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袁躍
由預測到決策,慢慢財務人就由支持變成了企業的支撐力量,這才是一個做“幕后英雄”的本色。
有一群人,他們不愿意做不關己事、不發表意見僅圍觀的“吃瓜群眾”,他們愿意做一個企業的參謀,幫企業做正確的決定,選擇正確的戰略,并幫企業的戰略落地……他們正是看似低調的CFO群體。
從調研數據來看,市場對高級財務管理人員有著旺盛需求,2017年6月職位需求就超過4000 個,份額占比也穩步持續增長。獵聘網發現超過60%的高級財務管理職位需求分布在北、上、杭、深、廣;年薪超過百萬高薪職位中,更是有超過70%的職位分布在此,其中,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高薪職位數更為集中。
從獵聘網《中國高級財務人才競爭力報告》調查來看,高級財務管理人員在職業發展中主要考慮的因素是薪資、獎金和長期激勵,而這是否符合企業高層的核心訴求?
像財務這樣的職業路徑,可以偏理性一些。但并不是說一次機會或者10%、20%的薪水和短期的一些利益,要看長期,把自己的職業生涯拉長。獵聘網首席財務官徐黎黎認為,薪資、獎金和長期激勵這些是財務人維持生活的訴求,但是作為CFO,需要明白企業的核心訴求,才能有的放矢。如果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金字塔,最重要是底下的基石一定要搭得牢,搭得好,這個基礎的搭建,需要不同梯隊的財務人迎難而上。
拿百萬年薪做一條線,大概70%的需求在北上廣深,現在唯一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變化——杭州起來了,由于阿里巴巴的帶動,很多新型的創業公司在杭州興起,人才吸引熱度也在走強。縱觀中國財務梯隊,從獵聘網27771名高級財務管理人才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到:超過70%為男性,約55%的人才集中在40至50年齡段。作為企業必備的傳統高級管理人才,有句俗話就是:“越老越吃香”。
而資深CFO要想吃香,重要的不只是年齡和經驗的積累,而是專業技能的提升,他們對公司項目管理、新興領域經驗與國際領域經驗積累、管理類教育培訓等都具有強烈的需求。超過90%的人才學歷都在本科以上,其中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比例較高,這反映出高級財務人員的專業多元化和能力高端化也為該類人才走向更高的領導崗位埋下了伏筆。
做好財務管理,在當前崗位獲得豐富的財務經驗需要多方面的踏實沉淀:約80%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工作年限在15 年以上;與其他職位相比,財務管理人員換工作頻率較低,大約6年左右跳一次槽,可見財務穩定性超強。據徐黎黎觀察,“很多財務總負責人是從內部晉升上來的,這個大概率和很多其他的職位特點不太一樣。原因是什么?第一個原因在于,財務雖然是通用職能,但是如果之前做能源行業,現在如果進互聯網行業,挑戰并不大。但是,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很多公司期望財務人員透徹理解公司的管理和業務,保持長久的忠誠度,所以晉升的時候,公司管理層比較偏向內部的人員,這也決定了一般財務管理人員更長時間才會跳槽。另一個原因是財務這個領域,的確需要一些沉淀和積累,這是CFO職業發展路徑的一個重要特點。”
財務管理領域呈現“強線性”、“內增長”的人才職業發展路徑,垂直晉升的概率遠大于其他機會:超過60%高級財務管理人才的職業生涯主要在財務部門任職,也有30%的人才從財務相關領域轉型。絕大多數做財務的人,61%會在財務部門任職,30%會在財務相關領域任職,加起來90%,剩下不到9%的人會在職業上有點變化。對于這個數據,徐黎黎持不同觀點,這個數據未來十年中國一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為什么?因為很多世界五百強的CEO,過去一百年有三分之一是財務出身。經過我們分析之后發現,大概75%是男性,25%是女性。作為女性CFO徐黎覺得:“對于女性CFO占據半壁江山,也許未來,這個數據會被女同胞和機器人改寫。要想把自己的職業生涯拉長,想在崗位上做出好成績,無論是做CFO、出任CEO,或者自己創業,很多朋友的職業生涯,一方面需要技能積累和沉淀,還需要和心中的藍圖和領導力相匹配。”

表1 實現下一步目標需要提升的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一定需要多元化的思維和領導力,徐黎黎提示說,這是因為給予百萬年薪的公司一定需要做數據驅動和分析,更需要人啟動智慧的是什么呢?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管理能力,是敏銳的直覺、分析、判斷和選擇力,創造力、溝通力、領導力更是不可或缺,這些是一定不會被機器人所取代,而這恰恰是企業高層的核心訴求。
獵聘調查顯示,達到職業發展規劃越來越寬廣的目標,與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管理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元素。運營整個經營活動,給企業做真正的參謀,對于廣大財務從業者們,要想成為未來的頂尖級的財務管理人員,除了扎實基礎知識之外,還需要謹記:如果想讓一件事情落地,靠10%的溝通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90%的私人或者比較個人的關系去支撐你的溝通,這是領導力溝通學的基本理論。財務人員的溝通,保守一點,80%都有問題,所以未來溝通更要加強。據徐黎黎觀察,很多公司不是死在不賺錢上,其實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有自身的價值,但問題是還沒有找到最大化商業價值就死在現金流斷流上了,這個時候回頭看資金和融資的管理就是非常重要。
《未來簡史》里有一句話——“在未來,愚蠢的人類還能干些什么?”這體現了未來時代不可避免的焦慮情緒,如果沒有組織化的現成模式,就要按照非典型的推進路線,要想緩解這種情緒,就要耐得住寂寞,從當下著手,還要和耳熟能詳的業務搞好關系,轉變思想。經深思熟慮,以數據、個案、事實為基礎,預測在一定條件、資源的配合下,在創造出可觀回報的一份藍圖中,應鍛煉最重要的邏輯思維能力,將絕大部分的假設及其所導致的影響徹底描述及分析。當然,假設是不確定的,但有理由的假設加上嚴謹的邏輯思維及系統的演示方法,會大大增強其可信性和豐富性。而在描繪藍圖的同時,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也很重要,要能對稍縱即逝的信息有足夠的敏感把握度。
掌握更多的管理工具,需要在溝通能力和領導力的提升中,慢慢放飛想象力,扭轉在CEO眼中的印象,別人不干的自己都能干,身為財務人的領路人,未來要有效率意識,CFO每天需要處理大量工作,沒有高效率的保證是不能做到這一點的;二是加強各種資源的運營效率,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由預測到決策,慢慢財務人就由支持變成了企業的支撐力量,這才是一個做“幕后英雄”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