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瑤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優秀的音樂教師是音樂教育的保障,為此,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在中國知網中以“音樂教師”和“專業發展”為“主題”詞進行查找,1983年到2018年,共搜得261條結果。以“音樂教師”和“專業發展”為“篇名”進行查找,只檢索到61篇文章,且是2006年才有研究論文陸續發表,每年的數量都不超過10篇。通閱全部文獻發現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內涵研究;二是發展的路徑、策略研究。本文也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概述。
文獻關于該主題的研究較少。鄒靜芬、劉沛認為“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是全能音樂教育家”,需要具備音樂專業知識技能,還需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條件性知識,能夠傳授音樂知識技能,還能夠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善于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樹立“人人平等”的交往意識等。[1]
樂玫、楊迎認為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包括“專業精神、專業能力、專業知識”三個維度。[2]
盡管研究視角各異,但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界定都是從知識、能力、態度、信念、理念等方面進行闡述。
我國學者胡慧閔和王建軍指出教師專業發展的三類取向:理智取向(強調知識之于教學實踐的價值)、反思取向(強調以個人直接經驗為基礎,強調實踐過程以及情境的重要性)和生態取向(強調再構教師文化,注重教師實際生活于其中的這個“社會”對于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的影響)。[3]本文以這三類取向為分析框架,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及策略進行綜述。
舒京針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上行下效”的雙向發展路徑,“上行”指在教師職前培養體制改革方面保證教師入口的專業性,“下效”指教師對自身專業素養的追求,保證教師隊伍的專業性。[4]
香港教育學院對準音樂教師的培養采用“成果導向學習”教學模式,分為三部分:知識性基礎教育;創造力培養;實踐活動——音樂技能提升。每部分又細分為多個方面的課程,力求培養合格的音樂教師。[5]
研究者將反思理論引入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總結出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方式:(1)行為反思,即教師對音樂教學情境、事件的細節高度關注,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的行為重新審視并作出取舍。(2)理論反思,以掌握音樂專業課程的本體知識以及學科領域發展的最新動態為前提,對實踐進行反思,使音樂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能力都得到提高。(3)觀察反思,音樂教師對教學情境進行深入的觀察,從而發現問題。[6]
馬達提出實踐智慧的提升和實踐知識的獲得是教師專業發展要關注的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并以“行動研究”為理論基礎,探討其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和意義。[7]
還有研究者通過教師個案研究,對教師自身、高師音樂教育、學校管理者提出建議。無論何種研究視角,關注的都是實際教學情境中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策略,強調教師當前的實踐狀態和自身“內在的”“現實的”成長過程。
劉暢從美國心理學家尤里·布朗芬布倫納創建的生態系統理論的角度出發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從學校、家庭、社會等多重環境對教師發展影響的角度來探討,指出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了解隱藏在音樂教與學背后的深奧的學校、家庭和社會文化,具體發展途徑包括與學校合作、與家庭合作、與社會合作。[8]
有研究人員基于“教師專業共同體”的理念,以名師工作室為例,為教師建立起共同學習的平臺,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呼吁有著強烈的學習渴望和具有共同研究興趣的音樂教師聚集在一起,在共同參與教育實踐和研究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研究氛圍,通過創造與傳承知識從而促進自身的成長。同時也為青年音樂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專業可靠的借鑒。[9]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社會化和個性化的過程,具有多階段特征。”[10]美國學者弗蘭西斯·富勒最早從教師關注角度提出“四關注階段” 理論(從教前關注階段、早期求生階段、關注教學情境階段、關注學生階段),這類理論為音樂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即一名音樂教師在各個階段專業發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實際發展路徑有哪些?具體如何開展?
處在“從教前關注階段”的準音樂教師,主要任務是掌握音樂教師所需的知識、技能及形成從教的信念,研究的主題可以有:如何構建反映音樂教師專業屬性的職前教育課程體系;準音樂教師實踐性課程的有效設計與實施。
處在“早期求生階段”的音樂教師,正式開始了從教職業生涯,主要任務是盡快適應教育教學環境,研究主題可以有:音樂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研究;音樂教師入職課程體系研究;促進入職音樂教師快速成長的教研文化研究(如師徒傳、幫、帶制)。
處在“關注教學情境”的音樂教師,已經度過學校教育教學生活的適應期,主要任務是不斷提升音樂教育教學的知識和技能,進入到以教學和課堂為主體的階段,研究主題可以有:音樂教師教學知能研究;教研組、集備組文化研究;在職音樂教師教育課程研究等。
“關注學生階段”(師生互動)的音樂教師,真正進入到個性化發展階段,并逐漸形成符合自身能力與個性的獨特的教育教學生活方式和教學風格。研究的主題可以有:音樂教師學科教學知識(PCK)建構、音樂教師自我教育(如反思性實踐、教育敘事研究、行動研究等)如何有效開展、如何構建更為寬泛和有效的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如名師工作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