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麗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自治區 呼倫貝爾 021008)
高職音樂表演的招生專業界定不明確。目前,呼倫貝爾地區高職院校對聲樂與器樂方向統一為音樂表演專業,器樂專業還細化分為小的專業類別。
呼倫貝高職院校爾音樂表演專業生源質量不太令人滿意,由于音樂表演專業高考時考試科目少,錄取分數低,所以專業的生源質量一直不高。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延續其他本科院校的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方式,沒有根據呼倫貝爾地區特色及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特點進行分析制定,缺乏科學性和可執行性。現階段,烏蘭牧騎班的開設更加對“一專多能”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養的模式上缺乏可操作性,與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沒有明顯的區別。
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大大削弱了音樂表演專業的表演特點,雖然計劃安排詳細而全面,但缺少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查。理論教學內容設置過多,專業實踐教學時間明顯不足,專業學習動力不足,沒有激發學生實踐審美能力的平臺。地方三少民族特色專業優勢沒有發揮,缺少民族性音樂專業培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欠缺。
目前,呼倫貝爾地區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課堂教學授課形式套用普通教育課程平行開設的“大班制”模式,沒有從專業發展特點規律出發采用“一對一”授課模式,這樣不符合音樂表演專業技能學習的規律。
呼倫貝爾地區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職稱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少、缺少專業培訓交流機會,沒有“走出去,引進來”的可持續發展專業思維,僅限于固有的“教授”上課模式。
音樂表演專業最重要的專業特點就是舞臺實踐,而目前本地區專業學生缺乏實踐能力,沒有專門特定的場地給予他們發揮專業技能,不能很好地與舞臺效果融為一體。實踐展示方面沒有設定課程,缺少合唱、合奏、重唱、重奏及大型樂團的實踐能力。
對于近三年畢業生就業調查發現,真正走上音樂表演專業崗位的同學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學生實踐能力缺乏,不能滿足音樂團體對于一個演唱及演奏員的專業要求。目前,呼倫貝爾地區高職表演專業可對口升學院校較少,每年只有一到兩名學生可以升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以至于一批優秀的高技能專業學生錯失求學的機會。
為了更好地發展專業建設,要細化招生簡章,分為聲樂與器樂兩個方向,將器樂方向專業按照現有師資力量合理安排招生數量,優化專業結構,避免退學及轉專業現象發生。
鼓勵本地區中專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報考呼倫貝爾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做好中專與高職專業的課程銜接,突出三少民族的專業優勢,吸引少數民族學生發揚傳承民族特色。做好烏蘭牧騎演員訂單式培養,提高烏蘭牧騎演員學歷結構。
在呼倫貝爾高職音樂表演人才培養中,應與普通高校音樂表演人才培養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實際中,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層次、教學對象、教學方法、培養目標、人才規格、就業方向等進行準確定位,并結合當前教學模式及音樂表演人才的發展需求,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從而促進高素質應用型技術復合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 實現高職音樂表演專業的持續發展。體現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制定相應的計劃,加強呼倫貝爾高職院校烏蘭牧騎音樂表演人才的定向培養,把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與烏蘭牧騎日常排練相結合,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可以提升烏蘭牧騎節目質量編排和創新可持續性。
課程設置是高職音樂表演人才培養的核心。新時期下,為了全面促進高職音樂表演人才的專職化發展,需要構建符合音樂表演專業發展的課程體系,并建設相應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教學與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呼倫貝爾高職音樂表演人才培養應該以專業技能訓練為主,刪除一些理論性欣賞課程,通過合唱、合奏、重唱、重奏、樂團等實踐課形式,利用實訓基地,實現教學練演考一體化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在實踐、體驗、創造中感受到藝術教育的魅力。鼓勵老師大力推廣呼倫貝爾三少民族音樂的發展,制定校本教材,真正投入到實踐教學中,使學生將中西方及民族音樂相融合,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一對一”個性化授課教學模式在國內興起于20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期,職業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尤其應該大力推行“一對一”個性化授課教學模式。音樂表演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因材施教的特點,學生個性的發展將得到充分的發揮。高職院校的主修專業遵循“一對一”教學原則,輔修專業可以實行“一對二”或“一對四”教學,這樣可根據每位學生的專業程度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加以調整,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這樣可以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建立完整的師資培訓體系,實行“走出去,引進來”的培養機制,定期輸送專業教師到專業院校學習實踐知識,請名師、名家走進校園開展講座。優化教師職稱結構,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取得雙師。多引進音樂表演專業高技術、高層次人才,也可聘請歌舞劇院的優秀演員充實到師資隊伍當中,面對面指導學生的舞臺實踐經驗。
建立專業演出場地,成立合唱團、軍樂團、室內樂團、民樂團等實踐團體,作為專業必修課程豐富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展示。
對于高職音樂表演人才,應該立足于基層需求,將就業目標定位在社會群眾文化藝術職業需求中,面向街道、中小企業、社區、藝術培訓中心等單位。在高職音樂表演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依據藝術團、藝術中心等實體構建相應的對外實踐平臺,開拓教學實踐與市場接軌的新途徑。
做好對口升學工作,進一步拓寬對口升學院校,加大對高素質音樂人才的培養,為專業基礎好、音樂素養高的學生提供深造的平臺,為本科院校做好高水平演員基本功培養工作。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呼倫貝爾地區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綜合素質人才業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實踐能和舞臺表現的培養,教學改革不是某一段時期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改革的目的是對教學工作的不斷完善,為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