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琿
(曲阜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舞蹈治療(Dance therapy),又稱舞蹈動作治療(Dance/Movement Therapy,DMT),美國舞蹈治療協會把它定義為,在心理治療中通過運用舞蹈動作,以達到促進患者情緒和身體整合的目的。”[1]舞蹈治療是以舞蹈動作為方法及手段,以身體語言為表達的工具,運用舞蹈肢體動作的訓練,使提高人的精神狀態、認知能力水平、身體和社會性的整體結合。[2]舞蹈治療讓舞蹈專業學生對內在的自己有深入了解,除在身體運動型勞損的放松與修復外,還能使學生的內在情緒在舞蹈治療中得到釋放,通過非語言的肢體表達方式,使學生的身體和情緒達到“靈肉合一”的表演目的,同時舞蹈治療本身所帶有的社會整合心理療法,對于班級的組織以及學生人際關系的改善也有很大幫助。
舞蹈治療的產生源于歐洲,發揚于美國,而在中國的舞蹈治療方向,對其進行工作研究李宗芹教授有過二十多年的研究歷程,對于舞蹈治療的觀點,更多的是在于人身體與心靈的關注,她認為如果身心分開,就會出現人身體的不協調和不統一現象,這是身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在自然環境中,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系統,都包含著生理和心理兩個系統的諸多子系統,各個系統間的小環節和小部分產生相互作用的力。在舞蹈動作不斷改變的治療過程中,動作會影響個人或者集體的心態變化,個體或集體的心態也會影響個人或集體動作的轉化。
舞蹈專業學生在心情不愉悅之時,都會在身體里留下印記。舞蹈治療的出現,使心理學界看到舞蹈治療確實是一種有效實施的方法,身心是相互作用且影響,可以通過身體使人的心理壓力得到充分的釋放。用肢體動作的情緒性語言來表達人內心的真實情感,釋放心理的各種負面與正面情緒,通過身心協調的變化,解決舞蹈專業學生的生理與心理問題。
研究范例:在具有專業性舞蹈編導課中,老師指導學生盤腿坐地,或者平躺在地板上,四肢放平緊貼地板并延伸,內心放空,雙眼輕閉,開始先調整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身體,隨后,想象把四肢向遠方延伸,從舞蹈房空間觸摸到學院、到整個校園、再到感受觸摸整個市區、整個中國、整個世界,讓學生的身心處于一種前所未有的放松狀態,心靈得到靜化的同時身體也得到一種釋放,再慢慢的將這種釋放縮回,由整個世界、整個中國、再到整個市區、整個校園、到收回到舞蹈教室,最后收回到自己的身體,再次讓學生自我感受,并放空自己,這是一種舞蹈治療釋放壓力,調整學生情緒的最佳方法。這種強調靜止的,人的動作經驗中的,潛意識內心歷程,也就是深層舞蹈動作治療的方法之一。
對于舞蹈治療研究來看,通常來說,在第一次治療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對學生細微動作和語言交流來觀察需要治療的層次、需求的方面。然后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加上教師的引導想象,放空學生的身心。并跟隨音樂和想象,對應的做出心理想到表達所帶動出的肢體動作,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了解和分析出學生的身體體態動作,并得出一個治療的方案。
在隨后的日常治療過程中,要繼續觀察學生的舞蹈動作,并鼓勵學生通過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幫助學生建立起思想記憶,完成情緒情感與舞蹈肢體動作之間的聯系。治療的次數不能過于頻繁,否則治療的效果會大大的減弱,并且隨著治療時間越來越長,治療的次數也要一次次減少,最后達到想要的效果。
舞蹈用身體展現美,因此對舞蹈專業學生身體的比例、高低、胖瘦有高要求,對于有些身材相對不夠完美的學生,他們會用自我虐待方式進行訓練。十數年的不良訓練方式,使有部分人會在跳舞時出現麻木的狀態。只是機械的完成了舞蹈動作,沒有任何的情感表達。只有真正掌握舞蹈的意義,才能對學生身體的發展產生好處。就像“真正能夠把握住自己身體運動的舞者,會對身體發展有益,而舞者過度或者不正確的使用自己的身體,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最常見的有肌肉扭傷、膝蓋組織損傷等。”[3]中說的一樣。
“舞蹈的治療可以用于情緒情感的表達與宣泄,但很多時候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但卻可以通過自發性的舞蹈動作來表達。”[4]舞蹈治療在學生心理的指導方面,它不再僅僅作為一種藝術表演的形式,更不是一種外在的表現方式的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而是一種從學生心底引發的聲音、是由內而外,發出的學生內心情感的寄托,并由肢體的動作而帶來的情感回憶,是學生身體經驗的總結,使學生內心的情感得以釋放,壓力得以舒緩。
舞蹈治療在現代舞基訓和編導領域運用較為廣泛,其中現代舞基訓動作較為自由化,沒有太多的規格。但舞蹈治療對于輔導學生接納身體、提升自我意識和自尊水平,表達和宣泄情緒及緩解壓力,改善同學間的人際關系,增強同學間的交流互動,有著較高的實踐價值。
舞蹈本身的藝術性質也使舞蹈治療,對于學生藝術創造力和表現力等方面的提升,具有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學生有多少癥結,學生自己還是不知道的,但是教師應當從其身體的舞動中知道。每個學生都會通過他們舞動的身體,展現生命內在的一切信息,讓身體的行為來講述內心。
[參考文獻]
[1]周紅.舞蹈治療簡介[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1:804.
[2]顧鈺恒,施春華.國外孤獨癥浦西障礙的心理治療評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06:959.
[3]高云.舞蹈解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229.
[4]Bonnie Meekums 著,肖穎等 譯.舞動治療[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