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敏 李玲
(1.九江職業大學,江西 九江 332000;2.九江市青少年宮,江西 九江 332000)
習近平同志正是根據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從變與不變的統一中來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雖然我們的國家在飛去的發展,不斷的進步,但未來還長,我們應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當今學校特色德育模式建設應牢牢把握時代要求,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珍惜并保護這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本文從如下幾個方面對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構建學校特色德育模式進行研究,敬陳管見,愿對從事學校特色德育模式建設的教育者提供有益指導。
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優秀的歷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資源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紅色文化誕生于革命戰爭年代,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成長到成熟的過程。紅色文化資源既包括物質文化資源,也包括非物質文化資源,其中,物質文化資源包括各地興建的多種多樣的紅色文化建筑群、優秀紅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各類紅色文化遺址蹤跡等,而非物質文化資源則涵蓋到當今的相關思想和相關精神,相關思想如:“中國夢”的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以及“二十四字”的高度凝練與概括。相關精神不僅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還包括淬煉與炮火與意志中的令人高度贊揚的戰士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長征精神等中國精神,這些作為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
在普通高等學校政治課程《文化生活》中,曾經提到文化對當今時代的重要作用。當今時代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文化給政治、經濟帶來的影響和反作用也不容小覷。“文化”是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人類全部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優秀紅色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人們長遠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鑒于我們研究的課題是“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構建學校特色德育模式”,所以在此我們就只說明一下紅色文化對政治、對綜合國力、對教育的影響與意義,簡單的闡述一下優秀紅色文化資源的文化生產力。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人們為了參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當今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研究紅色文化資源;當今世界,文化原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的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因素,優秀的紅色文化資源使我國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出耀眼光芒;二十一世紀,我們學生接受的是社會主義教育,紅色文化資源是教育的一筆寶貴的教育資源,在育人、樹人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園特色德育模式的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校園課堂是紅色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在建設優秀德育校園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身上肩負著傳承并弘揚紅色文化的擔子,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歷史的責任。學生時代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將紅色文化資源引入校園課堂,利于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三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于激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由此學校可以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學生。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校領導可以根據學校具體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有關紅色文化的課程,組織學生認真學習這些優秀的紅色文化資源,教師可以在班會、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文化資源學習,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教學,給學生播放紅色電影,在觀看后組織學生進行觀后交流,并寫出自己的觀后感,教師選擇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感受優秀紅色文化資源,體會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
中央四風建設已經如火如荼開展了許久,其中形式主義被特別要求,不僅在黨組織內部,就是教育界也需要四風建設,杜絕教學的形式主義,全面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探究教學新模式。在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特色德育模式的構建工作中,我們也要摒棄關于紅色文化教育的傳統觀念,不能讓形式主義再次泛濫,我們要真正把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構建學校特色德育模式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從而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德育價值。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同紅色文化資源與校園德育建設相關的宣傳性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些實踐活動。比如首先學校可以舉行經典紅色文化資源展覽節,學校借助相關資源將一些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向同學們展示,讓同學們自覺感受、主動領悟這些優秀紅色資源的魅力,已達到陶冶學生心靈的目的;其次學校可以不定期的舉行與“依托紅色資源優勢,構建學校特色德育模式”相關主題的演講比賽,參賽人員不設限,老師學生均可報名參加,這樣師生間可以加強互動交流,整個校園的文化氛圍就會被調動起來了,由此學校也更容易開展特色德育模式的構建工作。
近年來,各地依照不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不斷推動了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批批紅色文化基地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這些紅色文化基地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使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黨史教育等得到了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漸漸迎來新勝利的曙光。依托各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學習紅色文化基地,要求學生認真傾聽紅色文化基地館員在參觀過程中的講解,用心去感受那段離我們遙遠又很近的烽火歲月,似水流年。從這些紅色文化資源中,學生們能夠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滿腔熱血和真摯的愛國熱忱,由此可以激起學生們的滿腔斗志,會昂揚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努力做好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一種顏色,經歲月的洗禮,依然未曾褪變;有一種情懷,經風霜的侵蝕,依然溫暖心懷;有一份信念,在全新的時代,依然鏗鏘有力。那是屬于我們整個民族的財富,是每個人的榮耀。學校特色德育模式的構建離不開優秀紅色文化資源,也離不開每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優秀的環境下成長是每個學校應盡的義務。本文淺談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優勢來構建學校特色德育模式,愿與從事此研究的工作者共享經驗,尋求指導。
[參考文獻]
[1] 余蕾蕾.傳承紅色文化精髓 探索特色德育新途徑[J].文學教育(上),2017,11:155.
[2] 郭盛畑.學校紅色文化特色建設的路徑探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09:38-39.
[3] 王建彩.高校校園紅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