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在我國音樂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主導群體的不同,逐漸演變成類型多樣的音樂形式。市民音樂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部分音樂形式更為通俗,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宋代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市民音樂的先行者。因此本文對其特征進行研究。
宋代市民音樂之所以能夠得到繁榮發展,與當時的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了解宋代市民音樂興起的原因,應該從多個角度入手,從而能夠從本質上明確其發展的動力。
宋朝處在封建社會的后期,經過前幾個朝代的積累和宋朝的發展,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雖然在這一階段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模式仍然是自然經濟,但在這一時期,商品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城市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引起城市規模的發展,使得一些大城市出現。在唐朝人數在十萬戶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幾個,在宋朝則出現了四十幾個。這也就展現了宋朝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和城市發展的規模。隨著城市規模的發展,一些地域性經濟中心開始出現,這就使得城市的政治功能開始向經濟功能轉變。同時城市的布局也開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臨街的商鋪開始出現,甚至出現“侵街”的現象。《東京夢華錄》曾對當時宋朝經濟發展的狀況進行描述,稱當時的人數非常的多、商業發展非常繁榮。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開始正視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民音樂獲得發展的契機,并逐漸繁榮起來。
這一時期,藝術領域又呈現出一個新的特點。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意識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商品意識開始根植于越來越多的人的心中。商品經濟,使得人們開始在生活中表現出巨大的生活熱情,進而創造出豐富的文化生活。而市民階層的發展與其對生活的熱情都使得文化娛樂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這一歷史時期,城市內出現了較多的娛樂場所,如酒肆等,以供人們消遣娛樂,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清明上河圖》的內容進行研究,也可以發現這一點。對宋朝之前的文化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其具有典雅、不功利的特點。這種特點的出現與當時的社會風氣、經濟發展模式有著重要的關系。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推動了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又對當時的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文化出現商品化的趨勢。文化商品化一方面是指一些文學作品參與到商品交換中去;另一方面則是一些文學作品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商品經濟的影響,并將商品經濟帶來的熱鬧景象和社會現狀描繪出來。例如在柳永的《望海潮 東南形勝》中就曾經對錢塘的繁華景象進行描寫。在宋朝以前,音樂作品主要是以宮廷演出為主,而在宋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音樂開始出現在“瓦肆”等場所中,而對于在這些場所進行表演的藝人來說,這不僅僅是自己才藝的展示,更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能,他們需要表演這些技能從而獲得收入。由于技藝表演已經成為一種商品存在,因此藝人表演的內容和技藝都會影響其收入,因此藝人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從而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在日常生活中藝人非常重視自己的技能的提升,希望不斷增加自己的節目的感染力,使越來越多的觀眾能夠欣賞自己的表演。同時,應該認識到職業藝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市民音樂的發展。大量的職業藝人聚集在一起,會進行技藝切磋,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形成濃厚的藝術氛圍,使得創造出來的作品的藝術性不斷提高,最終能夠走向專業化的道路。因此,應該認識到,在宋代市民音樂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的興起、民間藝人的創新等因素都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使其能夠不斷發展,獲得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宋代經濟的不斷發展,宋代的市民文化興起,根據不同階層的需求民歌、說唱等多種形式的民間音樂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這一時期的音樂發展與唐朝以前的傳統音樂有著較大的差距,這一時期民歌的代表是曲子詞。所謂曲子詞是一種以樂為主、依樂譜填詞歌唱的長短句抒情詩。而雜劇在這一階段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集音樂、雜技等多種因素于一身的雜劇得到了較多人的喜愛。除此之外,樂器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由此可見,在市民音樂此時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
不斷吸收傳統音樂中的優秀成分,并根據市民的需求不斷對音樂作品進行創新,進而演變出了一些新的品種。例如宋雜劇就是在百戲、歌舞戲等藝術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宋雜劇既囊括了這些藝術形式的優點,又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特點,進而能夠在諸多的音樂形式中脫穎而出,獲得人們的喜愛。宋雜劇的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具有情節和舞臺沖突,因而能夠做到引人入勝,吸引更多的觀眾。曲子詞在這一階段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是一種需要唱詞與音樂相互配合的音樂形式,這種音樂形式的出現能夠給人們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作為宋朝創新出來的音樂形式,人們利用散板和混板進行歌唱。宋朝的市民音樂文化之所以繁榮,正是因為在有許多的文化創新形式產生這一歷史階段。
宋代市民音樂文化還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兼容性強。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宋朝在我國歷史上的位置有著很大的關系。宋朝在我國歷史上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市民音樂發展的過程中,吸取了前人的優秀的音樂文化形式,并且能夠將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音樂文化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宋朝與金朝進行對峙的階段,雙方的文化進行了交流,在這一過程中雙方不斷從對方的文化中吸取養分,從而實現了文化的交融,也給文化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在文化交融的過程中,樂器也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在這一時期,除比較常見的琵琶、方響等樂器外,還出現了一些新的樂器,從而豐富了市民音樂文化的內容。
宋代市民音樂的發展在我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市民音樂的作用,應該加強對其研究,探究其歷史意義。宋代是宮廷音樂向市民音樂轉變的重要時期,音樂的表演場所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之前的宮廷轉向民間。尤其是瓦肆等場所的出現,為市民音樂的表演提供了新的表演場所,使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發展起來。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又對市民音樂的內容和形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市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風格多樣的音樂風格,對后世的音樂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得各類音樂形式能夠蓬勃發展。宋代的市民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滿足于現狀,不斷從其他的音樂內容、藝術形式中汲取養分,豐富市民音樂的內容,推動了市民音樂的發展,使其獲得較強的生命力,能夠傳承下來。這也對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一些高水平的音樂作品的出現,對于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夠使當時的音樂作品更加系統,并流傳下來,為當前進行民間音樂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另一方面,加強對宋代市民音樂的研究,也能夠為我國音樂的發展提供養分,從而使我國音樂發展能夠扎根傳統文化,不斷從傳統文化中獲取養分,從而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應該認識到,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音樂文化對我國的文化產生了侵蝕,如何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保持文化的獨立和健康發展,是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對宋代市民音樂進行研究,必然能夠給帶來積極的參考。
在宋朝,市民音樂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從而滿足了市民對于文化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市民音樂不斷創新其形式和內容,從而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有利于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對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進程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音樂發展與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音樂發展適應經濟發展狀況,才能夠賦予其生機與活力,反之亦然。音樂作品的發展是要滿足觀眾的需求的,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夠稱之為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