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貴州師范學院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展現著藝術之美,而美術藝術又以其直觀性的表現形式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與體驗。美術藝術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門深刻的藝術課題,同時也展現了其歷史痕跡,透過一幅幅傳世的藝術精品,我們既能強烈感受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氣息,也能深刻體會到融入其中的深刻內涵。通過對美術藝術審美特點進行相關探析,希望我們在享受美與欣賞美的同時,能夠創作出更加高品質的藝術精品。
美術藝術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更以其獨特的方式促進了人與人心靈的溝通,為推動社會進步與民族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美術藝術審美不僅是一種感性能力,還是一種理性的沉淀,使美術藝術在形象而又深刻的表達與闡釋中,給人們帶來心靈的震撼。審美作為一種直覺能力,既需要有現實的感性把握,也需要擁有理性的感受,通過對美術藝術審美進行特點分析,也將使人們的審美鑒賞水平得到全面提高[1]。
無論是美術創作,還是藝術精品,都與我們的空間生活緊密相連。這既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進行藝術審美的一個過程,因此美術藝術審美具有現實性特點。首先,藝術高于生活,卻源于生活。這是一個既復雜又具有特殊意義的過程,藝術創作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藝術家在對其進行深刻體驗與感受中,從審美角度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其既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道德性,也由此使感情從抽象認知向更為具體的美術藝術轉化。其次,美術藝術的審美具有客觀性,這主要是因為審美感受也源于現實,因而審美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客觀性。藝術創作必須在高度地提煉、歸納與總結中突出重點,這在許多經典藝術作品中都有體現。例如,在齊白石所繪的栩栩如生的動物畫作中,既具有強烈的藝術性,同時也極具高層次的欣賞性,而且越是流傳久遠的就越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越是古樸端嚴的就越顯其時代潮流特點。正如我們所見的敦煌壁畫,看似隨意的信手涂鴉,卻在歷久彌新中熠熠生輝、光彩奪目,透射出其偉大價值;而凡·高的《向日葵》也是在他去世多年后才被奉為價值連城的驚世之作,這些都說明了美術藝術作品的審美也存在著客觀認知。最后,藝術審美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境界,人們對于世間真、善、美的認知來源于真實生活,而且是經過一定的歷史積淀才凝聚成藝術素材,因而藝術審美也可以說是對實際生活的一種體驗與認知[2]。
美術的藝術創作與審美都是人的精神活動的一種表現,但僅憑精神活動并不能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只有將物質與精神統一才能展開實際創作,才能使藝術作品能夠打動人心。一方面,在進行美術藝術創作時,不僅要賦予其時代表現特征,而且還應將其物質性與精神性進行完美結合,使其能夠表現出深刻的精神內涵。藝術創作總體來說還要應用于實踐,為更多人提供服務,因此藝術作品既要有藝術性,更要有生命力,使其在備受歡迎的同時還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美術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濃縮與積淀的過程,創作出的作品不僅能體現出生活中的美,更能將美以豐富多樣的表現手法傳達與表現出來,由此既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還能對人們起到激勵與指引作用,正如解放戰爭時期,徐悲鴻等一批倡導寫實主義的藝術家,創作出了洋溢著樸素的革命理想主義與樂觀主義精神的藝術作品。
美術藝術審美具有夸張性的特點并不難理解,這主要是因為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既要以一定的事實為基礎,同時也需要以夸張的手法進行演繹與表現,這也正說明藝術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首先,在美術藝術創作中,藝術家往往需要通過藝術夸張的表現形式來突出作品的特點;其次,美術藝術作品只有在具備一定的生動性與形象性的基礎上,才更富有審美價值。為此,在進行美術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不僅要賦予其靈動性與傳神性,更應確保生動性與形象性,這是進行美術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也是展現其藝術審美夸張性的具體表現[3]。
綜上所述,在美術藝術審美中,不僅需要人們增強感官體驗與感受,更應積極地進行審美特點總結,使其在增強心靈感悟的同時,能創作出具有更高品質的美術藝術作用。總結與分析美術藝術審美特點,不僅能使藝術家們利用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藝術創作,還能在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美術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