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戰
(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2308)
下面筆者從自身參與項目部群眾性安全生產管理的一些經驗談談如何發揮工會工作職能,防止和減少職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危害。
工會要同黨政齊手聯抓,共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一是要構建起黨、政全面負責、工會依法監督、職工全面參與科學化安全生產格局,在此過程中,一線職工群眾轉變為安全生產活動的實踐主體,并且事故發生后主要危害對象也是一線職工群眾。因此需要通過有效開展安全宣傳教育,促進一線職工群眾安全防范意識的增強:其一,工會要發揮自身職能,按照《安全生產法》具體內容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充分發揮班前教育、多媒體教室等作用,確保他們能夠在宣傳教育的作用下,領會精神實質,明確自身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為安全生產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職工基礎。同時要注重對職工群眾進行房建施工的安全技能培訓,例如:升降機安全、消防、鍋爐安全、交通安全常識、機電工程、法制教育等,要通過培訓進一步對他們的安全生產眼界和知識儲備進行拓展,實現對職工思想的統一,要求職工嚴格按照安全作業、依法管理的工作需求探索思想的統一,進而借助有效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群眾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得到明顯的增強。其二,要對“安全工作重點”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并將重點工作作為核心,從實際入手結合不同時期和不同工作內容方面涉及到的工作重點對安全活動進行調整,切實加強對三洞(門洞、窗洞、各種井道洞)、四口(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五臨邊(1)溝、坑,槽和深基礎周邊;(2)樓層周邊;(3)樓梯側邊;(4)平臺或陽臺邊;(5)屋面周邊的監管和檢查,適時開展各項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和隱患排查活動。如,1至2月,可重點開展春節安全保節點活動;3月開展“兩會”期間維穩工作;4月底開展“五一”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5月份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及各種安全應急預案的演練活動;6月份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進行豐富多樣的宣傳教育和咨詢服務活動;7、8月份開展暑期安全和防臺風活動;9月份開展“十一”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10月份在冬季來臨之前,開展用電安全專項檢查;11月進行“冬季防火”安全檢查;12月進行消防安全自查演練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讓職工參與到安全生產中去,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其三,要結合“安全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并征集基層員工群體的意見和建議以“小發明、小竅門、小絕招、小改革”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在宣傳教育實踐中實現對職工創造意識和能力的激發培養,對企業安全文化進行有效的豐富,確保職工能夠加深對安全文化的認識,提高他們學習和踐行安全文化的主動性。
工會和項目安全質量部門在全面推進安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強互動和聯合,在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優勢互補的目標,確保可以最大限度的促進安全管理工作的優化開展,對安全防范能力進行系統的強化,有效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貫徹落實,為工會組織監督職能的發揮奠定基礎。
一是查找隱患。工會會同安質部門根據各類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國家或行業標準,結合房建施工各崗位的實際操作情況,編寫安全檢查內容,發放給職工群眾用于日常各崗位的安全檢查,排查身邊的事故隱患。二是落實整改。工會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崗位、班組進行安全檢查,檢查發現的隱患屬于崗位、班組的,能及時整改的由崗位、班組整改,不能及時整改的上報安質部,由安質部向勞務工隊下發《安全隱患整改意見書》,督促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好整改,各崗位、班組在隱患未排除的情況下不得投入生產。三是跟蹤落實。工會對各崗位、班組的安全隱患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并對整改的情況進行驗收。同時要履行好職工代表(群安員)對勞動保護的監督職能,開展定期檢查、突擊抽查、跟蹤追查,查危險源、查隱患,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四是持續改進。工會對查找隱患、督促整改、跟蹤落實三個環節的螺旋式循環進行,對各類隱患要做好登記,總結經驗,改進工藝流程,避免再次出現安全隱患,建立項目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和領域而言,制度建設工作的開展或者制度體系的完善,都能促進制度作用的發揮,為安全制度保障效果的全面增強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工會組織為了促進安全制度建設問題的有效處理,就要全面貫徹落實《工會法》、《安全生產法》涉及到的相關權利和義務,并且將安全制度的構建和完善納入到工會維權范疇中,使安全制度的建設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在工會具體組織開展安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探索和分析:
一是明確層級責任。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對各勞務工隊基本情況進行分析,進而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和項目分管領導“一崗雙責”制。勞務工隊負責人(合同簽訂人)是勞務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項目分管領導按照“一崗雙責”的原則負責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行“誰分管、誰負責安全”的原則。通過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過程的每一個崗位,使各環節、各部門、各崗位、各個人都切實負起相應責任,建立起一條自上而下、環環緊扣的堅固的“責任鏈”,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嚴密的安全生產責任網絡。
二是明確具體工作責任。工會要協同安質部制訂全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和重點工作,并具體制訂勞動競賽實施方案,明確競賽目標,以勞動競賽活動為載體,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優化開展。在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實行績效量化考核,能夠進一步將安全生產總體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按照不同層次、對象的差異化需求完成對小目標的設計,進而確保小目標能夠量化分解到不同的工隊、部門、班組、崗位等,與各勞務公司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員工廣泛參與,逐步構成責權分明,能實現有序運行和相互保障的完善安全責任體系。
三是明確事故的責任。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安全責任問責制度進行具體的分析,并對處罰范圍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在落實過程問責和結果問責的基礎上,確保能夠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貫徹落實,彰顯安全生產責任的重要性,避免引發嚴重的后果。
四是落實安全教育責任。《工會法》明確了工會組織的教育職能,工會組織要充分運用工會各種資源,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培訓。首先要促進培訓工作的貫徹落實,爭取能借助構建多元化的培訓體系,實現經常化、制度化的開展培訓工作。要充分挖掘項目內、外人力資源,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或工人技師承擔教員的責任和義務,對培訓的實用性進行不斷的強化,促進培訓作用的發揮。其次,要健全安全教育培訓管理網絡體系,在網絡框架中對相關項目進行明確,爭取能夠做到項目、班組層層有人負責。最后要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安全教育培訓規章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適當的表彰優秀學員,激發學員接受培訓的積極性。同時要促進培訓成績與崗位工作薪資待遇的掛鉤,使學員積極主動參與到培訓活動中,彰顯培訓的效果和價值。
五是全面推動安全制度建設活動的開展,在工作實踐中夯實項目安全建設基礎,確保在安全管理的基礎上使安全規章成為職工群眾的主動行為,將安全制度的影響范圍向具體的工作環節延伸,確保可以逐步形成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總之,工會要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就必須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就要發揮黨聯系職工的橋梁紐帶作用,利用工會的宣傳教育職能,關心和關注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號召和發動全體職工群眾認真學習安全文化,積極投入到安全生產競賽活動中去,確保一方平安,為構建幸福家庭、平安項目,做出應有的貢獻。