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莉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上海 200031)
我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鮮明民族特色、傳統優良的文化內涵深深地影響當代大學生。“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它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國傳統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最重要的體現,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養的重要內容,將中國傳統音樂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領悟,通過音樂載體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
“傳統是一條河”,中國大量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都從中國傳統音樂中吸收素材,中國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藝術中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特質,通過強烈的音樂藝術表現力直接感染學生們產生深遠影響。
我國先秦時期,音樂是重要的教育途徑,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倡音樂教育功能,肯定音樂的作用,把音樂作為教育人的內容和手段,從而達到社會穩定的目的。由此可見,音樂在先秦時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期間的重要工作,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兼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從而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以中國傳統音樂教育作為切入點,有利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當下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教育的重要階段,對外界的音響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中國傳統音樂是具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很大程度上可以增進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和向往。此外,中國傳統音樂教育的大面積覆蓋會大大沖擊那些低俗的趣味音樂,綜合類高校應該大力宣傳中國傳統音樂作品,將傳統的音樂聲音推廣到大學生群體,從而發揮中國傳統音樂的教育作用。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時期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任務。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可以將愛國主義精神深入到每個學生心中。從古至今,眾多優秀的傳統音樂作品流傳至今,不同的題材、不同的體裁的音樂作品從各個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逐漸加深教育的領域,通過強烈的中國傳統音樂藝術感染力增強大學生群體熱愛祖國的熱情。
人文素養是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衡量大學生素養的重要指標,缺乏人文素養的學生往往在學習、生活、交流、相處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問題,嚴重影響情緒。因此,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中國傳統音樂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氣質和品位,陶冶情操,完成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和提升,還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意識與情感結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從而提升到道德品質。
中國傳統音樂是中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最重要的體現,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養的重要內容,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大學生教育,加強大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領悟,加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現在綜合類的高校中很少開設“中國傳統音樂理論”課程,很多對中國傳統音樂有興趣的同學,大多通過觀看演出體驗和感受傳統音樂,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少數綜合類高校有“中國傳統音樂”課程,但是,近兩年來,隨著逐漸加大對學生專業課的課時安排,“中國傳統音樂”課程逐年壓縮,甚至取消該課程,因此大大影響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學習和了解,更不可能達到全面育人的效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培養學生不僅在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全面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質。當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多為思政課的方式,在現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單一的思政課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中國傳統音樂有著久遠的文化淵源,具有多樣的地域特點和風格,將其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不僅豐富其教育的形式與內容,更對學生的內心產生積極的影響和震撼。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論課程是不可缺少的,但這遠遠不夠,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切身體驗不能僅僅靠課堂講授、觀看視頻,這樣不可能從內在了解傳統音樂的魅力。中國的民族樂器眾多,如笛子、古琴、二胡等樂器都有久遠的歷史淵源,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中國的傳統樂器,一定要切身體驗,從而引發學生與樂器之間的共鳴,使學生以更直接的方式感受并體驗樂器,真正達到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中國傳統音樂分為民間歌曲、民族器樂、中國戲曲、中國曲藝四類,其中,民歌、戲曲、曲藝都具有古老和漫長的歷史文化,有著深遠而曲折的歷史軌跡,都是通過演唱形式來表演。在眾多戲曲、曲藝中,昆曲是百戲之祖,具有六百年的歷史,其音韻美、聲調美深深地打動著當下人們,源遠流傳。此外,京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稱為中國國粹,走遍世界各地,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媒介。昆曲和京劇是體驗傳統演唱的重要形式,一定要學習其演唱和表演,學生通過切身演出和體驗,能真正體會到中國傳統劇種韻腔的唯美,身段動作的優美,體驗昆曲、京劇的傳統美,產生共鳴,對學生心靈陶冶,點滴滲透,達到傳統音樂育人的目的。
中國傳統音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除了樂器實踐、演唱體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育人途徑是實地感受,中國傳統音樂學習和感受僅僅在書面上是遠遠不夠的,其大量的具有育人功能的資料都在民間留存。如江南絲竹、福建南音、西安鼓樂、廣東音樂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寶貴財富。通過親臨現場,真正看到民間的現場音樂演奏,實地感受。讓學生體會到參與的樂趣,擴大中國傳統音樂的教育模式,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中國傳統音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和作用。
中國傳統音樂有著濃厚的藝術色彩,多樣的音樂作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帶給學生情感體驗,增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色彩。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思想、集體主義、誠實守信等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的人格完善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將中國傳統音樂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有效的中國傳統音樂傳播形式實現對學生思想的教育。今后,我們要不斷地挖掘中國傳統音樂的精華和內涵,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中國傳統音樂的各項活動,結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階段,加強中國傳統音樂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