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麗霞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我縣企業產權制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部分國有和集體企業相繼破產改制。濟陽縣破產改制工作已進行了多年,但改制企業特別是破產企業的檔案處置工作明顯滯后,破產企業檔案的保存現狀不容樂觀。近日,帶著這些問題會同原企業主管部門經信局、糧食局、縣供銷合作社等對我縣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管理狀況進行了調查,現結合我縣破產改制企業檔案工作實際,淺談破產改制企業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縣共有破產改制企業91家,迄今為止,改制已結束的34家,破產終結的41家,未終結的7家,產權轉讓1家,停產8家。這些企業保存的文書、會計、科技和職工檔案等近30000卷(件)。目前的管理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部分企業檔案,由原企業主管部門暫時集中存放,這部分檔案因企業破產,清算組改散,人員各奔東西,最終只有企業主管部門暫時保管,堆放在一個庫房內,檔案均未整理及鑒定,尚待處置。二是少數企業破產改制后,任何部門和單位都不想管的檔案,只好封存在原企業辦公樓內,或者租一間房暫時堆放,企業已不復存在,只剩幾個留守人員。企業不管,主管部門也無人過問,其檔案隨時有可能被另易其所,這些檔案正在“絕望”中期待著處置。這部分檔案以文書檔案居多。 三是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代管,主要是部分破產改制企業職工的人事檔案。這部分檔案政府、企業、個人較為重視和關注,統一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代管,保證了破產改制企業職工個人檔案的完整和安全,也為解決職工切身利益,維護黨和政府形象,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作用。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我縣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管理狀況令人堪憂,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1.檔案意識淡薄。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部分企業及企業主管部門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產權轉移、清產核資、人員分流上,而作為重要歷史記載的檔案往往被忽視,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些企業的檔案也就無從談及規范化、標準化。
2.檔案管理不善,處于混亂狀態。由于大部分企業在破產改制過程中沒有把檔案管理納入破產清算工作程序,致使這些企業的檔案既沒經過系統整理和必要的鑒定,更未編制必要的檢索工具,不同價值的檔案混雜在一起;有的企業只是將檔案按照不同的類別裝入編織袋里,堆放在倉庫中,基本上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職工個人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除了少數企業的職工個人檔案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代為保管外,絕大部分職工個人檔案仍在原破產改制企業或主管部門保存。由于管理不善,個人檔案丟失現象屢有發生。
3.保管條件差,安全隱患大。大部分破產改制企業檔案保管條件差,有些企業的檔案室已不再專用,檔案與其它雜物堆放在一起,又沒有任何保管措施,存在著發生蟲害、霉變、褪變乃至失盜的重大安全隱患;更為嚴重的是,有的企業在土地出售或房屋產權變更過程中,檔案無處存放,只好寄存于其它破產企業,且無專人管理,這些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的完整與安全面臨著嚴重的威脅。
4.各企業主管部門已無力接收破產改制企業檔案。按照有關規定,破產改制企業檔案應由其主管部門負責接收和保管。但實際操作起來存在很大困難,各主管部門既無足夠的保管庫房,更缺少資金和人力來接收如此大數量的破產改制企業檔案。因此,從根本上解決破產企業檔案的管理問題已迫在眉睫。
5.縣檔案館沒有接收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的精力。由于破產改制企業檔案接收工作涉及面廣,檔案數量大,且需要對這些檔案系統進行鑒定、整理和編目,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檔案局(館)沒有精力來做這項工作。另外,檔案的裝具、日常的保管和提供利用都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資金,這些都是檔案館力所不及的。
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管理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檔案處置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把破產改制企業檔案工作納入改制工作計劃中,企業改革的任何組織,都沒有安排檔案部門人員參加;無論什么形式的企業改制,清算經費都沒有檔案的份;無論什么資產都評估清算,就是不評估清算企業的無形資產——檔案。改制后的企業不可能拿出資金給檔案投入,改制組又缺少改制后檔案處置的方案,主管部門只要改制結束,就萬事大吉,改制前企業所形成的檔案,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2.檔案處置工作所必需的經費難以落實。破產改制企業由于虧損嚴重、負債累累,在清算過程中,除去用于安置職工經費及債務分割以外,很難再在檔案處置工作上給予經費安排,檔案處置工作必需經費沒有保障,接收工作無法開展。
3.改制前企業放棄職責,檔案工作處于無“政府”狀態。部分企業由于破產前疏于管理,企業檔案工作較為混亂,再加上早在正式破產清算前企業就處在停產、半停產狀態,整個企業除了幾個企業領導留守外,基本處于癱瘓狀態,各取所需為我所用,檔案工作無人問津,多年未整理的檔案沒人整,該進檔案室的檔案沒有進,致使檔案資料遺失嚴重。
破產改制企業檔案處置與管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和管理模式可以借鑒,如何使各類破產企業檔案得到妥善處置,應該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擴大宣傳,提高認識。要繼續加大《檔案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強化企業領導的檔案意識。檔案部門通過各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宣傳《檔案法》、《山東省檔案條例》等法律法規。特別要學習貫徹好《國有企業資產與產權變動檔案處置暫行辦法》。通過宣傳學習增強企業領導及員工的檔案意識,加深理解和支持檔案工作,為加強破產企業檔案管理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充分認識破產改制企業檔案處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真實地記錄了一定歷史時期企業的發展歷程,是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史和社會發展史的珍貴史料;也是企業在破產改制過程中進行資產評估、清算債權債務、安置職工和解決各種糾紛的重要依據,關系到破產改制企業職工現實和未來的切身利益,企業改制后檔案的處置工作事關國家、企業和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事關多年積累形成的重要資源。因此,企業及其主管部門要站在替歷史負責的高度重視破產改制企業檔案處置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刻不容緩地對破產改制企業檔案進行搶救性的處置,確保企業改制檔案材料的齊全、完整與安全。
3.依托法規的支持,明確處置責任,規范處置行為。
《國有企業資產與產權變動檔案處置暫行辦法》對企業改制后的檔案處置有明確規定,政府要根據《暫行辦法》研究制定有關破產改制企業檔案處置工作的規定,對檔案處置工作的組織管理,檔案的處置原則、方法、流向、責任單位等,做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硬性規定,對各類檔案分門別類做出要求,明確主管部門或保存部門,避免責任不清,你推我讓落空的情況出現。
4.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破產改制企業的檔案處置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光靠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很難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主管部門、改革領導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財政部門的相互協作與緊密配合。共同抓好這一項工作。各企業主管部門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負責所屬破產改制企業檔案的處置和接收工作;檔案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檔案處置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業務指導工作;財政部門要落實破產改制企業檔案處置經費,以便檔案處置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5.積極爭取,解決難題。當前,破產企業檔案工作面臨著兩大難題,即經費和庫房。因此,對已經破產終結的企業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努力使破產企業檔案得到妥善保管。對正在破產中的企業檔案處置經費沒有列入破產費用的要追加列入,不足的要補足。以后凡國有和集體企業實施破產改制的都必須按規定預留足夠的檔案處置費用。
總之,破產改制企業檔案是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以對歷史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將破產企業檔案保護好,是我們各有關部門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