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飛
(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漢中 723102)
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從音樂教育的大環境來看,音樂教師的思想觀念沒有緊跟時代潮流,傳統方式的教學仍占主流,守舊的教學方式與當下的大環境給格格不入,使得原本應該歡樂的課堂氣氛變得沉悶,互動性差。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必須全方位地摸清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發展脈搏,積極采取措施,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加強各種教學因素,使高職音樂教育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使音樂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全面為中國新型復合型音樂人才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培養學生音樂意識、陶冶學生思想情操的同時,音樂教育在本質上屬于美育體系的一部分,可以充分體現美育功能,音樂教育能夠淋漓盡致地將美育的教育價值展現出來。細化來說,在美育教育價值方面,不管它是在內容,還是在形式方面,音樂教育大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學生往往會對高職教育許多枯燥的專業課程產生厭學情緒,因為這些課程缺乏活力和立體感,這時,就需要一種活潑靈動的課程彌補這些不足。音樂教育的出現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感受音樂藝術的形式美、意蘊美、情感美的學習氣氛,在欣賞過程中有愉悅的心情,從而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中達到音樂美育的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
音樂作為高職課程的選修課,能夠在學生的業余生活中為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釋放精神壓力。實際上,音樂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促進其全面發展,優美動聽的歌曲可以使學生實現自我放松,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不重視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公共課程,課程設置不科學,沿用陳舊的教育模式,完全脫離了當下的發展水平,背離了高職音樂教育目標。學生很難具備基本的職業性。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對音樂教育認識不足,直接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一直處于不理想的狀態。特別是在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方面非常含糊。音樂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東西,需要人們對它進行自我欣賞和品讀。它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屬于藝術領域的學科,可以幫助學生們實現夢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國高職音樂院校在擴招的教育形勢下,引進了一大批音樂教師,到處都充溢著文化氣息。當前,高職音樂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師資力量薄弱,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實際教學實力和實踐經驗不足,他們雖說擁有的專業知識,但僅僅只流于表面的理論知識,甚至還有大量音樂教師的音樂知識嚴重不足,只懂得皮毛,屬于臨時教師,根本不可能培養出專業知識豐富的音樂人才。并非所有音樂教師都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在教師能力的專業性方面顯得捉襟見肘。
首先,在高職音樂教材的選用方面。當下大學生身心需要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的公共課程選修,無法得以滿足其基本需要;其次,音樂教育選用的教材內容缺乏時代性也是高職音樂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不能有效彰顯時代精神,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難以體現本院校音樂教育的特色。而時代精神的體現正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方向。另外,當前,音樂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單一,沒有從本院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沒有一定的針對性,以致音樂教材內容的邏輯性不強,隨意設置音樂課程,許多高職音樂教材的選用比較盲目,音樂基礎好的學生有足夠的實力緊隨教學步伐,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無法深層次地理解新的知識,也無法深層次地理解新的音樂教學內容;學生無精打采地應付課堂任務,以致整個音樂課堂活動沒有一點活力,
加強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積極認識和歸納總結當代高職音樂教師的短板。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溝通和培訓,讓優秀音樂教師根據其專長和專業技能和實踐起帶頭作用,在達到育人目的的同時,有實力完成教學任務。為現任教師提供進修機會,一要注重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在教師隊伍的選拔中遴選出對音樂有自己認識和對工作有責任感和活力的教師,讓他們清楚音樂教育的發展脈絡和發展方向,不斷掌握更新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其二,高職院校要從整體上促進教師進行學習交流與溝通,在課余文化休閑中投身各種校園音樂活動,實現并大力支持他們開展樂理比賽、音樂知識競賽等活動,從側面強化所有音樂教師的參與意識及教師內部的互動。
高職院校應當一方面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及時更新音樂教學教材內容,與時俱進,這樣做的目的是強化音樂教育引導性內涵和人文精神的體現。院校要針對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注意體現時代精神,進行教材編寫活動,做到與其他音樂教材的不同。在編寫教材的過程,最大限度地在教材內容中融入一定的時代元素。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在教材的嚴選中以學生的實際應用為導向,尤其要在教材內容的實用性和應用性方面下功夫,還應盡可能體現本校的獨特之處,
采用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高職音樂教師在新的時代下必須要做的改變。不能再一味地沿用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首先,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教師要為學習質量的提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知識,切忌喧賓奪主,全方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教育,合理提升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程度,教師只起引導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借助互聯網技術,將音樂教育中的理性信息轉變為感性信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新時代藝術事業發展的突破口,在教育多元化背景下,強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為此一線首先要改變自我思想和意識,從自我做起,轉變觀念,賦予音樂新的時代感,讓新時代的音樂教育與當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音樂教育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內容,對于音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這一切都為優秀音樂人才的培養打下了堅實基礎。高職院校的工作人員必須從我做起,主動學習先進經驗和有效案例和方法,積極投入實際教學過程中去,轉變思考方式和想法,結合學生音樂學科方面的基礎知識,重視音樂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質量才能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