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蕾 盧乃鑫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00)
西班牙音樂是歐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歐洲民族樂派的繁榮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西方音樂史的小小支流,它的存在使歐洲民族音樂的面貌更加韻味十足。西班牙民族樂派作曲家阿爾貝尼斯在創作其鋼琴組曲《伊比利亞》時,為充分表達西班牙民族特色,特將吉他彈奏技術再現于其鋼琴作品中,表達出濃厚的西班牙民族精神。
吉他技術運用于鋼琴作品并非一蹴而就,而具有悠久的歷史。如早在巴洛克時代,西班牙宮廷御用作曲家意大利人D斯卡拉蒂就運用了大量的琉特、吉他彈奏技術進行古鍵盤奏鳴曲的創寫,其偉大的奏鳴曲集《哈普西科德練習曲五百五十五首》就全部完成于西班牙,融合了吉他彈撥、民間舞蹈節奏、弗拉門科即興等特征,刻畫出一幅活潑生動的西班牙民族音樂風貌。隨著歷史的推移,浪漫主義后期的西班牙民族樂派逐步發展起來,代表人物阿爾貝尼斯、格拉納多斯等知名音樂家前赴后繼,繼承先人傳統,繼續弘揚具有民族特色的創作手法,并誕生了如《伊比利亞》此類的杰出作品。
《伊比利亞》是阿爾貝尼斯在1906年至1909年期間創作完成的組曲集,共由四卷十二首單曲組成,也是其生平最后一部杰出鋼琴代表作。第一卷包括《回憶》《海港》《塞維爾的圣禮節》,第二卷包括《隆達納舞曲》《阿美利亞》《特里安納》;第三卷包括《阿爾貝辛》《波羅調》《拉華別斯》,第四卷包括《馬拉加》《赫列斯》《艾里達納》。《伊比利亞》每一首單品都運用明確標題,賦予每首鋼琴曲以不同的藝術寓意。很多單曲巧妙靈活的采用了西班牙民間舞蹈節奏,融合進吉他特有彈奏技術,使鋼琴這種鍵盤樂器表現出獨特的西班牙民族音樂效果。
吉他技法一般分為顫音、快速和弦彈奏、內在持續音、四度音程、滑音、分解和弦、泛音效果等。《伊比利亞》有較多的部分模仿了吉他技法的音樂效果,如快速連續和弦、內在持續音、顫音、碎音等,彰顯了鋼琴這種器樂的強大表現力,也賦予了民族樂派西班牙作曲家一種創新精神。下面簡要論證一下《伊比利亞》鋼琴作品中吉他語匯的具體表現。
阿爾貝尼斯為了使作品更加多彩多姿,更加充滿激情與韻律,在鋼琴組曲《伊比利亞》中模仿了顫音技巧。顫音,演奏效果類似快速同音反復。《伊比利亞》的十二首樂曲中,同音反復存在非常普遍,是對吉他彈奏顫音的模仿。吉他的顫音技巧一般是以右手的輪指來完成。輪指要用到四個手指,通常先從一指也就是大拇指開始,彈奏時先用一指彈奏低音,然后用四指、三指、二指快速去彈奏高音和弦,這就是吉他輪指的彈奏方法。彈奏時較好的音樂效果是快速的、干凈利落的,每個音符清晰明朗,很悅耳動聽。
《伊比利亞》組曲第七首《阿爾貝辛》就采用這個技術。在樂曲最開始就模仿了顫音,塑造出行云流水的音樂效果,吸引聽者感受作品的獨特氣勢。鋼琴的模仿,也同樣采用類似吉他輪指的技術,來達到完美的顫音效果,彈奏時要求快而輕巧,音符要清晰靈動。
