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博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江蘇 南京 211102)
“深度學習”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經歷思維探索過程、獲得深度體驗的生命化深刻學習。“深度學習”并非指超越課程標準要求、加大知識難度,而是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探究、合作的高峰體驗,提高思維含量的過程。這是學習的良好狀態。當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一定是指向深度學習的。虛假學習、淺層學習不能指向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關鍵就是怎樣把學生引向深度學習。
教學中我們常常為“教得完整”而設計了過多的環節,課堂往往內容龐雜,需要“瘦身”,以便目標更加集中,內容更加簡要。如教學《梨園百花》,不少教師從戲曲的發展講到戲曲的臉譜、戲曲的行當、戲曲的表現手段等,面面俱到。這種沒有任何思維含量、沒有難度、無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無法提升學習的品質,是不具有學習價值的。正如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所說:“教學不能總是讓人在舒適的山谷中游蕩,相反要讓人練習登山、掠過草地與沼澤,并使人獲得廣闊的視野。真正的學習,意味著登山式的挑戰與沖刺。”
如果讓學生從戲曲的發展、臉譜、行當、表現手段中任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進行自主學習、深度學習,再進行交流展示。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會很好地簡化教學頭緒,規避教師的“多教”行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打仗如此,教學亦如此。
學習需要時間,尤其需要靜思默想的時間。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生只能停留在語言的表面,而難以深入話語潛藏的含義。
高中音樂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鑒賞活動中以“多”參與、“多”交流、“多”感悟為途徑,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高中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走近”經典作品。同時,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聽、思、唱的過程中加深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在鑒賞活動中,無論是小組討論,還是分析評說,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多動、多唱、多表現,在審美的體驗中感悟經典作品審美自律的個性特征。
留有足夠的時間,小中寓大,見微知著,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深度教學的效果不言而喻。
透,即學生對所學內容不但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當然,“透”是相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所能理解的深度與高度。一堂課真正要達到“通透”的境界,是需要教學智慧和學習智慧的。以《梨園百花》教學為例,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京劇的聲腔做較“透”的講解補充。
師:唱顯然不夠,我知道,唱京劇對于大家來說不是那么容易,但聲腔可是京劇中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段,考考大家,知道京劇有哪兩大聲腔嗎?
生:西皮和二黃
師:很好。請大家看譜子,譜子上給大家呈現了三段唱腔過門兒,西皮流水板、西皮原板和二黃原板,原板就是各種板式的基本形態,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為基礎,演變發展而成的。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唱一唱,感受一下京劇的板腔。
師:唱得很好,下面我給大家欣賞三個京劇經典唱段,請同學們一邊欣賞,一邊判斷分別是什么板腔體,是什么行當,你能判斷出扮演的是什么人物嗎?
生:西皮流水,蘇三,青衣;二黃原板,楊貴妃,花衫;西皮原板,包公,正凈(銅錘花臉),陳世美,小生。
這種貨真價實的“深度教學”何愁沒有前景和市場?
“完整”并非一定“厚實”,有時恰恰因“完整”而“淺薄”了。只要集中教某一點知識,學生就會有看得見的變化,獲得實實在在的長進。教得不完整了,但學生學有所得。這便是“厚”,是在學生已有水平上的“增厚。以《梨園百花》教學為例。
師:大家判斷得非常好!大家來看(指向板書關鍵詞),唱、念、做、打包含了唱的技術,說的技巧,做融合了舞蹈藝術,打呢?臉譜呢?
生:武術和美術。
師:所以大家看,京劇就是用這一系列的表現方式來講故事,因此,京劇是集合了文學、說、唱、舞蹈、武術、美術,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再來看,大家剛才講到了行當,也看了幾段視頻,判斷得也都挺準確,那么,我想請問大家,行當的作用是什么?
生:行當可以區分人物性別、人物特征、人物年齡等。
師:很好。行當的作用簡而言之就是以相對固定的裝扮對劇中人物的性別、性格、年齡進行最直接的表現,你們注意到了嗎,不論春夏秋冬,不管哪朝哪代,劇中人物的裝扮是相對固定的,還有同學們剛才表演的開門、開窗,在京劇的表演中也是有規定的,開門向里開,開窗向外開,這些也都是被固定的格式,所以,京劇除了有綜合性的特點外,還有什么特點?
生:程式化。
師:臉譜也好、唱念做打也罷,都是為了更好的舞臺表演服務的。那么請問,京劇的舞臺表演特點還有什么?讓我們來看一段歌劇中騎馬(視頻《阿依達》選段)和京劇中的騎馬(視頻《智取威虎山》片段),看看戲劇的舞臺表演特點是怎樣的?
生:虛擬。
師:很好!虛擬是京劇舞臺的重要表演特點,與西方歌劇的表現手法截然不同。這也正是京劇的魅力之一。梅蘭芳先生將京劇帶出國門,展現在西方人的眼前,許多戲劇大家看后為之嘆服,此后,京劇的表演手段對西方戲劇的發展也產生了較大影響。由此可見,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已有水平“增厚”了,“深度教學”的效能可見一斑。
深度學習視野下的高中音樂教學策略不僅關注“教”,更重視“學”,強調教和學的相互作用,用合作學習的豐富體驗吸引學生,用探究學習的神秘感吸引學生,用學習中的情感交際吸引學生,用“不會”到“會”的成功體驗吸引學生。加大思維含量,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品質,這樣的課堂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深度教學”,問題是靈魂,沒有問題,教學就無法進行,什么樣的問題,就決定學生什么樣的思考,什么樣的思考,就決定學生什么樣的思維品質。問題設計得好,你的“深度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你的教學也會變得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