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健 李雪菲
(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近年來針對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研究越來越引起重視,為了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就要在教學這一環節進行改革。,雙鋼琴集體課與轉動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同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在轉動課堂模式下拓展鋼琴演奏模塊多樣化達到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目的。
雙鋼琴演奏是兩個人、兩架鋼琴共同完成一首樂曲的演奏形式,需要兩個人共同合作完成,這種教學模式摒棄了以往獨奏表演的形式,更能體現學生的合作精神。當今社會已經不是單打獨斗的社會,組建團隊協同合作是符合時代需求的重要能力,提高團隊合作意識也是現代社會創業的模式。在轉動課堂模式下把雙鋼琴演奏教學與鋼琴合奏、鋼琴教法等理論課相結合,并實施“三化”教學法則,即理論教學系統化、實踐教學制度化、能力提升多元化,為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打下基礎。
轉動課堂的概念是從國外翻轉課堂傳進中國的,翻轉課堂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課外學習教師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預習的過程,在學生課外學習的過程中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點所產生的疑問進行總結,然后回到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對模糊的知識點進行相互交流、講解答疑,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大大的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轉動課堂的模式下進行雙鋼琴集體教學的探索,是符合當今音樂專業教學改革之路,為了更好的培養音樂專業的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專業技能,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來說是很重要的。
第一,轉動課堂模式下的雙鋼琴集體課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創造能力有明顯的教學效果。傳統的雙鋼琴教學模式注重課內教學效果,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課堂上很少講授音樂理論知識,使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術與音樂理論相脫節,不能準確地詮釋音樂作品。
第二,轉動課堂模式下的雙鋼琴集體課有利于教學實踐環節的順利開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感知能力和配合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雙鋼琴集體課中每組同學在其他同學面前配合演奏,體現了他們在課下翻轉課堂的研究水平和付出的努力,更能有效地總結經驗和研究方法,提高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傳統的雙鋼琴教學一對一的上課模式使學生看不到其他同學的演奏水平和研究方法與思路,不能達到知識共享的效果,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也是一個制約。
第三,轉動課堂模式下的雙鋼琴集體課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演奏水平的同時又注重鍛煉了學生的演奏心理素質,一組同學經常在很多人的環境中表演無疑是在積累豐富的演奏經驗,緊張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培養競爭意識,促進轉動課堂的課下學習研討。傳統的雙鋼琴教學模式在課上面對的只是主教教師,沒有緊張的演奏氣氛,學生心理素質往往得不到鍛煉,自主研究能力也就得不到培養。
雙鋼琴演奏是室內樂的一部分,在轉動課堂模式下教學可以拓展雙鋼琴與其它樂器的協奏教學,選擇適合鋼琴和其他樂器演奏的作品,如舒伯特的三重奏奏鳴曲、或斯卡拉蒂和韓盾的提琴和鋼琴奏鳴曲集等演奏,對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是大有益處的。增強學生鋼琴與其他樂器的合奏能力,擴大知識眼界,在轉動課堂的模式下學生能最大限度的獲得知識,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答疑的過程不但提高了教學的效果,而且更能達到知識共享,相互促進的學習目的。
轉動課堂模式下的雙鋼琴集體課也可以設計成多架鋼琴同時演奏一首樂曲的教學新模式,例如四架鋼琴演奏也可以五架鋼琴演奏,也可以嘗試雙鋼琴演奏和其他樂器合奏,比如雙鋼琴與小提琴、二胡、揚琴等樂器的合奏等。在雙鋼琴演奏設計這種教學模塊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了學生的演奏技能,而且在團隊合作的能力上也是一種鍛煉和提升。在轉動課堂模式下高質量的完成雙鋼琴演奏集體課教學內容,同時還要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合作能力以及雙鋼琴與其它樂器合作的配合能力。方便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及時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調整。因為集體課畢竟不同于“一對一”或者“一對五”小課的形式,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老師要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學習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及時進行課外輔導。在轉動課堂模式下實踐展演過程中注重經驗的積累,彈奏技術和同步的配合交叉練習是每組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目前我國音樂界對室內樂的教學、演出尚欠,在轉動課堂模式下從教學角度可以創建室內樂的教學模塊,在這一模塊里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組織能力、配合能力、演奏能力、從而讓學生多與不同的樂器和不同的人一起演奏,也可以解決不同的舞臺排練問題。把雙鋼琴演奏課設計成集體課不是應時之舉,而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探索,轉動課堂模式下的雙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塊的拓展開闊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新模塊建立帶來的諸多裨益必將吸引更多的音樂專業學生參與教學,形成教學相長的良好學習風氣,使之更合理、更科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為將來參加工作、選擇就業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礎。
轉動課堂模式下的雙鋼琴集體課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
首先,把彈奏作品質量高的、難度大的雙鋼琴組合作為范例,從演奏技術上和合作經驗上形成教學成果并分享給程度低的組合,這樣對低程度的組合無論從節奏、音準、風格上都是一個借鑒,從而促使低程度的學生課后認真練習。
其次,提供舞臺展演的機會,進行音樂會或者小型匯報演出,讓每位同學在舞臺上展示他們的學習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展示最佳的演奏效果勢必會在課后努力練習積極合作,形成較佳的狀態展演,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
最后,轉動課堂模式下把學生帶出校園,與其他院校進行學術交流的展演活動,激勵學生敢在人前演奏,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演奏視野,更能在展演的過程中提高自信心,積累實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大有益處。
在雙鋼琴集體課轉動課堂模式中教師在講授新課后,會設計一個創造性教學活動,如小型的音樂展演、互評、講解彈奏的作品環節。目的是鞏固教師傳授的知識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對你學生提出講解作品的要求就是在轉動課堂中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加入鋼琴音樂鑒賞、鋼琴藝術史內容,強迫學生在音樂理論層面上進一步學習才能完成作業。通過互評教學環節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學生在互評環節中不斷的吸取他人的成功學習方法和經驗,促進課下的學習。定期的小型音樂展演活動是定期檢查教學效果的過程,在展演中遇到的問題必然會成為學生下一個階段的訓練重點,不斷的總結和積累經驗爭取下次的展演活動有更好的表現打下基礎。
在雙鋼琴集體課轉動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有較強的專業技能、過硬的演奏水平,還要具備較強的課堂設計能力和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儲備,還必須具有較強的多媒體運用能力。一對多的課上教學與一對一的課上教學最本質的區別在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的備課,制定周密教學計劃,掌握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最全面最豐富的知識。
綜上所述,實踐證明,雙鋼琴集體課轉動課堂模式下的教學在培養學生鋼琴實用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優于傳統教學,其次更能提高鋼琴教學效率、教學水平,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符合高師培養的目標,是教學改革中有意義的嘗試和探討,雙鋼琴集體課轉動課堂模式教學是提高學生合作創新能力的應用研究,在教學改革道路上的不斷探索,為培養更加符合時代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