草根、更移動以及更“喜新厭舊”。
·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增長速度全球第一,且仍然有較大增長潛力;中國互聯網新應用和服務的普及速度快,諸多新興應用在中國的滲透速度都遠遠超過了美國,比如移動支付規模已達美國的70倍。
·活躍多變:中國互聯網經濟活躍度高,波動也較大。服務和應用變化節奏快,互聯網行業風口現象更明顯,高峰期企業數量更多,企業平均壽命更短,相應地,也更加容易造就一夜成名。
報告作者之一、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李舒表示:“之所以中國互聯網在如此龐大的體量上還能夠取得快速發展,是三方面驅動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跳躍成長成為關鍵。第一個驅動因素是中國的整體經濟環境紅利,包括人口紅利、人才紅利、資本紅利以及基礎設施紅利;第二是互聯網行業自身的高透明度,使得后來者更容易追趕;第三是中國在進入互聯網時代時部分傳統行業成熟度較低,留下大量市場空白,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得以跳躍成長的機會。”
而為什么中國互聯網表現出異常活躍多變的特點?BCG聯合阿里、百度、滴滴三家領先互聯網企業,通過對40多位互聯網專家的問卷調查發現,截至目前,中國互聯網企業相對偏重應用驅動型創新,在圍繞技術與應用及商業模式的結合,滿足中國特色市場要求方面進行了數量眾多的獨特創新。與此同時,這也決定了中國互聯網企業較為獨特的行為特征,從而造就了中國互聯網活躍多變的特色。
洞察中國互聯網特色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為了幫助互聯網企業在活躍多變的中國互聯網領域取得成功。為此,BCG與阿里、百度、滴滴開展了廣泛的調研與分析,并總結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四大關鍵成功要素:本土化定制、快速響應市場、線上線下結合和構建生態。
本土化定制能力:由于不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中國用戶的需求和歐美有很大差異。中國擁有多層次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導致中國用戶需求的高度多元化。此外,中國互聯網側重應用驅動型創新的特點決定了其競爭環境是需要更善于挖掘中國特色需求,更講究針對中國特色需求的定制化。
快速市場響應能力:應用驅動型創新使得中國互聯網行業呈現競爭者眾多,節奏快且多變的特點,微創新、改良性創新往往成為競爭聚焦點。這些微創新和改良性創新更強調貼近需求變化、敏捷響應、短期見效。
線上線下結合能力:在部分領域,中國互聯網扮演的是推動傳統行業實現“跳躍成長”的角色,因此他們必然面臨傳統線下市場的成熟度不高,基礎配套不足等各種線下問題,往往需要互聯網公司自主參與線下運營。為快速打開局面,中國互聯網企業也通過大量的地面推廣來引導和培育市場。

圖1 中國人工智能競爭格局(代表公司舉例)
生態建設能力:“跳躍成長”的特點要求線上線下結合,自然也對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垂直領域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生態提出了高要求。中國互聯網整體競爭格局亦呈現較強的生態布局特點,對生態建設能力要求較高。
中國特色的互聯網也將隨著深層次驅動因素的變化而不斷演進。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表示:“新的發展模式會給中國互聯網帶來新快速發展的機會。在部分領域,前期跳躍成長所帶來的優勢將有助于中國互聯網企業在下一階段引領新的發展模式,比如中國互聯網企業關注線上和線下結合。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將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業務模式創新上的重要方向。”
而中國的互聯網也正在對國際社會的經濟局勢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對國際互聯網巨頭來說,中國互聯網帶來的未必是競爭,更有可能是合作機會。如2017年騰訊、微軟、eBay等在印度共同投資印度電商Flipkart。騰訊除財務投資外,也深度參與了社交及電商的戰略擬定。如滴滴成為包括UBER、Lyft、Grab、Ola、99、Taxify以及Careem在內的全球七大移動出行領袖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商業邏輯也值得學習——尤其在新興市場,如何有彈性的適應當地環境、更有決心和影響力地去克服低成熟度市場帶來的挑戰。比如,如何與當地品牌、生態體系合作,如何經營線下團隊、大量投資于改善或控制基礎設施等。
與此同時,百度總編輯、公共事務部總經理趙承表示:“從未來趨勢上看,中國互聯網已經出現了從應用驅動型創新逐步邁向技術驅動型創新的趨勢。在部分新興技術領域,如人工智能,中國互聯網企業與國外領先同行在技術上已經幾乎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中國龐大的用戶基數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又給我們進一步進行技術創新帶來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