內在持續音也是吉他運用較頻繁的技術之一,持續音技術的目的是對同一音高的音進行音響延續。用在鋼琴上,就可以與鋼琴踏板相結合,達到相似的效果。在實際作品彈奏中,為了體現和弦轉換和連接,達到和聲節奏的律動,和弦連接過程中,相同音往往在吉他彈奏過程中,不會去挪動手的位置,手指保持在這個音符持續彈奏,塑造延綿不絕的音樂效果。
阿爾貝尼斯在創作第三首《塞維爾的圣禮節》時將吉他內在持續音這一技巧展開模仿,力圖使得作品更有韻味,更具音樂感染力。持續音效果被運用在作品的伴奏聲部,觸鍵的時候用輕巧的技法表現出連續連貫的效果。這一部分主要是左手聲部模仿了吉他內在持續音的彈奏,處于伴奏角色。彈奏時,首先要將共同音進行穩定的保持,用足值效果表現,并可以采用延音踏板來輔助完成。再次左手彈奏的力度應適度,以輕巧觸鍵為準,防止模糊沉重,使聲部繁亂,達到連綿不斷的音響效果。
第五首《阿美利亞》根據港口城市阿美利亞命名,曲中也有很多模仿吉他內在持續音技術的部分,這首作品主要以舞曲風格與民謠風格結合而成。正如這一城市一樣,樂曲的旋律非常優美,歌唱性強,且安靜甜美,容易讓人產生遐想。有關持續音技術的模仿主要也停留在左手彈奏聲部,右手聲部在第一小節也采用了持續音的保持,彈奏的時候仍然把時值彈足,可結合延音踏板。在右手旋律性較強的前提下,左手技術應表現得輕松愉快,采用保持音達到音效的穩定,烘托右手聲部如歌的旋律,就像阿美利亞一樣,安然矗立在西班牙的一個角落,寧靜溫暖,富有幻想性。第七首《阿爾貝辛》中也有部分左右手聲部相互配合,模仿吉他內在持續音的典型例子,不再一一舉例。
滑音技術是吉他彈奏技術中另一個重要的技法,備受彈奏者的重視。滑音彈奏技術的高低是體現一位演奏家作品演繹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因此這一技術在作品中廣泛應用。滑音表現出手指在琴弦上滑動而產生的圓潤有韌性的音樂效果,避免呆板生硬,包括多種表達形式,如同弦滑音、不同弦滑音等。在鋼琴中,對滑音技術的模仿,一般是通過倚音的技術進行。倚音彈奏本身并無特殊要求,主要是采用均勻輕巧的方法進行演繹,音樂效果模仿出吉他滑音起點的效果,具有潤飾音色的作用,使音樂作品表達力更豐滿,裝飾性色彩更濃厚,避免音樂作品的單調,加強生動性。阿爾貝尼斯在第二首《海港》中大量模仿了吉他的滑音技術,作品更活躍,富含韻味。在某些片段中,主要是用右手模仿吉他的滑音效果,隔一個小節再出現一次。有時也先用同音反復,然后緊接著采用滑音,同音反復和滑音交替進行,循環往復。這種音樂效果,描繪出連綿起伏的音樂色彩,時高時低,若隱若現。在第八首《波羅調》中,滑音技術的模仿讓作品增強了音樂的跳躍感,使作品更加豐富,將作品歌舞體裁特征表達得生動富有活力,節奏快速而多變,與旋律主題相輔相成,四三拍和八三拍交織展開,相輔相成。表現出舞蹈音樂里翩翩起舞、身姿颯爽的灑脫。彈奏滑音時輕巧靈活,保持快速度,體現主音的穩固性,而不失活力。
除以上的吉他技術外,組曲《伊比利亞》中還有對其他吉他技術的模仿,不一一列舉。吉他技術在鋼琴上的移植,使鋼琴的彈奏技術更加豐滿,表現力加強,增添了音樂的色彩。不僅如此,技術的移植并非簡單的模仿,鋼琴彈奏技術以此方式,對自身的彈奏技法也進一步提升,得到了更高的發展,表現出來源于吉他但又不同于吉他的特殊音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