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田松波
1月28日,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部委和重要職能部門的政策制定者及知名企業家,共同探討了2018年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論壇發布了《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7》及“2017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榜單,中國鹽業總公司名列“2017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榜單第142位,同時獲得“法律道德樣板企業”榮譽。
據了解,2014年,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制定發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本次評價為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旨在真正推出履行社會責任的優秀典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包括法律道德、質量安全、能源環境等10個方面,由63個指標組成。樣本企業累計1800余家,涵蓋了《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本次測評中,除中評協自有數據及各企業對外披露數據外,還增加了參評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及互聯網新聞輿情數據。
2月6日,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外正式發文辟謠并就此情況進行了說明。關于自媒體傳播“鹽里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危害消費者健康的不實信息。就此問題,新華網的“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在2017年6月27日進行了辟謠;中央電視合“央視調查”欄目也于當年6月20日進行了專題報道;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安全專家鐘凱在中國經濟網(去年11月14日)作出說明:我國在食鹽中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目前我國制鹽行業在食鹽中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是嚴格按照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執行的,我國食鹽安全是有保障的。
日前,記者從江蘇檢驗檢疫局獲悉,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布新一批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名單。據悉此次共有169個產品獲批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中鹽金壇的“金壇鹽”牌食鹽榮獲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稱號。
“‘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將提升品牌競爭力、獲得企業效益和保護地方生態發展有機結合,金壇鹽形勢看好。”中鹽金壇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中鹽金壇年產液體、固體鹽500多萬噸,是亞洲單廠鹽產量最大的企業。作為中國優質鹽的代表品牌之一,“金壇鹽”按國際食品企業標準生產,一袋食用鹽從原料到銷售終端,要經過近20道質量把關。從最初進入苛刻的日本市場,再到出口至卡夫、雀巢等多個歐美知名食品企業,“金壇鹽”已成功打入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日,“紅四方杯”第四屆中國好肥料大型公益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農資導報》理事會第十三次全國工作會議上盛大舉行。會上,中鹽紅四方與來自行業的25個品牌榮獲“中國好肥料”稱號,紅四方品牌被評為“行業貢獻品牌”,以榜樣的力量為農資行業注入強大正能量。由中鹽紅四方與《農資導報》聯合舉辦的“紅四方杯”中國好肥料評選活動已成功連辦三屆,受到全國農資行業的高度關注和普遍好評,這也是紅四方第四次獲評中國好肥料稱號。
日前,由中鹽安徽鹽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古井集團、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食品龍頭企業發起的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成立大會在合肥召開。協會的成立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協會成立后將圍繞“橋梁紐帶、創新驅動、服務咨詢、監督自律”四個服務原則,構建安徽省食品的共商共享平臺,為新時代食品行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速產業升級、推動創新發展、保障食品安全、為企業做大做強保駕護航,引領安徽食品行業邁進新時代。會議期間,15家大型企業的負責人作為行業代表進行了誠信宣誓。
2018年伊始,為搶抓春節前夕市場銷售的有利時機,頂住新一波域外鹽品低價沖銷的壓力,公司上下積極作為,努力做好各類鹽品的銷售工作。元月份全區鹽品銷售形勢有所提升,各類鹽品較去年同期全部增銷,全區1月份各類鹽銷售同比2017年共增加789.7噸。其中,口食鹽同比增銷194.1噸,食品加工用鹽同比增銷202.1噸;畜牧鹽同比增銷261.3噸;工業鹽同比增銷132.2噸,順利實現“開門紅”目標,為完成今年銷售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民建青海省委委員們向大會遞交關于加快推進青海省食用鹽產業發展的集體提案。
委員們認為,雖然我省鹽礦資源豐富,但是目前食用鹽產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一、產業布局規模較小。二、市場占有率低,與鹽類資源第一大省的地位不符。三、缺乏專業的營銷手段和渠道,產品宣傳滯后,市場認可度明顯不足。
委員們建議:突出青海食用鹽“高原”“綠色”的特色,打造青海的食用鹽品牌,做好產品的宣傳、推介工作。依托茶卡鹽湖休閑健康游,以帶動食用鹽產業的發展和青海食用鹽的知名度。
《金華市食鹽儲備管理暫行辦法》近日印發實施,金華著手建立和完善食鹽儲備體系,用以調節食鹽市場異常波動,增強應對各類突發事件能力,維護食鹽市場穩定,筑牢食鹽保障的安全防線。
據悉,市鹽業主管機構負責全市食鹽供應緊急突發事件的協調處置,將密切監測食鹽市場動態,定期抽查企業食鹽儲備情況。緊急突發情況下,按照應急預案規定,及時采取投放政府儲備、調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等措施,確保食鹽市場穩定。
2018年2月2日下午,以“新經濟新征程”為主題,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主辦的“榜樣中國·2017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那些深刻影響了四川經濟發展的十個重大經濟影響力事件也在頒獎禮現場得以揭曉。首屆自貢國際鹽博會成功舉辦暨自貢入選全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這一活動,為四川自貢加快推進全國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展現了四川經濟發展另一面的活力。
日前,據國外媒體報道,除了太陽能和風能,清潔能源公司還在考慮使用融鹽發電。“太陽能儲備(SolarReserve)公司”是幾家試圖證明融鹽能像太陽能和風能一樣有效發電的公司之一。融鹽發電與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不一樣,利用融鹽的發電設施能夠在一天24小時任何時間段運行,儲存電能長達10個小時。這種發電方式非常簡單,陽光聚焦在一個塔狀裝置上,反射鏡能夠將融鹽加熱至1000華氏度以上,然后用于制造蒸汽,并轉動渦輪機。同時,融鹽發電裝置成本較低。據稱,內華達州新月狀沙丘發電站制造1度電的費用是0.06美元。如果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近期一份研究報告是可以預測的,那么該發電裝置價格將會變得更加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