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美琪學校,江蘇 揚州 225000)
專業的音樂教師對德育教育不熟悉,沒有將德育教育有效的穿插在課堂中,比如三年級上冊音樂課本中第三單元的《叫我唱歌我唱歌》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就不知道要怎么去穿插德育教育。音樂教師不知道德育教育是什么,自然就沒有辦法進行德育教育了。
目前我國的教育還是偏向于應試教育,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文化課都比較重視,像音樂課這種不在文化課范圍的課程原本就不受重視,課時也比較少。
音樂課不受重視,安排的教學課時比較少,但音樂課也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很多小學生的音樂基礎是很薄弱,老師要想完成教學目標是比較困難,因此音樂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比較多,對于德育教育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國小學生的獨立能力普遍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教育環境影響的,常說的“中國式家庭”其中最重要的一種表現就是父母將所有的工作都做好,孩子只需要學習好就可以。因此孩子缺乏獨立的觀念,生活和學習中缺少樂趣。音樂課是一門輕松有趣的課程,深受學生的喜愛,在音樂課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對的于教育的接受。比如在鳳凰出版的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爺爺的故事多一課中,在教學生唱《映山紅》之前,可以問一問學生知不知道《映山紅》這首歌,以前有沒有聽過,是在哪里聽到的,是在《閃閃的紅星》這一部電影還是電視劇《映山紅》中,在電影和電視劇中看到了什么,這里面的同齡人的愛國熱情為什么那樣高,處在新時代的學生應該要有哪些愛國行為,讓學生自己去說要怎么做比老師告訴學生要怎么做更有利于讓學生去實踐。用這樣的方式一方面進行了德育教育,另一方面也讓學生了解了歌曲創作的背景,便于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情感的準確表達,還讓學生通過描述影片內容,反省自己,在生活中要幫爸爸媽媽去做家務,提高獨立生存的能力。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音樂課輕松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優良環境。音樂表演是音樂課中對音樂知識進行實踐的一種方式,學生通過所學的音樂知識進行創作和表演,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也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比如在鳳凰出版的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牧笛聲聲的綜合表演《牧童之歌》,讓學生進行音樂表演,讓學生扮演牧童和牛,進行邊“放牛”邊吹笛的音樂表演,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這些的過程,就是一種德育教育,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音樂本就源自于生活,是人們在生活中發現的對于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讓音樂回歸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也可以借助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在鳳凰出版的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詩韻悠悠中《游子吟》這首歌的教學中,可能大多數的學生都會背這首詩,但對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了解不多,這就需要老師去講解一下創作背景,讓學生明白詩人孟郊寫著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知道孟郊是怎么對待自己的母親的,反省自己是怎么對待母親的。孟郊因為常年的漂泊,感受到了各種情感,體會到世態炎涼,最終還是覺得母親對自己的情感是最真摯無私的,因此有了這首感人肺腑的《游子吟》。孟郊有這樣的生活經歷,用《游子吟》表達自己的情感。啟發學生今后在生活中向孟郊學習,理解母親,明白母愛的偉大。保持學生為課堂主體進行德育教育。
新課改要求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在課堂中要出在引導的位置。老師除了直接在音樂課上進行德育教育,也可以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展開德育教育。比如在鳳凰出版的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采山謠中老師對歌曲表演的示范,老師在唱《八月桂花遍地開》時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扭秧歌,帶動學生一起扭秧歌,營造那種秋日里收獲滿滿興高采烈的氛圍,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陶冶學生的情操;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豐收的喜悅感;當然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經過這樣的學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在勞動中收獲,讓學生理解熱愛勞動,繼而熱愛勞動,讓學生明白熱愛勞動的優秀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一種方式,是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的的教育方式,音樂欣賞以潛移默化的形式接受藝術熏陶和思想教育。小學生在音樂鑒賞方面主要是讓學生明辯丑美。比如在鳳凰出版的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快樂恰恰恰的《微笑波爾卡》舞曲,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每一首舞曲都有它獨特的背景,然后老師和學生可以聽著波爾卡的節奏進行敲打桌面,讓學生感受舞曲的美妙,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波爾卡更多的知識,比如波爾卡舞蹈的跳法:舞者面對面,男伴的右手抱著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開握住女伴的右手,按這種方式,沿著舞廳周圍逆時針方向旋轉進行。
音樂也是一種聲音,是聲音中最美妙的一種形式,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對于有些聲音來說,老師是沒有辦法模仿的,這時候就要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來感受了,當然,在課前老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優美的歌曲,讓學生進入音樂課堂。多媒體是新課改后幫助老師和學生達到新課標的重要工具,音樂教學中有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要求,多媒體可以在音樂課上展示關于音樂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圖片。比如在鳳凰出版的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的兄弟Do Re Mi》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音符的小漫畫,幫助學生認識音符,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兄弟之情的可貴。總之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作用,音樂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式也有很多,主要看老師會不會去挖掘和研究。
總之,無論是哪一門課程的德育教育滲透,老師都要有創新的思維,運用好教學資源,研究教學方法,培養符合國家發展的新型人才。新課標旨在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音樂課是一種課堂氣氛活躍的課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在今后的音樂教育中,音樂教育工作者要將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